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華經(jīng)典詩詞講解大賽 中華經(jīng)典詩詞歌賦篇一
作者: 汪元量
一片風流,今夕與誰同樂?
月臺花館,慨塵埃漠漠。
豪華蕩盡,只有青山如洛。
錢塘依舊,潮生潮落。
萬點燈光,羞照舞鈿歌箔。
玉梅消瘦,恨東皇命薄。
昭君淚流,手捻琵琶弦索。
離愁聊寄,畫樓哀角。
作者: 何中
頑坐故貪黙,忽行時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時序鬢發(fā)改,人家童稚喧。
街頭試燈候,不到郭西門。
作者: 佚名
愛元宵三五風光,月色嬋娟,燈火輝煌。
月滿冰輪,燈燒陸海,人踏春陽。
三美事方堪勝賞,四無情可恨難長。
怕的是燈暗光芒,人靜荒涼,角品南樓,月下西廂。
作者: 向子諲
華燈明月光中,綺羅弦管春風路。
龍如駿馬,車如流水,軟紅成霧。
太液池邊,葆真宮里,玉樓珠樹。
見飛瓊伴侶,霓裳縹緲,星回眼、蓮承步。
笑入彩云深處,更冥冥、一簾花雨。
金鈿半落,寶釵斜墜,乘鸞歸去。
醉失桃源,夢回蓬島,滿身風露。
到而今江上,愁山萬疊,鬢絲千縷。
作者: 納蘭性德
闌珊火樹魚龍舞,望中寶釵樓遠。靺鞨余紅,琉璃剩碧,待囑花歸緩緩。寒輕漏淺。正乍斂煙霏,隕星如箭。舊事驚心,一雙蓮影藕絲斷。
莫恨流年逝水,恨銷殘蝶粉,韶光忒賤。細語吹香,暗塵籠鬢,都逐曉風零亂。闌干敲遍。問簾底纖纖,甚時重見。不解相思,月華今夜?jié)M。
作者: 袁宏道
東風吹暖婁江樹,三衢九陌凝煙霧。
白馬如龍破雪飛,犢車輾水穿香度。
繞吹拍拍走煙塵,炫服靚裝十萬人。
額羅鮮明扮彩勝,社歌繚繞簇芒神。
緋衣金帶衣如斗,前列長宮后太守。
烏紗新縷漢宮花,青奴跪進屠蘇酒。
采蓮盤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雙雙。
梨園舊樂三千部,蘇州新譜十三腔。
假面胡頭跳如虎,窄衫繡褲槌大鼓。
金蟒纊身神鬼妝,白衣合掌觀音舞。
觀者如山錦相屬,雜沓誰分絲與肉。
一路香風吹笑聲,千里紅紗遮醉玉。
青蓮衫子藕荷裳,透額裳髻淡淡妝。
拾得青條夸姊妹,袖來瓜子擲兒郎。
急管繁弦又一時,千門楊柳破青枝。
作者: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隊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作者: 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tài)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作者: 葉燮
律轉(zhuǎn)鴻鈞佳氣同,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
作者: 黃景仁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中華經(jīng)典詩詞講解大賽 中華經(jīng)典詩詞歌賦篇二
以黨的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充分依托學校教育資源和優(yōu)勢,以相關課程、課外活動及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和平臺,積極實施“中華文化經(jīng)典誦讀”活動,弘揚傳統(tǒng)文化,踐行道德規(guī)范,培育良好風尚,提高未成年人人文素質(zhì),推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深入開展,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教育和引導學生在誦讀中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認知傳統(tǒng)、尊重傳統(tǒng)、繼承傳統(tǒng),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fā)愛國情感,增強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在誦讀經(jīng)典中受到高尚道德品格的熏陶,在與古人關于勵志、修身、勉學、處世的經(jīng)典對話中,鍛煉人格、塑造品德,提高人文素養(yǎng);把道德文章轉(zhuǎn)化為道德觀念,自覺踐行道德規(guī)范,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基本內(nèi)容:學經(jīng)典、用經(jīng)典。
參與對象:全校學生。
推薦書目:主要誦讀中國古代和近現(xiàn)代經(jīng)典文獻中的名家名篇或格言警句。
低年級:《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百家姓》
中年級:《唐詩三百首》、《詩經(jīng)》、《離騷》
高年級:《論語》、《增廣賢文》、《孟子》
以及其他經(jīng)典篇目等。
(一)部署動員階段(20xx年x月)
1.制定學校年度經(jīng)典誦讀活動實施方案并納入教學計劃,要通過國旗下的講話、校園廣播、宣傳欄等陣地進行“中華文化經(jīng)典誦讀”活動的宣傳。
2.利用家長學校,向廣大家長講述經(jīng)典誦讀的目的和意義,以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向?qū)W生定期講述經(jīng)典誦讀的益處和誦讀方法,激發(fā)學生誦讀經(jīng)典的興趣。
(二)普及推進階段(20xx年x月至20xx年x月)
1.把“中華文化經(jīng)典誦讀”活動作為學校德育工作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nèi)容,作為推動素質(zhì)教育的有效手段,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特點,選編經(jīng)典誦讀課本,確定誦讀篇目,明確誦讀時間。
2.進行一次語文教師誦讀知識和能力的培訓,集中研討、集中學習、集中備課。
3.通過演講比賽、征文比賽、學習沙龍、專題經(jīng)典講座、游戲活動、評比誦讀能手等形式開展誦讀活動。要把誦讀活動與歌曲、繪畫、舞蹈、小品等結(jié)合起來,使活動形式更加生動活潑,富有趣味,增強活動效果。
4.采取“小手拉大手,兒童帶家長”等方式,帶動廣大學生家長積極參與文化經(jīng)典誦讀活動。與社區(qū)聯(lián)合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征集道德題材文章、書信、圖片及dv作品,在社區(qū)公共場所展示。
(三)成果展示階段(20xx年xx月至xx月)
1.組織“中華文化經(jīng)典”征文比賽。組織廣大師生結(jié)合實際,撰寫讀經(jīng)典心得體會的文章,積極參加11月中旬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lián)聯(lián)合組織的征文活動評選活動,評選出的優(yōu)秀作品將在新聞媒體刊登。
2.表彰一批在中華文化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中形成特色和效果明顯的班級;表彰一批在中華經(jīng)典誦讀活動中成績突出的學生和輔導教師、先進年級組。
1. 加強組織領導。
為了推動我校中華文化經(jīng)典誦讀活動深入開展,成立專項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校長xx副組長:副校長xx
成員:學校各部門負責人、各年級組長
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全校誦讀經(jīng)典活動的策劃組織、督促協(xié)調(diào)。學校要把中華文化經(jīng)典誦讀活動與推廣普通話、推行規(guī)范字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結(jié)合起來,扎實推動經(jīng)典誦讀活動蓬勃開展。
2. 營造濃厚氛圍。要在校園網(wǎng)、宣傳欄等陣地開辟專欄,加強對這項活動的宣傳報道。要發(fā)揮黑板報、櫥窗、廣播站、校園網(wǎng)作用,刊播經(jīng)典篇目,共同營造良好氛圍。
3. 注重活動實效。誦讀經(jīng)典堅決反對形式主義,一定要結(jié)合實際開展誦讀活動。
要將中華文化活動誦讀活動與我市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先進城市活動、“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道德實踐活動結(jié)合起來,深入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和道德實踐活動。
要立足實際,除課堂教學外,利用寒暑假夏(冬)令營形式,自行設計載體開展活動,把誦讀中華經(jīng)典活動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中華經(jīng)典詩詞講解大賽 中華經(jīng)典詩詞歌賦篇三
擎天
大地鐘神秀,矜然帶甲生。
丹青抒五蘊,筆筆向天橫。
少年游 · 日夕
斜陽島外滿霞暉。島上鷺鷥歸。春色喜妍,水波微皺,清淺泛金霓。
一年好景今正是,花放滿湖堤。佛口含丹,燕亭碎步,此畫古今迷。
清明見聞吟懷
時下清明似探親,大方闊氣抖精神。
興來結(jié)伴踏青去,罕見墳頭落淚人。
春初
怯怯春風近,依依柳唱鶯。
天高宜攬秀,時下正清明。
清明
寂寞孤魂整一年,偏偏此際鬧墳前。
風中縱火焚黃紙,野外升霾卷黑煙。
祭日生辰人可念,插花種樹意能宣。
遺傳陋俗君須棄,國度文明不和弦。
春
莫問春深有幾重,好風情雨不言中。
山花盛滿溫和意,醉客吟詩唱歲紅。
學詩有感
瘦筆裁云亦幾秋,飄然物外早無求。
靜聽寂語庭花艷,淡看浮華竹舍幽。
楚水推舟尋雅士,唐風伴我上高樓。
滄桑閱盡歸真璞,小曲常吟樂不休。
無題
煙花三月總牽情,沽酒清明陌上行。
布谷聲聲敲淚雨,人生幾度夕陽紅。
讀書偶感
該讀書時少讀書,老來方覺腹中虛。
被關戶牅蜂迷路,羈放山戎馬識途。
皓首窮經(jīng)宋梁灝,囊螢映雪晉孫車。
莫言坐愛蕓窗晚,五柳成名在草廬。
清明有寄
寒食來時杜宇鳴,凄凄鎮(zhèn)日總關情。
親思不盡棠梨雪,更上枝頭作柳青。
清明
人倫至貴孝先行,寒食來時萬物誠。
杜宇凄凄啼故侶,梨花瑟瑟泣殘英。
抷抷黃土殷殷愿,裊裊青煙惻惻情。
極目千山猶有義,蔥華苒苒祭清明。
凡夫自述
忙碌安須嘆奈何,且珍生計穩(wěn)中過。
三餐早購晨于市,子夜星疏夢放歌。
天外無聊音漸少,日間有趣酒添多。
小樓自筑清閑地,真?zhèn)€頤神遠幻波。
浣溪沙·飲酒
將就詩花佐酒香,孤寒何奈熱心腸。八千云路緒飛揚。
閑對浮生虛歲月,勿須天眼問玄黃。壺中真味我先嘗。
《長治日報》七十周年賦賀四絕句
太行烽旆鼓先鳴,七十年前淬火生。
根植千秋黃土地,一張日報更關情。
文章版面盡心澆,七十年來路正遙。
上黨春風漳水綠,一篇一筆寫新潮。
太行風骨入雄圖,七十年間鼓與呼。
常寫英雄常寫意,煉人煉字大熔爐。
漳河墨韻漾芳塵,七十年華正好春。
入戶爬山心有景,采編路上樂求真。
清明淚
淚落垓巒雨不晴,風吹綠柳野魂驚。
葳蕤草木遮孤冢,翠密云煙裹泣聲。
酹酒燒香安卒客,化錢點燭祭清明。
塵間未可長相守,夢里何曾盡此情?
遙祭雙親
雙親作古已多年,兒女哀傷淚水漣。
異地千山吾酹酒,天堂萬里你為仙。
感恩生養(yǎng)塵間苦,承德修心歲月煎。
行孝未央完夙愿,常常悔極又相牽。
遙祭紅都
一壺濁酒酹江邊,遙祭紅都近百年。
無數(shù)英雄推舊制,幾多豪杰換新天。
保家抗日甘流血,反蔣安民敢奪權。
今日清明共哀悼,為民為國眾仁賢。
悼癡情才女袁鵬
無聲大愛作情癡,袁水低徊暮色垂。
塵世滄桑多疾絆,鵬飛宇外展新姿。
再憶丁酉三月初六祭祖
父女登車踏故原,心余萬楚淚如泉。
墳頭石斷墳頭躺,夢里思親夢里圓。
敗草凄凄言繼往,青山絮絮說前緣。
來生再敘今生事,酹酒三觴灑墓邊。
訪古城口遺址
興訪古城值艷春,趁風一路爽精神。
難尋烽火遺千載,但見福康進萬村。
鐵馬金戈沉故事,豐民昌世奠冥魂。
嚴墻無影桑麻繼,拙鳥承襲喚早耘。
游金山寺
春漫金山香火盈,江天禪寺客流迎。
頂天寶塔年光守,千古佛堂鐘磬縈。
照世慈心長壽享,紫金浮玉裹山成。
石階步步登云上,一覽平川怡悅情。
夜運河
迷人夜晚靚運河,五彩流晶瀲滟波。
美麗錦圖燈下展,繽紛水色閃光拖。
眼兒媚·題圖
綿雨絲絲似情柔。千語噎于喉。輕依紙傘,憑欄惆悵,枉費明眸。
當時折柳山盟愿,到此悔無休。煙波碧水,斜陽草樹,沒了由頭。
央視《朗讀者》之”告別”觀后
萍水逢離遍五洲,契交生死復何求。
忍將告別成思念,還待新芽月上樓。
鷓鴣天.游博山寺依稼軒韻
偶作閑身霧里行,松風劍竹與云迎。
禪林怎息飛熊夢,窄道偏滋豪氣生。
風笑我,鳥憐卿,稻花香里二鋤耕。
一賢一俗今同路,梵唄塵囂聽不驚。
虞美人·清明祭
垂楊絲柳桃花雨,野草荒煙渚。離人不見聽啼鵑,已是九泉歸夢路中仙。
斷魂相憶難言苦,哽咽愁腸訴。陽春天氣卻生寒,負你相思無限鬢云殘。
菏澤觀牡丹
信是瑤臺孕玉胎,彌天香氣骨中來。
仙姿偏愛人間好,一夜飄然菏澤開。
深州偶書
梨花滿樹記清明,待放桃花聽鳥鳴。
四月農(nóng)家春綻放,城鄉(xiāng)比美一程程。
景縣偶書
紅瓦白墻油菜花,青青小麥樂農(nóng)家。
春風吹起千層浪,引動詩潮一夢賒。
中華經(jīng)典詩詞講解大賽 中華經(jīng)典詩詞歌賦篇四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落日山水清,亂流鳴淙淙。
舊蒲雨抽節(jié),新花水對窗。
溪中日已沒,歸鳥多為雙。
杉松引直路,出谷臨前湖。
洲渚晚色靜,又觀花與蒲。
入溪復登嶺,草淺寒流速。
圓月明高峰,春山因獨宿。
松陰澄初夜,曙色分遠目。
日出城南隅,青青媚川陸。
亂花覆東郭,碧氣銷長林。
四郊一清影,千里歸寸心。
前瞻王程促,卻戀云門深。
畢景有余興,到家彈玉琴。
年代: 唐 作者: 陳叔達
本是龍門桐,因妍入漢宮。
香緣羅袖里,聲逐朱弦中。
雖有相思韻,翻將入塞同。
關山臨卻月,花蕊散回風。
為將金谷引,添令曲未終。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晚來林鳥語殷勤,似惜風光說向人。
遣脫破袍勞報暖,催沽美酒敢辭貧?
聲聲勸醉應須醉,一歲唯殘半日春。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野老籬前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wǎng)集澄潭下,賈客船隨返照來。
長路關心悲劍閣,片云何意傍琴臺。
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
年代: 唐 作者: 儲光羲
裊裊長數(shù)尋,青青不作林。
一莖獨秀當庭心,數(shù)枝分作滿庭陰。
春日遲遲欲將半,庭影離離正堪玩。
枝上鶯嬌不畏人,葉底蛾飛自相亂。
秦家女兒愛芳菲,畫眉相伴采葳蕤。
高處紅須欲就手,低邊綠刺已牽衣。
蒲萄架上朝光滿,楊柳園中暝鳥飛。
連袂踏歌從此去,風吹香氣逐人歸。
年代: 唐 作者: 韋應物
有一人兮升紫霞,書名玉牒兮萼綠華。
仙容矯矯兮雜瑤珮,輕衣重重兮蒙絳紗。
云雨愁思兮望淮海,鼓吹蕭條兮駕龍車。
世淫濁兮不可降,胡不來兮玉斧家。
年代: 唐 作者: 李頎
登岸還入舟,水禽驚笑語。
晚葉低眾色,濕云帶殘暑。
落日乘醉歸,溪流復幾許。
年代: 唐 作者: 獨孤及
百花結(jié)成子,春物舍我去。
流年惜不得,獨坐空閨暮。
心自有所待,甘為物華誤。
未必千黃金,買得一人顧。
年代: 唐 作者: 馬戴
歧路今如此,還堪慟哭頻。
關中成久客,海上老諸親。
谷口田應廢,鄉(xiāng)山草又春。
年年銷壯志,空作獻書人。
年代: 宋 作者: 張先
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
燕子占巢花脫樹。杯且舉,瞿堂水闊舟難渡。
天外吳門青雪路,君家正在吳門住。
贈我柳枝情幾許。春滿縷,為君將入江南去。
中華經(jīng)典詩詞講解大賽 中華經(jīng)典詩詞歌賦篇五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歌賦更是別有風采。有些經(jīng)典名句我們耳熟能詳,卻未必知其全文與來源。
今天,@澤光書院 為大家整理了120首經(jīng)典古詩詞,還原那些千古名句的全文,看看它們有著怎樣的風采。
讓我們徜徉在詩詞的海洋里,領略詩詞之美,弘揚中華美學!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001 勵學篇
宋·趙恒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jīng)勤向窗前讀。
002 集杭州俗語詩
清·黃增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有緣千里來相會,三笑徒然當一癡。
003 題桃花扇傳奇
清·陳于王
玉樹歌殘跡已陳,南朝宮殿柳條新。
福王少小風流慣,不愛江山愛美人。
004 雜感
清·黃景仁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005 夜坐·其二
清·龔自珍
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nèi)空。
壯歲始參周史席,髫年惜墮晉賢風。
功高拜將成仙外,才盡回腸蕩氣中。
萬一禪關砉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
006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007 竹枝詞二首·其一
宋·黃庭堅
浮云一百八盤縈,落日四十八渡明。
鬼門關外莫言遠,四海一家皆弟兄。
008 自遣
唐·羅隱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009 己亥歲·其一
唐·曹松
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010 自嘲
宋·陶谷
官職須由生處有,才能不管用時無。
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011 不第后賦菊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012 贈去婢
唐·崔郊
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013 絕句
宋·夏元鼎
崆峒訪道至湘湖,萬卷詩書看轉(zhuǎn)愚。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014 祝母壽詩
清·慈禧
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
殫竭心力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
015 入京
明·于謙
手帕蘑菇及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016 書扇示門人
宋·范仲淹
一排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歡喜,還有收人在后頭。
017 登科后
唐·孟郊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018 寶劍記
明·李開先
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鎖衡陽路。
魚書不至雁無憑,幾番欲作悲秋賦。
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難度。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
019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唐·元稹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020 摸魚兒·雁丘詞
金·元好問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
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為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
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021 花月痕·第十五回詩
清·魏子安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
豈是拈花難解脫,可憐飛絮太飄零。
香巢乍結(jié)鴛鴦社,新句猶書翡翠屏。
不為別離腸已斷,淚痕也滿舊衫青。
022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宋·歐陽修
尊前擬把歸期說,欲語春容先慘咽。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闋,一曲能教腸寸結(jié)。
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
023 詩經(jīng)·小雅·鶴鳴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
魚潛在淵,或在于渚。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魚在于渚,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024 明妃曲二首·其一
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tài)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025 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唐·白居易
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
026 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宋·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
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
027 代悲白頭翁
唐·劉希夷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zhuǎn)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fā)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028 論詩五首·其二
清·趙翼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
029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030 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宋·司馬光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多情何似無情。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031 花非花
唐·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幾多時?
去似朝云無覓處。
032 獄中題壁
清·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033 賈生
唐·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034 曲江二首
唐·杜甫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
且看欲盡花經(jīng)眼,莫厭傷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邊高冢臥麒麟。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zhuǎn),暫時相賞莫相違。
035 病起書懷
宋·陸游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036 金縷衣
唐·杜秋娘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037 洗兒
宋·蘇軾
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愿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038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039 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040 湖上雜詩
清·袁枚
葛嶺花開二月天,游人來往說神仙。
老夫心與游人異,不羨神仙羨少年。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041 賜蕭瑀
唐·李世民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
042 乙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043 擊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044 民歌
月子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
幾家夫婦同羅帳,幾家飄零在他鄉(xiāng)?
045 兒女團圓
元·楊文奎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早時不算計,過后一場空。
046 勸學詩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047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048 致酒行
唐·李賀
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
主父西游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吾聞馬周昔作新豐客,天荒地老無人識。
空將箋上兩行書,直犯龍顏請恩澤。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
少年心事當拿云,誰念幽寒坐嗚呃。
049 浪淘沙·其八
唐·劉禹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道遷客似沙沉。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050 終南別業(yè)
唐·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051 七哀詩·明月照高樓
魏·曹植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
借問嘆者誰?言是客子妻。
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
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
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
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
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052 自嘲
民國·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
053 結(jié)交
唐·孟郊
鑄鏡須青銅,青銅易磨拭。
結(jié)交遠小人,小人難姑息。
鑄鏡圖鑒微,結(jié)交圖相依。
凡銅不可照,小人多是非。
054 和陳君儀讀太真外傳
宋·黃庭堅
朝廷無事君臣樂,花柳多情殿閣春。
不覺胡雛心暗動,綺羅翻作墜樓人。
扶風喬木夏陰合,斜谷鈴聲秋夜深。
人到愁來無處會,不關情處總傷心。
梁州一曲當時事,記得曾拈玉笛吹。
端正樓空春晝永,小桃猶學淡燕支。
高麗條脫琱紅玉,邏逤琵琶捻綠絲。
蛛網(wǎng)屋煤昏故物,此生惟有夢來時。
上皇曾御昭儀傳,鏡里觀形只眼前。
養(yǎng)得祿兒傾四海,千秋更有一伶玄。
055 上堂開示頌
唐·黃檗禪師
塵勞迥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056 詩經(jīng)?小雅·小旻(節(jié)選)
民雖靡膴,或哲或謀,或肅或艾。
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057 詩經(jīng)·國風·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058 詩經(jīng)·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059 詩經(jīng)·大雅·禮(節(jié)選)
辟爾為德,俾臧俾嘉。
淑慎爾止,不愆于儀。
不僭不賊,鮮不為則。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彼童而角,實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緡之絲。
溫溫恭人,維德之基。
其維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
其維愚人,覆謂我僭。民各有心。
060 長干行
唐·李白
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061 憶秦娥·婁山關
毛澤東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062 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063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唐·杜甫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
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
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游。
064 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毛澤東
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
嗡嗡叫,幾聲凄厲,幾聲抽泣。
螞蟻緣槐夸大國,蚍蜉撼樹談何易。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
多少事,從來急;
天地轉(zhuǎn),光陰迫。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
要掃除一切害人蟲,全無敵。
065 雜詩
晉·陶淵明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zhuǎn),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066 春草
明·楊基
嫩綠柔香遠更濃,春來無處不茸茸。
六朝舊恨斜陽里,南浦新愁細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綠,隔花偏襯舞裙紅。
平川十里人歸晚,無數(shù)牛羊一笛風。
067 劍客
唐·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068 寫情
唐·李益
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069 清平樂
南唐·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柔腸斷。
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070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南唐·李煜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聲。
燭殘漏斷頻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醉鄉(xiāng)路穩(wěn)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071 蝶戀花
南唐·李煜
遙夜亭皋閑信步。
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
數(shù)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
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
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072 城東早春
唐·楊巨源
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073 憶江上吳處士
唐·賈島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074 攤破浣溪沙
清·納蘭性德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私縈。
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zhuǎn)薄,而今真?zhèn)€悔多情。
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075 浣溪沙
清·納蘭容若
殘雪凝輝冷畫屏,落梅橫笛已三更,
更無人處月朧明。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
斷腸聲里憶平生。
076 寄贈別駕盧諶
晉·劉琨
握中有懸壁,本自荊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
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
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
重耳任五賢,小白相射鉤。
茍能隆二伯,安問黨與讎?
中夜撫枕嘆,想與數(shù)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
誰云圣達節(jié),知命故不憂?
宣尼悲獲麟,西狩泣孔丘。
功業(yè)未及建,夕陽忽西流。
時哉不我與,去乎若云浮。
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
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辀。
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077 經(jīng)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節(jié)選)
唐·李白
門開九江轉(zhuǎn),枕下五湖連。
半夜水軍來,潯陽滿旌旃。
空名適自誤,迫脅上樓船。
徒賜五百金,棄之若浮煙。
辭官不受賞,翻謫夜郎天。
夜郎萬裏道,西上令人老。
掃蕩六合清,仍為負霜草。
日月無偏照,何由訴蒼昊。
良牧稱神明,深仁恤交道。
一忝青云客,三登黃鶴樓。
顧慚禰處士,虛對鸚鵡洲。
樊山霸氣盡,寥落天地秋。
江帶峨眉雪,川橫三峽流。
萬舸此中來,連帆過揚州。
送此萬裏目,曠然散我愁。
紗窗倚天開,水樹綠如發(fā)。
窺日畏銜山,促酒喜得月。
吳娃與越豔,窈窕夸鉛紅。
呼來上云梯,含笑出簾櫳。
對客小垂手,羅衣舞春風。
賓跪請休息,主人情未極。
覽君荊山作,江鮑堪動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078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唐·杜甫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079 偶題
唐·杜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皆殊列,名聲豈浪垂。
騷人嗟不見,漢道盛于斯。
前輩飛騰入,馀波綺麗為。
后賢兼舊列,歷代各清規(guī)。
法自儒家有,心從弱歲疲。
永懷江左逸,多病鄴中奇。
騄驥皆良馬,騏驎帶好兒。
車輪徒已斫,堂構(gòu)惜仍虧。
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
緣情慰漂蕩,抱疾屢遷移。
經(jīng)濟慚長策,飛棲假一枝。
080 調(diào)張籍
唐·韓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伊我生其后,舉頸遙相望。
夜夢多見之,晝思反微茫。
徒觀斧鑿痕,不矚治水航。
想當施手時,巨刃磨天揚。
垠崖劃崩豁,乾坤擺雷硠。
唯此兩夫子,家居率荒涼。
帝欲長吟哦,故遣起且僵。
翦翎送籠中,使看百鳥翔。
平生千萬篇,金薤垂琳瑯。
仙官敕六丁,雷電下取將。
流落人間者,太山一毫芒。
我愿生兩翅,捕逐出八荒。
精誠忽交通,百怪入我腸。
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
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
顧語地上友,經(jīng)營無太忙。
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081 水檻遣心二首·其一
唐·杜甫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082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唐·韓愈
纖云四卷天無河,清風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聲影絕,一杯相屬君當歌。
君歌聲酸辭且苦,不能聽終淚如雨。
洞庭連天九疑高,蛟龍出沒猩鼯號。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藥,海氣濕蟄熏腥臊。
昨者州前槌大鼓,嗣皇繼圣登夔皋。
赦書一日行萬里,罪從大辟皆除死。
遷者追回流者還,滌瑕蕩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只得移荊蠻。
判司卑官不堪說,未免捶楚塵埃間。
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
君歌且休聽我歌;我歌今與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飲奈明何?
083 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
唐·孟浩然
春堤楊柳發(fā),憶與故人期。
草木本無意,榮枯自有時。
山陰定遠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蘭亭會,空吟祓禊詩。
084 送隱者一絕
唐·杜牧
無媒徑路草蕭蕭,自古云林遠市朝。
公道世間唯白發(fā),貴人頭上不曾饒。
085 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單衫杏子紅,雙鬢鴉雛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
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
開門郎不至,出門采紅蓮。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
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置蓮懷袖中,蓮心徹底紅。
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欄桿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086 偶作寄朗之
唐·白居易
歷想為官日,無如刺史時。
歡娛接賓客,飽暖及妻兒。
自到東都后,安閑更得宜。
分司勝刺史,致仕勝分司。
何況園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舊識,為樂即新知。
有雪先相訪,無花不作期。
斗醲干釀酒,夸妙細吟詩。
里巷千來往,都門五別離。
岐分兩回首,書到一開眉。
葉落槐亭院,冰生竹閣池。
雀羅誰問訊,鶴氅罷追隨。
身與心俱病,容將力共衰。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087 長相思·吳山青
宋·林逋
吳山青,越山青,
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
羅帶同心結(jié)未成,江邊潮已平。
088 戲張先
宋·蘇軾
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
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089 貧女
唐·秦韜玉
蓬門未識綺羅香,擬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diào),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將十指夸針巧,不把雙眉斗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090 圓圓曲(節(jié)選)
明·吳偉業(yè)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
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宴。
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相見初經(jīng)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
許將戚里空侯伎,等取將軍油壁車。
家本姑蘇浣花里,圓圓小字妖羅綺。
夢向夫差苑里游,宮娥擁入君王起。
前身合是采蓮人,門前一片橫塘水。
橫塘雙槳去如飛,何處豪家強載歸?
此際豈知非薄命,此時只有淚沾衣。
熏天意氣連宮掖,明眸皓齒無人惜。
奪歸永巷閉良家,教就新聲傾座客。
座客飛觴紅日莫,一曲哀弦向誰訴?
白皙通侯最少年,揀取花枝屢回顧。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091 長安古意(節(jié)選)
唐·盧照鄰
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寶馬七香車。
玉輦縱橫過主第,金鞭絡繹向侯家。
龍銜寶蓋承朝日,鳳吐流蘇帶晚霞。
百尺游絲爭繞樹,一群嬌鳥共啼花。
游蜂戲蝶千門側(cè),碧樹銀臺萬種色。
復道交窗作合歡,雙闕連甍垂鳳翼。
梁家畫閣中天起,漢帝金莖云外直。
樓前相望不相知,陌上相逢詎相識?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jīng)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真可羨,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雙燕雙飛繞畫梁,羅帷翠被郁金香。
片片行云著蟬翼,纖纖初月上鴉黃。
鴉黃粉白車中出,含嬌含態(tài)情非一。
092 遣悲懷·其二
唐·元稹
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093 蝶戀花·春景
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094 卜算子
宋·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095 離思·其四
唐·元稹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096 浣溪沙
清·納蘭容若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097 神童詩(節(jié)選)
宋·汪洙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
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
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學乃身之寶,儒為席上珍。
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莫道儒冠誤,詩書不負人。
達而相天下,窮則善其身。
遺子滿贏金,何如教一經(jīng)。
姓名書錦軸,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義,須知學后通。
圣賢俱間出,以此發(fā)蒙童。
神童衫子短,袖大惹春風。
未去朝天子,先來謁相公。
大比因時舉,鄉(xiāng)書以類升。
名題仙桂籍,天府快先登。
喜中青錢選,才高壓眾英。
螢窗新脫跡,雁塔早題名。
年少初登第,皇都得意回。
禹門三汲浪,平地一聲雷。
一舉登科日,雙親未老時。
錦衣歸故里,端的是男兒。
玉殿傳金榜,君恩賜狀頭。
英雄三百輩,隨我步瀛洲。
慷慨丈夫志,生當忠孝門。
為官須作相,及第必爭先。
宮殿岧峣聳,街衢競物華。
風云今際會,千古帝王家。
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
太平無以報,愿上萬言書。
久旱逢甘霖,他鄉(xiāng)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098 送瘟神·其一
毛澤東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一樣悲歡逐逝波。
099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100 金銅仙人辭漢歌
唐·李賀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
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里,東關酸風射眸子。
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101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
清·納蘭容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
何如薄幸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愿。
102 和董傳留別
宋·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夸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103 前出塞·其六
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104 蜂
唐·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105 清夜錄
宋·俞文豹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106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107 節(jié)婦吟
唐·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zhí)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108 春宵
宋·蘇軾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
歌管樓臺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109 隴西行四首·其二
唐·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110 過華清宮絕句
唐·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111 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唐·李商隱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112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113 題花山寺壁
宋·蘇舜欽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見草縱橫。
栽培剪伐須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114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15 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116《長恨歌》(節(jié)選)
唐·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117 秋日湖上
唐·薛瑩
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
浮沉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118 上堂開示頌
唐·黃蘗禪師
塵勞回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
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119 點絳唇·閨思
宋·李清照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120 登樂游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詩詞的的魅力是無與倫比的,寥寥數(shù)語間蘊藏著無窮意境,是中華文化之瑰寶。
你還知道哪些耳熟能詳?shù)那Ч琶淠??留言告訴@澤光書院 吧!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 ,讓思想充實生活。圖文來源于(id:shicitiandi)詩詞天地,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我們注重于分享,如有侵權聯(lián)系必刪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