商榷是對觀點和理論進行辯論和討論的過程,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和拓寬思維??偨Y需要有層次、條理清晰,并注重邏輯推理。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如何運用合適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作技巧,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一
一、口算題(每道小題8分共16分)。
1.105-5×2+3=(105-5)×2+3=。
105-5×(2+3)=105-(5×2+3)=。
2.50+90÷(2×3)=(50+90)÷2×3=。
50+90÷2×3=(50+90÷2)×3=。
二、計算題(每道小題5分共20分)。
1.12520÷8×(121÷11)。
2.(-906)×(65+15)。
三、文字敘述題(每道小題5分共15分)。
1.6000除以59與35的差,商是多少?
2.52與28的'差與276相乘,積是多少?
3.347與34的和,除以75與72的差,商是多少?
四、應用題(1-2每題8分,第3小題9分,共25分)。
五、其它題(1-4每題3分,第5小題12分,共24分)。
1.把下面幾個分步式改寫成綜合算式.
960÷15=64。
2.把下面幾個分步式改寫成綜合算式.
75×24=1800。
3.把下面幾個分步式改寫成綜合算式.
4035÷5=807。
4.把下面幾個分步式改寫成綜合算式.
8×15=120。
63+120=183。
183÷61=3。
5.給下面的式子加上括號,使等號左右兩邊相等.
7×9+12÷3=91。
7×9+12÷3=25。
7×9+12÷3=49。
48×6÷48×6=1。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二
一、卷面書寫。5分。
二、基礎知識。67分。
1.根據拼音寫字詞。10分。
2.比一比,再組詞。8分。
緩()像()郊()郎()。
暖()象()餃()廊()。
3.選詞填空。8分。
敬愛愛護。
(1)我們()的老師,祝您工作順利!
(2)我們要()學校的一草一木。
祝福祝賀。
(1)新年的時候,我()全家一年都快樂。
(2)你考第一,我向你表示。
4.用查字典的方法填寫下表。16分。
生字。
應查的部首。
除部首的筆畫數。
總的筆畫數。
讀音。
世
義
我
彩
5.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8分。
()地流()地讀書。
()的衣裳()的農田。
6、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7分。
(1),處處聞啼鳥。這句詩的作者。
是朝。3分。
(3)春天到了,看到美景,我想到了這幾個成語:、
3分。
(4)嫩綠的樹梢,廣場上成了!水里一群,快樂得像。4分。
(5).慈母手中線,。(1.5分)。
(6).野火燒不盡,。(1.5分)。
四、短文閱讀。18分。
小花貓看見人會出汗,覺得奇怪:“咦,我怎么沒汗呢?”
它去問老牛。老牛指著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說:“汗?在鼻子上。”小花貓摸摸鼻子,沒汗!
小花貓再去問小馬。小馬在涼快的地方打滾。它指著自己的身體說:“汗?在身上。”小花貓?zhí)蛱蛉恚瑳]汗!
小花貓又去問小狗。小狗正吐著舌頭乘涼。它說:“汗?在舌頭上。”小花貓看不清舌頭。
小花貓去找小豬幫忙看舌頭。小豬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會在舌頭上?”小豬把腳掌翻開,又叫小花貓把腳掌翻開。哈!兩個都笑了:“原來,我們的汗藏在這里!”
1、短文共有__節(jié),用序號標出自然段。2分。
2、讀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小馬的汗在,小狗的汗在,小花貓和的汗都在。8分。
3、在文中找出恰當的動詞填在下面括號里。8分。
()鼻子()腳掌。
()舌頭()全身。
五、寫話。10分。
仔細看圖,根據圖意寫一小段話。提示:與使用眼睛有關。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三
一、填空題。(每題2分,共20分)。
1.105平方分米=()平方米0.06立方分米=()毫升。
2.圓柱的側面展開可得到一個長方形,它的長等于圓柱的(),寬等于圓柱的(),所以圓柱的側面積=()()。
3.圓柱的體積是75立方厘米,高是15厘米,底面積是()平方厘米。
4.一個圓柱體的底面直徑和高都是4厘米,它的體積是()立方厘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的體積是()立方厘米。
5.把一個圓柱體木頭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體,削去部分的體積是16立方分米,則這個圓錐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6.一個圓柱的底面半徑擴大3倍,高不變,則底面周長擴大()倍,體積擴大()倍。
7.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等底等高,圓錐的體積是9立方分米,圓柱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8.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體積也相等。已知圓錐的高是3.6分米,圓柱的高是()分米。
9.用進一法把252.5平方米保留整平方米約是()平方米,保留整百平方米約是()平方米。
10.把一根3米長的`木頭截成4段,(每段仍是圓柱形),表面積比原來增加30.48平方分米,這根圓柱體木頭的體積是()立方分米。
二、判斷題。(對的在括號里打,錯的打)(每題2分,共12分)。
1.體積一般比表面積大。()。
2.鐵絲是圓柱體。()。
3.底面積相等的兩個圓柱體積相等。()。
4.圓錐體的體積總是圓柱體體積的。()。
5.求圓柱形容積,就是求這個圓柱形容器的體積。()。
6.把一個圓柱平均切割成3個小圓柱,那么每個小圓柱的表面積一定是原來圓柱表面積的。()。
三、選擇題。(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每題2分,共10分)。
1.把一個大圓柱分成兩個小圓柱后發(fā)生變化的是()。
a.圓柱的體積b.圓柱的表面積c.圓柱的側面積。
2.壓路機的前輪轉動一周能壓多少路面是指()。
a.前輪的體積b.前輪的表面積c.前輪的側面積。
3.一個長方體和一個圓錐體的底面積和高分別相等,長方體的體積是圓錐體體積的()。
a.3倍b.倍c.無法確定。
4.一個圓錐的體積是31.4立方分米,底面直徑是2分米,高是()分米。
a.10b.30c.60。
5.下面三個等底等高的形體中,體積最小的是()。
a.正方體b.圓柱體c.圓錐體。
四、應用題:(共42分)。
1.做一個圓柱形無蓋鐵皮水桶,高6分米,底面直徑4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鐵皮?(得數保留整平方分米)(8分)。
2.一個圓柱形糧倉,底面直徑6m,高3m,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600千克,這個糧倉可裝稻谷多少千克?(8分)。
3.一個圓錐形容器,底面直徑6厘米,高8厘米。如果把這個容器裝滿水倒入底面半徑是2厘米的圓柱形容器,圓柱形容器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9分)。
4.一個圓柱形汽油桶,從內部量得它的底面半徑是4分米,深8分米。如果每升汽油重0.75千克。這個汽油桶可裝汽油多少千克?(8分)。
5.一個底面直徑8厘米,高12厘米的圓柱形杯子,里面裝有6厘米深的水。把一個圓錐形鐵塊放完全浸沒在水中,水面上升到離杯口2厘米的地方。這個圓錐形鐵塊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9分)。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四
第二單元感受真情,揣摩效果。
2、《背影》。
3、《臺階》。
4、《老王》。
5、《信客》。
興趣情境導引。
生1:我看過一部關于毛澤東的電影,名字記不得了,只記得當他聽說兒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爭中犧牲了的時候,在窗前站立了很長時間,那一段寂靜很讓我心顫,晚年喪子,哀莫大于此。
生2:《我看過周恩來》,其中周總理彌留之際,他的妻子鄧穎超在總理的額頭上輕輕地吻了一下。
生3:我看過一部美國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其中一個戰(zhàn)士被德國兵擊中肝臟,臨死前,反復說:“媽媽,媽媽,我想回家。”
生4、我看過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個不能少》,其中那個調皮大王張藝科讀班長日記,提到老師如何珍惜粉筆的情景很令我感動。
生5:母親從小對我很嬌慣,而父親卻很嚴厲,所以我和媽媽比較親,不太喜歡父親。有一次,我躺在床上休息,爸爸以為我睡著了,拿被子輕輕地給我蓋上,那一刻,我有說不出的感動。
生6:上一次,體育課下,我大汗淋漓地從操場來到教室,我的同桌李小雨那把扇子幫我扇,雖然是件小事,但卻很令我感動。
生7:我上次在商場的電梯上碰到一位叔叔,他手里拿了很多東西,但上下電梯的時候卻讓我先行,我挺感動的。
難點問題1感受真情。
師:這一單元,主要由記敘類作品組成。記敘類文體主要是寫人或記事。
生:寫人類與記事類之間有什么不同?
師:寫人與記事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寫人必然要寫事,沒有具體事件,我們無法生動深切地認識一個人,同樣,記事類也不可能離開人,沒有人也就無所謂事。
生:那為什么還要分寫人和記事兩類?
師:區(qū)別就在于,記敘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前者,目的是寫人,通過一件或數件事情讓我們認識主人公的思想品質或情感;后者,則側重交代一件事情的始末,讓我們認識這件事情的意義,展現時代風尚。
生:那我們這單元的幾篇記敘類作品屬于哪一種?
生:很平常的普通人。
生:真情、愛。
師:安排一個寫普通人的單元,讓我們對人世間億萬普通人民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認識。前一單元恰恰是寫戰(zhàn)爭的,顯得十分沉重。這個單元高聲贊頌人間的愛,吁喚“讓世界充滿愛”。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可以使我們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方面,受到熏陶和啟示。當然,也可以培養(yǎng)我們閱讀寫人的記敘類作品的能力。
相關知識鏈接:感受真情。
具體步驟1.理清脈落;2.品析佳句;3.分析形象。
范例1作者對阿長懷有怎樣的感情?
分析: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人的革命家、文學家、思想家。
阿長,即長媽媽。魯迅兒時的保姆?!伴L媽媽只是許多舊式女人中的一個,做了一輩子的老媽子,平時也不回家去,直到臨死?!濒斞笇λ麘延猩詈竦母星椋凇冻ㄏκ啊分?,有好幾篇文章回憶到與長媽媽有關的往事,其中《阿長與山海經》是專門回憶和紀念她的。
《阿長與山海經》是一篇情思雋永、蘊涵深刻的佳作。在這篇文章里,魯迅通過對幼時保姆長媽媽以及她為我尋找《山海經》一書的有關情景的追憶細膩而饒有風趣地表現了“我”對長媽媽的認識過程,贊頌了勞動人民的優(yōu)秀品質,表達了作者深切的懷念之情。閱讀這篇文章,要注意作者是以兒時的心態(tài)回憶阿長的,又是以.寫作時的眼光去觀照自己的兒時和阿長的;對后一層意味要透過文字表面去把握.還要注意,作者既然是懷念自己的保姆,為什么在前半篇用抑筆,大寫阿長的缺點,訴說自己如何討厭阿長呢?這要分析,第一,這些確是缺點,但在這些缺點中,可以看出阿長那種難能可貴的純樸和真率。由于有純樸和真率做內核,她的切切察察、大字形睡相、麻煩的規(guī)矩和講“長毛”時所表現的愚妄,都是值得同情,可以原諒的。第二,這些缺點,粗俗也好,愚昧也好,都是由阿長所具有的知識文化水平以及她的身份與地位決定的,與其說是阿長的過錯,倒不如說是阿長的不幸。
解答:
魯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是對長媽媽深切的同情和真摯的懷念。
解題方法鏈接。
這一類問題首先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許多文學作品在表現人物是用到抑筆,也即欲揚先抑。從敘事的詳略上也可以判斷,作者詳寫阿長為我買《山海經》,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再則就是一些議論抒情句,能直接體現作者的情感,如末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他的魂靈!”,情真意切,令人感動不已。
范例2《背影》中父親對“我”是什么的感情?“我”對父親的感情變化又是怎樣的?
分析:
《背影》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篇末說到父親的'來信:“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得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章只是寫實?!?/p>
讀完這篇文章,似乎有一種壓抑的感覺,這種父子間相愛相憐的感情中似乎滲透著一抹淡淡的哀愁,這到底如何理解呢?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考慮。首先,要先了解一下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這篇文章寫于1925年10月,當時作者正在清華大學任教。社會的世態(tài)炎涼,使作者多年來在寂寞困愁中生活,這種情緒必然流露于筆端。其次,文章記敘的八年前的往事,正是作者家境敗落,“走投無路”的時候。祖母的死,父親的失業(yè),變賣典質還虧空,又添新債辦喪事,接二連三的災難劈頭蓋腦地襲來,小小的家庭能經受得了嗎?在這家庭光景慘淡的時刻,為了“謀事”糊口和讀書尋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別,不知何時再能見面。這是舊社會貧寒的知識分子顛沛流離生活的縮影。了解了以上兩點情況,文章凝重而深沉的感情基調就好把握了。在這樣的特定環(huán)境中,回憶那段令人心碎的過去,淡淡的哀愁似乎不難理解了。對于現代的學生來說,由于時代的變遷,《背影》中的父子之情可能不易引起共鳴。不過父子情深,應該是千古不變的。文中的父親在重重悲痛困苦之前,對兒子說:“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大有泰山壓頂不彎腰的氣概,何等堅強!而另一面,父親送別時不辭艱辛,尤其是買橘子的情景,又是何等慈祥,為了兒子,勉為其難,這正是中國慈父形象的定格。作者為文與為人是一致的,十分坦誠。從文章看,20歲的作者先是對父愛不理解,覺得父親說話不大漂亮、“迂”,后來父親在“買橘子”中表現出的深厚父愛,才深深地觸動了作者的心靈。南京分別以后的八年中,作者已經是清華大學講師,已為人父,心智已經成熟,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動了,心靈凈化了,對父愛的感受已經迥然不同,作者向讀者訴說了自己的后悔,激發(fā)了共鳴,引起讀者都聯想起父愛。這一些,都要深入體會。
解答:
《背影》是傳統課文,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父子親情――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這是人間至情。
解題方法鏈接。
我們應該認真熟讀、體味,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間的至情。讀讀想想,看文中的哪一點,打動了我們的心。其次可以從背影入手,理清全文脈絡,以便把握全文的思想、情感、內容。還要注意體會作者的心理變化。
范例3《臺階》是一篇小說,我們應該怎樣理解“父親”的形象?
分析:
《臺階》與本單元其他四篇不同,是小說,但也屬于敘事類作品,主要用敘述、描寫的表達方式。
小說也是一種文學體裁。它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人物、故事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構成了小說的三要素。
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說反映社會生活的主要手段。小說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以更能集中、更深刻、更有普遍的代表性。人物的性格又是通過故事情節(jié)展示出來的,小說中的人物不能孤立存在,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huán)境里,離開了環(huán)境,人物就沒有活動的天地,人物的思想性格就失去了階級根源和社會根源。
所以,我們閱讀小說要注意分析小說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描寫,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五
一、拼準確,寫規(guī)范。(16分)。
二、按要求填空。
1、把下列成語補充完整。(4分)。
2、選擇恰當的關聯詞填在下面句子的括號里。(4分)。
雖然……但是……。
寧可……也不……。
盡管……還是……。
1、閻振三()自己受苦刑,()愿說出李大釗。
2、()我們今天已經領導著有九千一百萬人口的根據地,()還不夠,還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3、我們()有些意見分歧,最后()統一了認識。
4、選詞填空。
審閱瀏覽懇求乞求。
晚飯后,爸爸坐在沙發(fā)里邊喝茶邊()當天的報紙,而媽媽在臺燈下()公司的設計圖紙。
3、按課文內容填空(9分)。
我們學習了________的《懷念母親》,文中寫道: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________,一個是________。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________。又感受了________國________的筆下《窮人》________的高貴品德;通過學習《只有一個地球》,我們明白了________的道理;在《鹿和狼的故事》這篇課文里,我們同樣明白了________這個深刻的道理。
三、日積月累(6分)。
1、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_______。
2、我們愛著我們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
3、誠者________;誠之者,________。
4、有限的資源,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此花開盡更無花。
6、寫一句愛國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寫句子。(10分)。
出處 www.sunshinestudy.com
1.兩個新舊社會真是鮮明的對比啊?。ㄔ渖闲薷牟【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改為反問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簇簇樹葉伸到微波蕩漾的湖面上。(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媽媽對小明說:“明天我要去縣上開人代會,你自己照顧自己。”(改成轉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然,雷陣雨來了,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把比喻句補充完整)。
五、閱讀與理解(21分)。
(一)課內閱讀(8分)。
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山頂的泉水往下滲,隧道里滿是泥漿。工地上沒有抽水機,詹天佑就帶頭挑著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們同吃同住,不離開工地。八達嶺隧道長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采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外面兩端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1、詹天佑采用了哪兩種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種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種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畫出詹天佑兩種鑿井方法的示意圖。(2分)。
3、從文中畫線的部分,你想到哪些四字詞語或成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課外閱讀(13分)魯迅先生記。
魯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畫上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藍色,有點從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紋痕,瓶口的兩邊,還有兩個瓶耳,瓶里種的是幾棵萬年青。我第一次看到這花的時候,我就問:“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爐,也不凍死?”
第一次,走進魯迅家里去,那是近黃昏的時節(jié),而且是個冬天,所以那樓下室稍微有一點暗,同時魯迅先生的紙煙,當它離開嘴邊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煙紋的瘡痕一直升騰到他有一些白絲的發(fā)梢那么高。而且再升騰就看不見了。
“這花,叫‘萬年青’,永久這樣!”他在花瓶旁邊的煙灰盒中,抖掉了紙煙上的灰燼,那紅的煙火,就越紅了,好像一朵小紅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離著。
“這花不怕凍?”以后,我又問過,記不得是在什么時候了。許先生說:“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還拿著瓶口給我抓著。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邊是一些圓石子,以后,因為熟識了的緣故,我自己動手看過一兩次,這花瓶是常常擺在客廳的黑色長桌上;加上自己是來自寒帶的北方,對于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總帶著一點(驚異驚奇)。
而現在這“萬年青”依舊活著,每次到許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時仍站在那黑色的長桌子上,有時站在魯迅先生照像的前面?;ㄆ渴菗Q了,用一個玻璃瓶裝著,看得到淡黃色的須根,站在瓶底。
有時候許先生一面和我們談論著,一面(檢查視察)著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葉子是不是黃了?該剪掉的剪掉;該灑水的灑水,因為不停地動作是她的習慣。有時候就檢查著這“萬年青”,有時候就談魯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談著,但那感覺,卻像談著古人那么悠遠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經丟失,雖然丟失了也就讓它空空地站在墓邊。我所看到的是從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鄰旁墓頭的石榴樹開了花而后結成了石榴。
從開炮以后,只有許先生繞道去過一次,別人就沒有去過。當然那墓草是長得很高了,而且荒了,還說什么花瓶,(生怕恐怕)魯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沒到他的胸口。
我們在這邊,只能寫紀念魯迅先生的文章,而誰去努力剪齊墓上的荒草?我們是越去越遠了,但無論多少遠,那荒草是總要記在心上的。(選自《蕭紅文集》)。
1.劃去括號里不恰當的詞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文章,談談萬年青有怎樣的個性特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寫了三個懷念魯迅先生的情景,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出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題是“魯迅先生記”,卻以大量筆墨從側面去寫“萬年青”,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對于魯迅,你聽老師講過,也讀過介紹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魯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3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六
一、看拼音,寫詞語。
()()()()()。
chunjieshuizaoliaowangtunbinggaodajiangu。
()()()()()。
()()()()()。
baoleizhihuixianmingqijihuxianghuying。
()()()()()。
二、比一比,組詞。
沸()撫()趵()偏()魄()。
佛()嫵()豹()扁()魂()。
蜿()延()凝()壘()峭()。
婉()蜒()疑()磊()俏()。
三、用下面的句式各寫一句話。
那么……那么……。
有的……有的……有的……。
四、給帶線的字選擇正確的解釋。
1、美好2、贊許。
無論能不能得到嘉獎,我們都要繼續(xù)努力。()。
今天來到現場的嘉賓都是來自大連的'年輕朋友。()。
1、聚集2、村莊。
今年,我們屯子里有六個年輕人報名參軍了。()。
因為關羽屯兵在路上,曹操只得收兵回營了。()。
五、選詞填空。
的地得。
1.鄧爺爺握住我()手,親切()問:“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告訴爺爺好不好?”
2.你()名字叫千里馬。千里馬兒,日行千里,你跑()真快!
3.這是一項難度很大()手術,必須認真()、細心()做實驗。
4.竹媽媽怕筍芽兒冷,用衣服把她裹()緊緊的。
六、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不經過努力,學習能取得好成績嗎?
不經過努力,學習不能取得好成績。
1.海上日出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2.對學習有困難的同學,我們怎能不關心呢?
3.他不就是鄧爺爺嗎?
4.同學有困難,我們能不幫助嗎?
5.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怎么會辦不到呢?
七、找出下列句子中的省略號是哪種用法。
省略號的用法:
(1)表示話未說完。(2)表示說話斷斷續(xù)續(xù)。(3)表示列舉詞語的省略。
1.“媽媽,我要和爺爺照相!我要……”()。
2.筍芽兒被嚇住了,說:“那……我還是呆在這兒吧!”()。
3.小溪流的伙伴有卵石、小草、樹葉、小蝌蚪、小魚……()。
八、根據課文回答問題。
(一)讀句子,注意帶線部分,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
1、假如沒有這泉,濟南定會丟失一半的美。
2、你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鐘,便覺得自然的偉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冒,冒,冒,好像永遠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3、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4、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二)古詩。
《惠崇春江晚景》詩人從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來了?
《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三)在《巫峽》這篇短文中,作者通過哪些景物來表現巫峽景色的壯美?
(四)長城是中華民族的(),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它體現了我們古代勞動人民的()和()。這篇文章作者按照從()到(),由()到()的觀察順序寫的。
(五)默寫《江南春》《四時田園雜興》《漁歌子》。
九、請按下列內容寫一個通知:
2月25日,學校乒乓球隊通知:2月27日下午三時,在學校禮堂進行乒乓球訓練,要求全體乒乓隊球隊隊員準時參加。
文檔為doc格式。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七
茹毛飲血:原始人不會用火,連毛帶血地生吃禽獸.
塞翁失馬比喻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變?yōu)楹檬?
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三足鼎立比喻三方面的勢力對峙.
色厲內荏:外表強硬而內心怯懦.
閃爍其詞:形容說話吞吞吐吐,躲躲閃閃.
身體力行:親身體驗,努力實踐.體,行.
尸位素餐:空占著職位,不做事而白吃飯.
師心自用:固執(zhí)己見,自以為是.
石破天驚:比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
時乖運蹇指時運不好。
拾人牙慧:拾取別人的只言片語當作自已的話.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壞事的人.濫用于一切倡導人。
首鼠兩端:遲疑不決.常誤解為言行前后不一致。
受寵若驚:受到過分的寵愛待遇而感到意外的驚喜.
數典忘祖: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
水落石出:形容真相大白.
碩大無朋形容無比的大.
碩果僅存比喻經過淘汰,留存下的稀少可貴的人或物。
司空見慣: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
夙興夜寐:起得早,睡得晚,形容勤奮不懈.
素昧平生:一向不相識.
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美到極點。
韜光養(yǎng)晦:比喻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醍醐灌頂:比喻以人的智慧灌輸于人,使人清醒.
條分縷析形容分析得細密而有條理。
痛心疾首:形容傷心悔恨之極,也形容怨恨之深.
萬馬齊喑比喻人們都沉默,不說話,不發(fā)表意見。
妄自菲薄:過份地輕視自己,不知自重.
欣喜若狂欣喜:快樂;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興到了極點.
心悅誠服悅:愉快,高興;誠:硬實.由衷地高興,真心地服氣.指真心地服氣或服從.
喜笑顏開顏開:臉面舒開,指笑容.形容心里高興,滿面笑容.
喜怒無常一會兒高興,一會兒生氣.形容態(tài)度多變.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沒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興.
心花怒放怒放:盛開.心里高興得象花兒盛開一樣.形容極其高興.
喜眉笑眼形容面帶笑容、十分高興的樣子.
喜不自勝勝:能承受.喜歡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興.
談笑風生有說有笑,興致高.形容談話談得高興而有風趣.
手舞足蹈蹈:頓足踏地.兩手舞動,兩只腳也跳了起來.形容高興到了極點.也手亂舞、腳亂跳的狂態(tài).
受寵若驚寵:寵愛.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殺風景損壞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大家高興的時候,突然出現使人掃興的事物.
人莫予毒莫:沒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沒有人怨恨我、傷害我了.形容勁敵被消滅后高興的心情.
親痛仇快做事不要使自己人痛心,使敵人高興.指某種舉坳只利于敵人,不利于自己.
樂極生悲高興到極點時,發(fā)生使人悲傷的事.
眉開眼笑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興愉快的樣子.
哭喪著臉心里不愉快,臉上顯出不高興的樣子.
酒酣耳熱形容飲酒到高興的時候.
驚喜欲狂既驚又喜,高興得都要發(fā)瘋了.形容喜出望外,過于興奮的情壯.
近悅遠來使近處的人受到好處而高興,遠方的人聞風就會前來投奔.舊指當權者給人恩惠,以便籠絡人心.
皆大歡喜人人都高興滿意.
歡欣鼓舞歡欣:欣喜;鼓舞:振奮.形容高興而振奮.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八
空穴來風:有了洞穴才有風進來,比喻消息和傳說不是完全沒有原因的.
苦心孤詣:費盡心思鉆研或經營.孤詣,別人所達不到的.(中性)。
狼奔豕突:狼和豬東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壞人亂竄亂撞.(貶)。
良莠不齊: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于品質.不用于水平、成績等。
臨淵羨魚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實干,就無濟于事。
令人發(fā)指:發(fā)指,頭發(fā)豎起來,形容非常憤怒.
另眼相看:用另一種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個人(或某種人)不同于一般.
門可羅雀大門前面可以張網捕雀,形容賓客稀少,十分冷落.
門庭若市形容交際來往的人很多.
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變得很厲害,貶義.指變得很糟.
目無全牛:用來形容技藝已達十分純熟的地步.(褒義詞)。
沐猴而冠沐猴戴帽子,裝成人的樣子.比喻裝扮得像個人物,而實際并不像。
暮鼓晨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南轅北轍形容行動和目的相反。
南轅北轍:心里想往南去,車子卻往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泥沙俱下比喻好壞不同的人或事物混雜在一起。
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于對方或第三方。
蓬蓽生輝:謙辭,表示由于別人自己家來或張掛別人給自己題贈的字畫等而使自己十分光榮.
披肝瀝膽:比喻開誠相見,也比喻極盡忠誠.
披沙揀金:比喻從大量的事物中選擇精華.
萍水相逢:比喻向來不認識的人偶然相遇.
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為懦弱猶豫等。
杞人憂天:比喻不必要的憂慮.
前事不忘,后世之師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后的借鑒。
黔驢技窮:比喻僅有的一點伎倆也用完了(貶)。
罄竹難書:把竹子用完了都寫不完.比喻事實(罪惡)很多,難以說完.
求全責備:苛責別人,要求完美無缺.
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險發(fā)生。
人心不古:今人的心地不如古人淳厚.多用以感嘆世風淺薄.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了出來.
如湯沃雪像熱水澆在雪上,比喻事情極容易解決。
如坐春風: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風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九
一、口算。(另卷共6分)。
二、填空題。(第7題4分,其余每空0.5分,共13分)。
1、求4個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用()計算比較簡單。
2、的積是()位小數,如果2.35擴大10倍,要使積不變,必須把0.5改為()。
3、4.0320.8的積是()位小數,的積是()位小數。
4、由7個1,9個0.1和5個0.01組成的.數是(),將它精確到十分位是()。
5、把3.964的小數點向右移動三位,這個小數就()倍。
7、根據,直接寫出下面幾個算式的積。(4分)。
4.42.1=()0.440.21=()。
0.924=()×()92.4=()×()。
8、一個數是三位小數,將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這個數最大是(),最小是()。
三、判斷題。(5分)。
1、7.6乘一個小數,積一定小于7.6。()。
2、小數點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
3、整數乘法簡便運算定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4、0.70.7的積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數約是0.5。()。
5、一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同時擴大到原來的10倍,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就擴大到原來的10倍。()。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十
本次考試,我班參加人數15人,平均分69.5分,最高分93,最低分30,差距較大,優(yōu)秀率6.6%,及格率93.3%。
二、試卷分析。
本次試卷主要分為三部分,知識積累與運用、閱讀理解與感悟、習作。整份試卷密切聯系教材,關注學生的實際,覆蓋面較廣。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知識積累與運用部分包括四大題其中,第一題大部分學生書寫的很好,較少人寫錯字。
第二題,大部分學生答得不是很好,對以錯字及音的掌握不是很好。從第三題的第一小題,也可以看出來,我班學生在字的書寫方面較差。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出,字詞的教學存在問題,需要多注意學生的書寫。書中日積月累的內容,學生背的很扎實。
第四題,第一小題判斷,部分學生答得不很好,對“湯”這個字的理解有誤區(qū),雖然平時強調過,收效甚微。還有一個寫信或是建議書的結尾應先署名,再寫日期。這個順序顛倒,部分學生沒看出來。第二小題,詩詞背誦中,寫錯別字較多,如將時節(jié)寫成識節(jié)。第四小題第一問,較多學生將文中幻想與現實相結合寫成了對比。其它題都答得比較不錯。
第二部分,閱讀理解與感悟,這部分有三個閱讀,其中一個是課內閱讀,兩個是課外閱讀。課內閱讀有的學生失分較多,從學生的答案可以看出,學生知道怎么回事,就是答不到要點上,擦邊球,還有就是審題不細心。閱讀二,是在這三個閱讀里,做的最差的一個,這個閱讀,有的學生沒有讀懂,理解上懂得基礎,此文的主人公有兩個,其中一個,文中的筆墨非常少,而另一配角反而筆墨頗多,使學生將主人公混淆。還有學生不會跟據文題分析想表達的意思,致使這個閱讀很不理想。第三個閱讀,是一篇說明文,學生較容易讀懂,但是,我們班的學生從大體答題上來看,并不理想,第一小題,填關聯詞語,就有較多人出錯,除此之外,第三小題,概括過度食用冷飲的不良影響,較多學生只答對一半,從結構上講,每段的開頭,都告訴我們這段要講的內容,但學生能看出來的不是很多。其它題答得大體還可以。
習作部分,寫六一的節(jié)日,大部分學生都寫出了自己在六一發(fā)生的事情,很多學生都寫了今年的六一是怎樣過的,珍惜這最后一個兒童節(jié),并且表達了對母校的留戀之情,情感真摯。個別學生的作文卷面不整潔,篇幅簡短,沒有寫出真情實感,重點內容不突出。
三、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1、學生的書寫是這一次測試最突出的問題,書寫潦草,不規(guī)范,東倒西歪,特別是在作文這一塊,書寫卷面的分數值很高,如在這上面丟分很是吃虧了。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指導學生正確、規(guī)范書寫是教學工作的重點。
2、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鞏固和學以致用,因為學生的詞語積累不夠豐富,更甚者不懂得合理分辨及運用,對課文的分析還要更深入,讓學生多讀多分析。
3、從試卷分析來看,閱讀題的得分率不高,說明了學生閱讀的能力還不強。閱讀教學的核心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還學生朗朗的讀書聲,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驗,讀中感悟。
4、激勵學生多注意生活,留心生活,觀察生活,變生活為自己筆下的東西,真正學會用情去寫。一篇好的,真實感情比華麗的辭藻,富麗堂皇的布局更為重要,離開真情實感這個前提,一切寫作技巧都成了空中樓閣。真實的才能打動自己,寫出來的文筆才流暢,感情才真實。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十一
班級:姓名:考號:
一.填空:(共28分)。
1.如果一個圓的直徑是24厘米,那么這個圓的半徑是()厘米。
2.如果甲數與乙數的比是3:2,甲數是6,那么乙數是()。
3.扇形是由兩條()和圓上一段曲線圍成的。
4.80的67%比它的27%多()。
5.用300粒種子進行試驗,有20粒沒有發(fā)芽,種子的發(fā)芽率是()。
6.根據3×6=9×2寫成兩個不同的比例是(),()。
7.():16==0.125=()%。
8.甲乙兩地相距20千米,在地圖上測得兩地距離4厘米,那么比例尺為()。
9.把3.125:1.25化成最簡整數比是(),比值是()。
10.如果一幅圖的比例尺為1:300000,圖上距離為4厘米,那么實際距離是()千米。
二.判斷:(共10分)。
1.圓的半徑都相等。()。
2.含糖15%的糖水10千克中含糖150克。()。
3.加工103個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3%。()。
4.一件商品售價為210元,現降價30%出售,現價為63元。()。
5.甲乙兩地相距140千米,用1:4000000的比例尺畫到圖上,應該畫3.5米。()。
三.選擇:(共15分)。
1.把1:2的前項,后項都乘5,它的比值()。
a.擴大5倍b.縮小5倍c.不變d.不確定。
2.把線段比例尺0——50——100千米改寫成數值比例尺是()。
a.1:50b.1:100c.1:5000000d.1:5000。
3.如果3:5=x:2,那么x應該是()。
a.b.c.d.
4.40的60%相當于60的()。
a.25%b.30%c.40%d.50%。
5.把水泥和沙子按1:3混合制成混凝土1000千克,需要水泥()千克。
a.100b.300c.750d.250。
四.化簡:(共10分)。
0.2:416米:12厘米76:19::
五.解答題:(共37分)。
1.400克大豆可以榨油48克,要榨油300千克,需要大豆多少千克?
2.紅星小學今年共植樹850棵,其中成活的有816棵。求今年植樹的成活率。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語文六年級第一單元測試卷作文的篇十二
一.按韻母歸類。
讓忍病臨品長精本產朋竿成靈諷分榜返彬張盤今跟扔更
塵勁芳半盡染很望人含燦拎森僧
二.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
1.磚頭、石頭、洗頭、兩頭中的頭都讀輕聲。()
2.漓江的水真清??!這句話中的啊應讀ya。()
3.蓋讀作兒化韻蓋兒時,詞義發(fā)生了變化。()
一.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并解釋括號里的字的意思。
亡羊()牢盛氣()人好高()遠
口若()河負()請罪各()己見
死得其()()衣足食()發(fā)童顏
二.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近義詞。
()規(guī)()矩日()月()()饑()渴
()心()膽()盔()甲龍()虎()
三.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反義詞。
口()心()同()共()不()則()
溫()知()損()肥()()入()出
一.句式變化。
1.陳述句改反問句。
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多么美麗,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2.反問句改陳述句。
對這種破壞紀律的行為,難道我們能不聞不問嗎?
二.擴句和縮句。
1.擴句。
燈光照亮了教室。
2.縮句。
漁夫的妻子桑娜毫不猶豫地收養(yǎng)了鄰居西蒙的孩子。
三.修改病句。
1.伯父逝世已經整整10年多了。
2.這臺錄音機外觀很美,很實惠。
3.一切任何困難,都難不倒我們。
4.拾金不昧的好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一)她又擦著了一根?;鸩袢计饋砹耍l(fā)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墻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鋪著雪白的臺布,擺著(精巧精致精細)的盤子和碗,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烤鵝還冒著香氣。更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里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搖搖擺擺地在地板走著,一直向著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座堵道)又厚又冷的墻。
1.在括號里選擇一個恰當的詞,在下面畫
2.這段文章選自課文____________,作者是丹麥的作家__________。
說明小女孩當時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