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關鍵平臺,對于傳承和弘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與作風、提升領導干部駕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它也是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保持先進性的重要途徑。通過培訓,干部們能夠更好地履行職責,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4年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心得體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心得體會1
近日,2024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diào),新征程上,年輕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為,必須不忘初心使命、頑強拼搏進取,奮力跑好歷史的接力棒。新征程催人奮進、新時代欣欣向榮。廣大年輕干部要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練好內(nèi)功,執(zhí)信念筑忠誠、甘奉獻勤為民、修堅毅續(xù)擔當,“向下”扎根,“向上”生長,努力成長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所需之才、人民實現(xiàn)美好生活所需之才。
揚“風雨不動安如山”的信念之帆,初心不改,篤行致遠,書寫“臣心一片磁針石”的“忠誠”篇章。天下大德,莫大乎忠。忠誠是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jié)的精神信仰。憶崢嶸歲月,看今朝盛世,從“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只有站著死決不跪著生”的陳延年,到“全國脫貧攻堅楷模”黃文秀、“犧牲自己,救民于水火”的陳陸……一大批年輕干部胸懷共產(chǎn)主義理想,以丹心碧血鑄忠魂,用生命唱響青春之歌。時代各不相同,初心一脈相承,廣大年輕干部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終身課題,涵養(yǎng)“進亦憂,退亦憂”的家國意識,錘煉“茍利國家生死以”的報國情懷,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一心一意聽黨話、跟黨走,一以貫之感黨恩、話黨情,表里如一、知行合一,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到最危險、最困難處當先鋒、做表率,讓熾熱的黨旗在一線“戰(zhàn)場”高高飄揚。
揚“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之帆,念茲在茲,無日或忘,書寫“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為民”篇章。初心為民所系,使命奉獻無悔?;赝L云激蕩的百年歲月,有長征路上“半條被子”的動人故事,有秋收起義“一擔水桶”為軍送糧,再有延安時期“只見公仆不見官”的生動寫照、淮海戰(zhàn)役“老百姓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這一樁樁鮮活的事例無不展現(xiàn)出中國共產(chǎn)黨為人民而生的錚錚誓言。心無百姓莫為官。干部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群眾,群眾便會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干部。廣大年輕干部要將人民“置頂”,以“時時放心不下”的態(tài)度,盯緊群眾關注的“熱”問題、久拖未決的“老”問題、制約發(fā)展的“難”問題,主動下沉,在院壩里、田坎上“解剖麻雀”。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心系天下、以身許國,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小我”與“大我”的關系,永葆“擇一事、終一生”的執(zhí)著與無畏,燃一己之微光,照強國之大道。
揚“操千曲而后曉聲”的堅毅之帆,擔當作為、善作善成,書寫“斗罷艱險再出發(fā)”的“實干”篇章。干事?lián)?,是干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擔重任,叩問蒼穹的腳步不曾停歇;從“蛟龍”號到“深海勇士”號再到“奮斗者”號,逐夢深藍征途中,一次次“攻難題、開首創(chuàng)”的背后總閃爍著年輕人的身影??倳浢銊顝V大年輕干部要“勇于擔當、善于作為”,這既是明確要求,也是殷切期望。廣大年輕干部要不斷增強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使命感和緊迫感,既要“不怕破局”,又要“局破不怕”,更要“怕不破局”,爭當勇闖“無人區(qū)”的探險家,爭做突破“卡脖子”的急先鋒。要永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韌,拿出“烈火焚燒若等閑”的作風,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顯功”,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潛績”,善作善成、久久為功。
2025年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心得體會2
近日,總書記在2024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之際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征程上年輕干部重任在肩、大有可為。青年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生力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值此春日,青年干部應不負重托、凝心聚力,當如“庭前楊柳”,珍重春風,待春而發(fā),向春而行,抱春而歸,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奮力跑好歷史的接力棒。
以楊柳之“姿”,待春而發(fā),盡顯“清風颯爽柳姿還,一片輕云飛漫天”的蓬勃之態(tài)。青年干部作為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中堅力量,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面對千載難逢的發(fā)展機遇,面對復雜嚴峻的風險挑戰(zhàn),必須珍惜春時,如楊柳一般,扎根腳下土地,努力向上生長。要永葆初心使命,始終牢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對群眾“急難愁盼”,發(fā)揚“朝氣蓬勃”精氣神,馬上就辦、辦就辦好。要不斷克服能力危機、本領恐慌,把學習作為一種人生追求和生活態(tài)度,自覺主動學起來、動起來,扎實學習業(yè)務技能,廣泛涉獵各領域知識,不斷提高善為的能力。要將實干精神貫穿工作始終,始終保持一股沖勁、一股韌勁,以強烈的事業(yè)心、進取心,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腳踏實地的基礎上注入新鮮活力。
以楊柳之“節(jié)”,向春而行,永葆“楊柳有清音,何必松與竹”的精神本色。“柔”肩擔道義,外柔內(nèi)剛的楊柳,用自身的絲條,為大地著上麗姿靚色。中國青年自古以來都是有著“楊柳”之氣節(jié)的君子,展現(xiàn)著中華民族錚錚鐵骨、奮發(fā)有為的民族氣節(jié)。青年干部要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堅定的意志和自覺的態(tài)度嚴格要求自己,用理想信念去補足精神之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從春天出發(fā),新時代青年干部應挺直腰桿,發(fā)揚歷經(jīng)磨難而信念彌堅、飽經(jīng)滄桑而斗志更旺的骨氣,克服內(nèi)外困境與壓力,彰顯共產(chǎn)黨員的人格力量,在困難面前百折不撓、愈挫愈勇,從容應對驚濤駭浪。
以楊柳之“意”,抱春而歸,擦亮“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的擔當有為。楊柳意離別,折柳寄相思。鄉(xiāng)村,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家園?;貧w、扎根與成長,是青年干部參與鄉(xiāng)村振興的三個維度。青年力量的參與,是新時代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依托。作為青年干部,要始終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正確發(fā)力,讓鄉(xiāng)村建設充滿力量和活力。打鐵必須自身硬,青年干部要持續(xù)在理論學習上下功夫,全面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精髓要義、實踐要求。要多經(jīng)歷難事、煩心事,不辭辛苦,勇作敢為,多學多問、活學活用、真學真用,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錘煉工作本領,提升工作能力。要緊緊依靠群眾,深化大走訪大調(diào)研大服務大解題,認百家門、結(jié)百家親、暖百家心,用“大腳板”凝聚群眾力量、群眾智慧,干出更多群眾期盼、群眾滿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