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是推動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重要動力,它可以引領我們走向成功。在總結中,要注意區(qū)分個人主觀感受和客觀事實,客觀真實地反映一段時間內的實際情況。范文中的觀點和論述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可操作性。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一
有一次,我在書上看到用一根繩子和兩個杯子可以做成一個土電話。我想:用一根繩子和兩個杯子做出的土電話,怎么可能傳播聲音呢?于是,我開始了自己的探索。
我首先準備了兩個紙杯和一條毛線繩。然后我開始動手做土電話。我首先小心翼翼地在紙杯上打洞??墒且创虻锰罅?,繩子綁不上去,要么打得太小了,繩子穿不進去。幸虧心靈手巧的奶奶來了,她幫我打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洞?!熬€穿進去了!”我高興得喊道。
隨后,我開始了我的第二步——試用。我把一側紙杯靠近我的左耳,另一側紙杯靠近奶奶的左耳,然后將線透過門縫穿過墻,開始交談起來。一開始,我聽不到奶奶的聲音,奶奶說是因為線沒拉直,后來,我把線拉直,果然,我聽到奶奶說:“小孫子,你好?!钡穆曇?。隨后,我對土電話說了一句:“奶奶,謝謝!”當我打開門問奶奶有沒有聽見時,奶奶肯定地點了點頭,我的心里很高興。
后來,我對不同材質和不同粗細的繩子的傳聲能力感到好奇,于是,我們又試了不同材質,不同粗細的繩子,結果發(fā)現:鋼絲比棉線傳播聲音好,細繩子比粗繩子傳播聲音好。
土電話為什么會傳播聲音呢?為什么棉線要繃直呢?對此我又翻開了那本書,原來如此:聲音是靠振動傳播的,說話聲引起一側杯子的杯底振動,并將振動通過繃直的棉線傳到另一側杯子的杯底,于是另一側杯底也振動發(fā)出聲音來。而如果線不拉直的話,振動就不能傳遞了。
通過這次探索,我懂得了許多科學知識。我們以后要多多探索,找到更多新的科學奧秘吧!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二
在自然課上,老師要我們用一只筆蓋吸住一小張石棉紙!真是聞所未聞!
我們覺得不可思議,對而后的實驗感到好奇。首先,老師給大家做了一個實驗演示,只見她把石棉紙撕成小片兒,用一只筆蓋在棉衣上摩擦,然后放在石棉紙上方,果然,石棉紙被筆蓋吸住了。我們被驚得目瞪口呆,很不得自己也試一試。于是,老師滿足了我們的心愿。我們學著老師的樣子,小心翼翼地取了一張石棉紙。我把它輕輕地放在桌上,仔細地端詳起來。
?。∵@石棉紙好薄好柔??!好像一捏就要被捏破似的。為了增加實驗難度,我把石棉紙疊成一條蛇的樣子,只要我能吸起它的頭,就算完成。我取下一只筆蓋,在衣服上摩擦了幾下,試著用筆蓋去吸,可是,“蛇頭”卻紋絲不動。這下我可著急了,趕忙去問老師:“老師,我已經用筆蓋在衣服上摩擦了六十幾次了呀!怎么還吸不起來呢?""用頭發(fā)摩擦效果會更好哦!”老師神秘地小聲說。我半信半疑地捏住筆蓋,靠近頭皮,使勁搓了起來搓得我頭皮都發(fā)麻了,我趕緊用它去吸“蛇頭”。??!“蛇頭”像小雞啄米似得附在筆蓋上,即使我晃動筆蓋,它也不會掉下去。
這節(jié)課上的活動讓我們對探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果以后再遇到疑問,就應該親手實踐,去解除疑惑,這樣,我們一定能得到更多的樂趣和啟發(fā)!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三
學生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學會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我們數學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進行數學思維、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名年輕的數學教師,我在數學教學中也積極運用實踐活動這一有效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下面我就談一談在進行數學實踐活動教學中自己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有明確的活動目的。
所有的數學實踐活動都有共同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某項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他們學好數學的信心和運用數學的意識。但是因為數學實踐活動可以聯系生活中每一領域,所以數學實踐活動的目的又是非常廣泛的,所以我把數學實踐活動簡單的分為幾類:
(1)鞏固知識類。
(2)培養(yǎng)興趣類。
(3)思想教育類。
教師在活動之前,必須設計好活動目的,這是成功進行一項實踐活動的前提。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
教師作為實踐活動的指導者,是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領路人,進行實踐活動的每一步教師都要做好指導。這就要求教師要通盤考慮此項活動的每一步驟,制定合理可操作性的活動計劃,確定調查范圍、調查對象、調查時間,為學生順利完成活動做好指導。
三、做好充分的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階段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分好小組。小組合作式學習是學生學習的有效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小組是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基本單位,一般以4~6人為主,分組時可先讓學生自由結合。
2.制定小組活動計劃。小組是進行數學實踐活動的基本單位,小組成立以后,要根據教師制定的總的計劃制定出本小組的活動計劃,高年級學生可以把計劃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呈給老師,教師根據學生制定的計劃情況加以指導和完善。教師在指導時,可以從時間的安排、小組成員的分工、到什么地方去做什么,以及該怎樣做等方面進行指導,以便小組在進行活動時有明確的目的,保證小組調查研究的順利進行。
對于計劃的制訂,各小組可以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3.根據計劃準備必需工具。一方面,教師根據自己所制訂的總的計劃,向學生說明必需的工具,另一方面,小組內根據本小組所制訂的活動計劃,準備本小組必需的工具。
四、活動過程中教師做好指導。
實踐活動方法一般是以小組為單位獨立活動,教師向學生說明活動時間和活動范圍,教師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參與到活動中去,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動態(tài),可在學生偏離調查方向時教師給以必要的指引,學生碰到問題時教師幫助解決。要讓學生通過活動學會整理數據、分析數據,借助數據去說明一個現象和問題的方法。要把數學意識與數學興趣、動手操作能力、調查訪問、搜集資料等實踐能力、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滲透于活動之中,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去,注意學生的全員參與。
五、活動結果展示。
這是活動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活動的升華階段。高年級學生可以將自己調查、分析和討論的結果以小組討論交流、集體評議的基礎上整理成一份簡單的研究報告,給學生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機會。低年級學生可進行口頭匯報,報告自己小組的調查研究的結果和發(fā)現。教師組織全班交流,展示各組成果,同時把各組表現突出的人和一些好的做法提出來,培養(yǎng)學生善于表達和虛心向別人學習的能力。展示過程中,要留給學生充分的交流信息的空間,完整地表達出本次活動的多方面收獲。
六、做好活動評價。
關于評價,可以分為自評、互評和教師評三部分。自評時要讓學生充分展示活動結果的優(yōu)點和特色,同時也把小組成員在活動中的好人好事展示在全班同學的面前,然后每個組員說一說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并自己給自己打一個成績?;ピu時要強調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別人的成績。教師進行總評時要本著鼓勵的精神對各小組進行綜合評價,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要學生付出了努力,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哪怕是微小的或水平較低的,也應當獲得積極的評價,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體會成功的快樂。
數學實踐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有效途徑,廣大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探索,使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四
我是個充滿好奇心的小孩,經常喜歡把不明白的事情搞搞清楚。有一次,我就在搞清楚的過程中有了一個“重大”發(fā)現。
我走進自己的小房間,一眼看見了靠在沙發(fā)上的那個毛絨玩具。對了,它很久沒洗了,正好拿來做實驗啊!于是,我決定用它按著那個方法試一下。于是,我找來一個大塑料袋、一根繩子,先在塑料袋里加入幾大勺粗鹽,然后把這個臟兮兮的毛絨玩具放進去,用繩子扎緊袋口。等我上上下下、來來回回一番晃動之后,心里充滿了疑惑和期待。就在拿出毛絨玩具的.剎那,我驚呆了——它真的變成了一個干干凈凈的模樣。
這是為什么呢?我請教了自然老師,還自己查了資料,終于搞清楚了。原來,鹽在摩擦中會產生正、負兩種電荷,而毛絨玩具上的灰塵等臟東西本身也帶有正、負電荷。因為異性相吸,所以臟東西就被吸到鹽上了。毛絨玩具就是這么被弄干凈,而不是“洗”干凈的。
通過這次探索,我又學到了一個生活小常識呢!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五
最近這些天,天氣真是熱,天天是紅紅的太陽高高掛。天天在家做作業(yè)很悶,爸爸決定帶我和妹妹到附近一個小山上去探索大自然,感受一下大自然,開闊一下我們的視野。
我們整理好著裝,由爸爸帶隊一起來到了一個小山頭上,山上長滿了茂盛的樹木,很綠很綠的一片,還一陣陣傳來美麗動聽的鳥叫聲和“知了”聲,我的心里一下激動起來,在猜想著今天在森林里會碰到什么樣的動物和什么樣奇怪的植物。
我們踏上山中的小路小心翼翼地前行著。沒走幾步我就發(fā)現了一只大蜘蛛,那是一只身上帶有金黃色和烏黑色的條玟,還用它吐出的絲編制了一張整整齊齊的有規(guī)律的金黃色的網,時刻準備著捕捉它的獵物。
我們又繼續(xù)向前走又發(fā)現了一只很大的螳螂正在享受一頓美餐一一蜜蜂,看它吃的津津有味我們就不打擾它了。
繼續(xù)前行,發(fā)現一只青蛙的背上還背著一只青蛙,在一個草眾中靜靜的呆著,我疑惑的問:“爸爸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一只青蛙背上還背著一只青蛙呢?”爸爸說:“這種現象只有兩種答案,一是,它們是一對情侶關系;二是,它們是一對父子或母子。”我聽了覺得動物界太新奇了。
我們再次向前走發(fā)現了一種與眾不同的飛蛾和蜻蜓,飛蛾身上有一種獨特的花紋,讓人一下子吸引住。那蜻蜓其實是一對夫妻,它們在飛的過程中那么多的短小白腳再次把我們給吸引住了,真忍不住去贊揚它們。我拿起爸爸的手機錄下一段視頻,收集了山上的美景拍下了奇怪的小動物和千奇百怪的植物再加上我配的恐怖聲音,錄下后拿給妹妹看可把她嚇壞了!
如果你知道了我們的森林探索,相信你肯定會羨慕不已吧!你有這樣的探索嗎?快來加入我們的探險隊吧!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六
冬天,有的動物躲進洞穴,過上幾個月暗無天日的生活,挨過一年;有的動物則遷徙至南方,感受溫暖,享受美景。不幸的是,人類的習慣似乎更接近前者,喜歡“宅”在家中,靠暖氣和空調度日。這樣未免少了幾分追求的樂趣。遷徙固然艱巨,卻也是一種不畏風險、向美好前行的勇氣,是達到理想目標的必經途徑。
我曾幻想過第一隊遷徙的大雁是什么樣的。它們如何做出的決定?它們不知道前方會遇到什么,不清楚自己要去往哪里,只知道向南、向溫暖美麗的地方,不知疲倦地探索。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學生物的朋友。他笑了,給我講了一堆生物概念和理論。但我卻固執(zhí)地相信,鳥兒是一種向夢想前行的勇敢生物。
15世紀開始,人類對世界的探索也如同鳥類遷徙一樣,或許盲目,但不猶疑。于是便有了新航路的開辟、大航海時代的到來。鳥兒向往溫暖的南方,人們向往傳說中神秘富饒的東方;鳥兒不知道目的地的位置,人們不清楚“東方”具體在何處;但鳥兒不懼路途艱險,人們不畏大海無情,都向著一個飄渺的夢前進。我想,遷徙和航海,大概都是美麗的吧。
于是我否定了自己之前認為人類更像躲入洞穴的動物的結論。人類也是在不斷“遷徙”的。我們從落后一步步走向發(fā)達,探索城市化的道路,探索科學技術,甚至開啟了太空征程……達到目標之前,沒有人知道目的地的坐標??蛇@正是探索的美妙所在。未知帶領我們前行,追尋美好的信念是我們的燈塔,讓我們在地理上前進,在思想上翱翔,在技術上進步。
我敬佩追逐美好的人,敬佩向溫暖地方遷徙的動物。我想,他們一定有著超乎常人的毅力,才能在面對種種困難時不半途而廢,直到我觀察了一次鳥類遷徙。
秋天的百望山上景色優(yōu)美,山頂有不少拿著望遠鏡、扛著照相機的人。我也裝備齊全,期待地看著遠方的天空,等待鳥兒們的到來。不久,天邊出現了幾個黑點,有經驗的人們便已支好了望遠鏡,我的心情也緊張起來。黑點近了,變成了一隊猛禽,還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鳥類。我聽到了翅膀扇動的聲音,然后,鳥兒的大軍從頭頂掠過,遮天蔽日,壯麗之狀無以言表。我看著它們遠去的身影,心中震撼,早已忘記了拍攝。我突然感覺,遷徙是一種宿命,是鳥兒與命運的神圣約定,不需要毅力來堅持,只需要聽從深入骨髓的信念前行。人類也是如此吧,也許探索的宿命早已被寫入基因,追逐美好的未知已不需要猶疑。那么,我愿與鳥兒一樣,與命運相約,在“溫暖的南方”相見。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七
什么是成長?什么才算成長呢?所謂成長,也不需要什么大徹大悟,也許一次考試,一次比賽,甚至一次旅行,都可能讓你成長。
去年,“第二屆‘中孚杯’全國國際象棋棋協大師賽”,我以一分之差沒有晉級,在今年,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晉級棋協大師。
隨著裁判的一聲令下,棋手們都沉浸在棋格中無法自拔,雙方尋找對方的漏洞,尋找突破口,這樣智勇雙全的對抗,是我向往的比賽氛圍。不光要尋找對方的疏漏,同時也要保證自己萬無一失。
比賽過了60分鐘,許多棋手陸續(xù)離開賽場,但還有許多高手的對局,戰(zhàn)況異常激烈。賽前我了解到對手曾經獲得過許多全國冠軍,我感覺到了壓力和威脅。我的教練告訴過我:“這世界上哪有什么常勝將軍,誰又會百戰(zhàn)百勝而立于不敗之地呢?自信點,有什么可怕的?你盡管沖,因為你的背后有一直支持你的教練、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無論成敗與否,我們都是你最堅強的后盾!加油!教練在這等著你勝利歸來!”想起了教練的話,我信心大增,調整好心態(tài),讓自己恢復平靜。正當我想到一步“好棋”時,可以吃掉對方的棋子,我毫不猶豫地走下了這步棋,自信地按下棋鐘,仿佛已經勝券在握??晌胰f萬沒想到這是對手下的圈套,他向我發(fā)起反擊。最后,我輸了,輸得徹徹底底。
賽后經過反省,我明白了,雖然這一次沒有成功,也沒有晉級,也辜負了教練對我的期望,但卻讓我明白了人生一些道理。遇到任何事情,不能慌,不能氣餒,不貪心,心不亂,三思而后行。無論對手多么強大,都要沉著冷靜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棋如人生,棋和人生一樣,只要顧全大局,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哪怕微乎其微,也都有可能成為你失敗的原因。自信是好事,但過度自信是大忌。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好后果。
后來,在山東的全國賽中,我以不錯的成績成功晉級棋協大師,實現了我的夢想。
每次比賽都會讓我成長。在成長的道路上,有坎坷,有崎嶇,有漣漪。這都會成為我們人生道路上的絆腳石,只有將錯誤轉換成動力,在錯誤中尋找契機,在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我們才可能長大,才可能成長,才可能成功!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八
這不,今天放學回到家,我又閑不住了急急放下書包,迫不及待地做鹽水浮雞蛋的實驗。我先準備好一包鹽、兩個圓溜溜的雞蛋、一把勺子,還有兩杯水,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準備好這一切實驗開始,我先輕輕拿起一個雞蛋,小心翼翼地放入冷水杯里,又把另一個雞蛋放入熱水杯中,兩個蛋寶寶搖搖擺擺地沉了下去。我目不轉睛地盯著兩個蛋寶寶,可它們在水里像“睡大覺”一樣一動也不動,一點兒都不想浮起來。我黯然失色。
然后,我分別在兩個杯里加入兩勺鹽,用筷子攪拌一下,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緊盯著雞蛋看,就怕錯過了機會。瞬間,奇跡真的發(fā)生了,熱水杯里的雞蛋慢慢悠悠的從水里浮了起來,猶如它頭上戴著緊箍咒,師傅唐僧念一念咒語雞蛋痛得乖乖的浮起來了?!巴?,成功了成功了,雞蛋浮起來了。”我手舞足蹈的拍手歡呼著。
興奮過后,腦海里又出現了一個問題,我疑惑不解地問爸爸:“爸爸,為什么熱水杯中的雞蛋放鹽后能浮起來,而冷水杯里的雞蛋卻不行呢?”爸爸不假思索地告訴我:“這是因為熱水把鹽給融化了就變成了鹽水,增加了水的浮力,雞蛋就能浮起來。而冷水不能把鹽充分融化,水的浮力不夠雞蛋就浮不起來!”哦,我明白了。
科學可真奇妙啊!如果你有興趣,也來試試吧!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九
大家一定有過探索的經歷!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我的“奇妙之旅吧!
記得在前不久,我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無意間發(fā)現了一條蚯蚓,正在緩慢地挪動著他自個兒的身子,這讓我感到了好奇,心想:我決定好好地研究一下這個小家伙兒!心里想著嘴里就說了出來,媽媽發(fā)現了我的想法后,告訴了我:蚯蚓是一個怎么切也切不斷的動物哦!我不信,第二天便開始了自己的探索!
一大早,我就去小區(qū)里捉了兩條蚯蚓放在小盒子里,然后拿回家里?!伴_始做實驗嘍!”我興奮地叫了起來。拿來砧板,把小蚯蚓放在砧板上,用刀狠狠地切了一刀,一下子,一種黃色的液體流了出來。我想,都流“血”了。1個小時后:呀!怎么不流“血”了?我仔細一瞧,傷口居然愈合了,只不過還是可以看出被切割過的痕跡。我想,不會復活了吧!便去找適合的花盆,把它埋了。2個小時后:蚯蚓的兩個腦袋成了四個腦袋,傷口也找不到了。我十分驚訝,想,傷口怎么沒了,難道蚯蚓真的會再生嗎?媽媽笑著對我說:“看看,我說得沒錯吧!”我半信半疑,做了第二個小實驗,還是像剛才一樣,把它切成了兩段,只是位置有了不同,想不到它竟然流“血”過多,死了!我非常驚奇,都弄不清是怎么回事了!
后來,經過我的調查研究,得到的結論是:蚯蚓的內部結構是重復再重復的。就要看你怎么切了,正好切到它的心臟,那就兩段都不能活了。如果正好切到隔開重復的部分,就會變成一對“雙胞胎”!明白了吧!這個道理可是連我媽媽都不知道的哦!
這次的實驗使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受益非淺吶!怎么樣,這就是我的個人小探索,你的呢?大自然有數不勝數的秘密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十
車子顛顛簸簸,繞著環(huán)山公路,一層一層往上駛。我和爸爸來到了如今還保持著造紙文化、專產屏紙的澤雅。碧水環(huán)繞,老遠地便看見一片竹林隱藏在山水間,還有一個頻頻轉動的水車。這便是“中國傳統造紙技術傳承與展示示范基地”——四連碓造紙作坊。
石頭層層疊疊地搭成一個半圓的洞,這古樸的洞便是基地大門。我順著一層層的階梯往下走,一陣臭氣熏天的味道撲鼻而來,我不禁捏住了鼻子。定睛一看,原來是竹子泡在裝滿水的淹塘中,逐漸腐爛,才發(fā)出如此惡臭。隨行的爸爸告訴我,這些聞著臭氣撲鼻,看著惡心、不起眼的腐爛竹子,卻是做一張紙的精華——紙張原料。這種不起眼的東西,竟然擔負起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的原料,真是“物不可貌相”啊!漸漸地,適應了周圍的環(huán)境之后,便把臭味拋之腦后了。
我順著石頭路向前走,強烈的水流聲充斥著耳膜。原來是一個水車,一個老婆婆坐在那里,水車依靠水的強大推力,正推動著一個水碓,搗著竹末。爸爸說,這道工序叫做搗刷,是利用水力驅動水碓對“刷”進行舂搗,同時加水攪拌,形成絮狀的紙絨。爸爸還特意加了一句:“這可是一道辛苦又危險的工序啊!”從爸爸沉重的語氣中我聽出這道工序的艱難。我看著那位老婆婆坐在那里,不斷地把那些絮狀的紙絨投進水碓砸中的那個大坑,這道工序,我都看得心顫。原來天真的我以為造紙是那么的容易,現在看來,這樣的工作,真的得有很強的毅力!強大的水流推動著水車,嘩嘩的聲響震耳欲聾,震得我的心怦怦地跳動。
我繼續(xù)往前走,看見了好多的茅草屋。簡陋的茅草屋還真是簡陋,四根木柱做支撐,房頂是一大片茅草,屋背后用一塊又長又大的石頭作掩蓋。一個老婆婆站在其中一個簡陋的茅草屋中,拿著一個竹簾,伸進滿是竹漿的紙槽里,在紙槽里一撈,竹簾上便出現了一層薄薄的、黃色的膜。我看著惡心,爸爸卻發(fā)話了:“這可已經是一張紙的成品了?!崩掀牌抛儼阎窈熤車潭ǖ哪景宀鸬簦〕隽松w著膜的竹簾,把竹簾蓋在旁邊椅子上早有一疊的紙上,在竹簾上來回搓了幾下,再把竹簾翻起來時,那紙成品已掉下來,疊在那一疊的紙上了。老婆婆繼續(xù)工作著,工作得越來越快。我怔怔地站在一旁,看著老婆婆的手來回頻繁地動著,看著那一疊的紙又是一層一層地增高……“這位婆婆做這個工作已經得心應手了,這么多年來,她都一直堅持地做這個紙文化的工作,真佩服她如此的毅力啊!”爸爸在旁邊感嘆著。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十一
有一天,我在家覺得很無聊,便順手翻起了媽媽給我買的《動手小機靈》這本書,其中一個小實驗深深吸引了我,我參照書上的要求,立刻準備起實驗道具。我找了三個一次性杯子,還有牛奶、食用油、飲用水和紙、筆,開始按照書本上寫的步驟做起了實驗。
我在紙上畫好記錄用的表格,并將牛奶、食用油、飲用水分別倒入三個一次性杯子內,將它們放入了冰箱的冷凍室,記錄好放入的時間。我找了一個小鬧鐘,將時間設置為一小時鬧鈴。
正當我看書看得津津有味的時候,鬧鐘叮鈴鈴的叫了起來,我趕緊跑到冰箱前,打開冷凍室,發(fā)現裝水的杯子里已經結了大塊的冰塊,我把冰塊拿起來,放在手心里,頓時我的手掌冰冷冰冷的,感覺也快變成冰塊了一樣。裝牛奶的杯子里,牛奶的表面已經被凍住了,我喝了一口,涼絲絲的,爽極了。我又觀察了下裝油的杯子,發(fā)現食用油已經變得濃稠,用手一蘸,黏糊糊的,“好惡心啊!”我叫道。我立刻記錄了所觀察到的一切。
又過了一個小時,我再次跑到冰箱前,拿出三個杯子,發(fā)現水已經完全被凍住了,像塊透明的鉆石,非常的漂亮。牛奶也被凍住了,但凍得并不如水那么結實,我舔了一下“奶油棒冰”,味道不錯!而油則變得更加得稠密了,也快要成固體了。我很奇怪,為什么我一起放進冰箱冰的東西,變成固體的時間會長短不一呢?我?guī)е闷嫘娜枊寢專瑡寢屌哪X袋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來,我們只好去網上搜索。真是不查不知道啊,原來這些都是因為密度的關系,水的密度比牛奶的密度大,所以水會先被凍住。而油的密度最小,所以油是三個里面最不容易凍住的。
通過這次實驗,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在我們的生活中蘊涵著許許多多的科學道理,只要我們善于觀察和學習,我們就一定能弄懂其中的奧妙。
上海高考作文發(fā)問與結論篇十二
七八年前,我還是一個黃毛丫頭。小時候,聽別人說只要圣誕節(jié)的那一天晚上,只要把一只襪子放在床頭,圣誕老人就會送上你最想要的東西。而那時,我最渴望的,是希望在外地工作的爸爸可以回來。媽媽說,等院子里的花開了,他就會回來。
我一聽到爸爸會回來的消息,就天天放學回家拿出凳子到院子里等花開。下雨的時候,我就趴到窗臺上看。但是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爸爸都沒有回來。我就去問媽媽,她說:“我不是說過嗎,花開的時候,你爸爸不就回來了?”我還是聽了她的話,還是一天一天地等下去。
不久,就到了圣誕節(jié)了,我特地到商店買了一雙襪子,把其中一只放在床頭。要什么好呢?我正在苦想中,忽然看到窗外的那棵花,便拿出一張粉紅色的紙條,老師講過粉紅色代表希望。我在上面用工整的字體寫著:“但愿門前的那棵花會開,爸爸會回來?!睂懲旰蟀阉胚M襪子里,但又怕圣誕老人看不見,把紙條露出了一半。第二天,我一早起來,一心想看看花是否開了。但結果總是令人失望的。
終于有一天,花開了,開得很美,我欣喜地笑了,興高采烈地說道:“花兒開啰!“但花又謝了,我并沒有把爸爸盼回來。已是冬天了,那棵花只剩下落光了葉子的枯枝。我的目光也由期待到憂愁到絕望了。從此,我再也沒有看過一眼那盆花了。
不知過了多久,大概四年吧。那一天放學,弟弟跑進來告訴我,爸爸回來了。我只是毫無表情地叫了他一聲就走開,留下的只是媽媽和爸爸的驚訝。
夜里,爸爸對我說:“這些日子你不是一直等待著我回來嗎?我回來了你卻……”我仍然沒有說一句話。
因為我長大了,我再也不會癡癡地等待著那棵無名花開放,也不會等待圣誕老人為我達成愿望。因為我已學會播種花的種子,為自己達成愿望,等待一棵自己培植的鮮花吐蕊、開花。
成長,好像讓我失去很多,但更讓我擁有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