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太多的偶然和必然,我們只是其中的過客。在寫總結時,我們可以從整體和細節(jié)兩個方面進行思考和概括。閱讀下面的總結范文,或許能讓你對總結有更深入的理解。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一
在幼兒認識水有浮力的基礎上,我引導幼兒知道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水中都能浮起來的。我將鐵球,鑰匙,玻璃球,水泥塊,分別讓小朋友放在水盆里,讓他們看到,這些東西很快都沉入水底。通過這個簡單的實驗,要孩子們懂得重的東西放在水里就會沉入水底。而積木,塑料玩具等份量輕的就會浮在水面。為了鞏固幼兒對物體沉浮的認識,我主子全本,小朋友做一個實驗游戲,我將準備好的各種木質、鐵質等小物品分別分發(fā)給每個孩子,他們高興地看著,摸著,掂著,重,感知中了解物體的性質。
然后,我請小朋友們想一想,猜一猜,誰手中拿的東西放在水中能浮起來,就請他把東西放進水盆。拿著能浮的東西的小朋友滿有信心的將手中的卡片,積木,樹葉,樹枝,木片,放進水盆,這些東西都浮在水面上了,他們高興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可是小雨卻把鐵鎖也放到水盆里來了,大家都說小宇放錯了,小雨乖乖的拿出鐵鎖承認自己犯錯。根據(jù)游戲規(guī)則,小雨只好在材料框里又找了一個能浮的東西放在水盆里,這次小雨找到的是塑料玩具插管,插管成功的敷在水面,這次小雨成功了,小朋友給予了熱烈的掌聲,以示鼓勵!
我接著問小朋友,誰手里拿著能沉到水里,請放到水盆里,這次小雨第一個把鐵鎖放到盆里,小朋友們互相交換著手中的東西,快樂的實驗者游戲者,最后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石子,水泥塊,釘子,鑰匙,鐵鎖都能沉到時水底,只有小麗的小皮球浮在水面上,最后小麗按照游戲規(guī)則在材料框里要重現(xiàn)找到一個能沉到水底的東西,這次小麗找的玻璃棋子,這次小麗找對了,小朋友一起鼓勵。最后小朋友們總結了,輕的東西可以浮,重的東西會沉。
于小淳小朋友說:“因為大輪船很大很大,他碰到的水也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水,都用力,托起大輪船,大輪船就浮起來了唄!”她一邊說一邊做著手勢。為了讓大家更明了的懂得這個道理,我將一張包糖的錫紙折成一只小船,這只小船就浮在水面上了,我又用另一張同樣大的錫紙揉成小團放進水里,他就沉下去了,這一實驗使沉浮的道理更加形象化了。小朋友們懂得了,大輪船因為身體大,在水里占的地方大,水的浮力就大,再加上輪船的中間是空的,所以它能在大海里行駛。
來自 sunshinestudy.com
本節(jié)課結束后,孩子們依然是興趣盎然,意猶未盡,我就讓幼兒回家后繼續(xù)做這個實驗,把能沉浮的東西分別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二
本課程,我們嘗到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通過自主實踐、親身參與,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所理解、有所體驗、有所感悟,尤其在參與實踐過程中的感受,讓學生真正聯(lián)系上現(xiàn)實生活,不再局限于書本硬繃繃的內容;與此同時,我們深深體會到這門新課程帶給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沖擊:受傳統(tǒng)教育的思想和課程資源的局限,如何多元化、多渠道地開展實踐活動?要開放,但教師該如何有效地指導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地結合?跳出了書本和卷面的框框,如何評價學生?……本課程的開展,我們都在嘗試、探究、實踐、反思和總結經驗,現(xiàn)結合實踐中的體會,我們成功處和存在的問題在于:成功點:
1、立足實踐,培養(yǎng)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涉及的學習內容大多來自周圍現(xiàn)實生活,許多問題自身帶有很強的綜合性,這些問題的解決自然要求學生調動多方面的現(xiàn)實生活,并運用這些知識于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在研究《沙溪服裝產業(yè)》的過程中,通過許多的信息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和應用,使學生了解探究活動的一些具體操作方法和調查的方法,通過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tài)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也初步養(yǎng)成合作、分享、交往協(xié)作能力和一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強調開放,活化課堂。 綜合實踐活動自身的課程性質在本質中又決定了它有著不同于其他課程的一個基本特點:即開放性。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過程、評價諸多環(huán)節(jié)都呈現(xiàn)出很強的開放性,為師生自主選擇活動和創(chuàng)造展性地設計、組織、實施、評價活動留下了必要的空間。 帶學生走進工廠、走近勞動者,體會勞動的艱辛、創(chuàng)業(yè)的困難,讓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讓學生真正根植社會,體悟生活,解讀社會。
3、重視評價,視界融合。 采用形成性激勵評價,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書面材料的評價與對學生的口頭報告、活動、作品、調查報告的評價相結合等,以學生的自我評價為主,再通過教師的課堂觀察和日常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的學習方式和結果,把教師評價與學生的自評、互評相結合;小組的評價與組內個人的評價相結合等。由于是讓學生自我評價為主,其壓力較小,學生可以充分地暢談自己參與活動的體驗、經驗和教訓,自由地交換意見。同時,這種集體和個人的自我評價也可以使學生享受到健康的民主風氣的熏陶和教育。有效地避免學生評價中長期出現(xiàn)的單一化和僵硬化的弊端。
1、開展實踐活動,或多或少地受學校的場地、校內資源、社區(qū)資源和學生家庭中的教育資源影響,而這些資源的運用是否合適,成為我們實踐過程中成功的關鍵,走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初期,我們過分地追求和依賴“高深”的資源素材,而這些晦澀難懂的課程資源,沒遵循經濟性原則的同學,更加重了學生學習的負擔。經過一學期的探索和研究,我們應盡可能開發(fā)和利用那些對當前教育教學有現(xiàn)實意義的資源素材,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檔次”的資源,并盡可能就地取材,更不應舍近求遠、好高騖遠。
2、《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資料是一組較好的綜合性活動課教材,但不能完全滿足活動課的需要。學校和教師可以自己編寫適合本校教學條件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內容,()更可與其他學科聯(lián)合,實行課程的綜合化,在避免各門科目之間的簡單重復的同時,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和達到資源共享等效果。新課程給予我們很大的靈活性,我們也可對教材中不適合本學校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正。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三
長期以來,我們采用前蘇聯(lián)的歷史教學方法,認為學生歷史學習的任務是在教師幫助下學習和掌握書本知識,而不是發(fā)現(xiàn)“真理”。這種認識上的偏差導致在我國的教學理論和實踐中嚴重輕視實踐。發(fā)現(xiàn)、探究等活動,否認學生有自主發(fā)現(xiàn)、探索、認知事物的能力,在教學中必然置學生于消極。被動處境,難以激發(fā)學生參與活動,難以真正確立學生在教學認識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最終難以實現(xiàn)學生的主動發(fā)展。
歷史活動課教學,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讓師生對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的一種認知意義上的“重演”,是對人類大現(xiàn)所經歷的某些必要過程的“親歷、再認和再現(xiàn)”,是帶有創(chuàng)新、發(fā)現(xiàn)性質的學習。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對他們所不知道的未知領域進行探索發(fā)現(xiàn),才能主動實現(xiàn)對客體的不斷涕化和提高,只有使學習主體通?"再現(xiàn)"和"重演’:人類的某些社會歷史活動,去"占有,’具有獨特形態(tài)的活動成果)"才能真正促使學生認識的深化和發(fā)展。因此,活動教學重視實踐、探索、發(fā)現(xiàn)在教學認識活動中的地位,認為要使學生實現(xiàn)主動學習和主動發(fā)展,就必須置學生于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的活動中,主張學生由主動經驗和探索的活動發(fā)現(xiàn)知識的由來和關系,并強調以外部的實際操作和內部的思維操作相結合、相作用的實踐,來實現(xiàn)認識的深化。
人的活動是理性活動與非理性活動的統(tǒng)一,理性活動通常指形成概念--進行判斷一邏輯推理,并進而指導實踐活動。非理性活動是指人的非邏輯、非條理化的活動,是人以非理性精神為前提和基礎,憑借各種非理性精神形式(如本能、欲望、需要、意向、動機、希望、愿望、情緒、情感、意愿、信念、信仰等),,來表達主體需要或客體屬性的心理活動過程。理性活動主要形成人的理性精神,非理性活動主要形成人的非理性精神或人文精神。完整的人的發(fā)展是理性精神和非理性精神的協(xié)調發(fā)展和統(tǒng)一。
現(xiàn)行的教育教學活動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唯認知。唯理性教育,而失缺了非理性的情意活動。只強調對記憶、思維、認知等的訓練和培養(yǎng),過分偏重理智性的、概念性的知識分析,缺少引導學生對價值。美的理解和感受,重知識積累和技能掌握,輕情意發(fā)展和人格熏陶,忽視對于人的心靈的育化和情感的關懷,學生自身的希望、意愿、情感和態(tài)度常為教育者所忽視。因而,培養(yǎng)出來的人是失缺人文精神的不完整的人。
活動教學認為,教學過程應該是認知過程與情感過程的相互交織,重視知識學習與情感培養(yǎng)的相互融合。不僅應關照生活在現(xiàn)實和未來中的人為求得生存發(fā)展而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而且更應關注活動過程本身對于學生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的價值,關心學生在情感、價值、意志等方面的體驗。
活動性體驗是一種依存于活動主體的主體性體驗,它在學生的發(fā)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不同的活動方式和活動內容,會帶給學生不同的內心體驗。如在人文性活動中,他們經歷著對于美丑的感受,積累著對于生活的理解與反思。在科學活動中,不純粹是知識的累積和理性的推理。論證,也經歷了情感的體驗,如發(fā)現(xiàn)、探究活動中需要運用直覺、幻想、想象等。就學生的發(fā)展而言,他們在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感受,體驗的成功或失敗,以及對于問題的解決本身,是更具實質性意義的學習成果??梢哉f,正是活動提供了一條有效培養(yǎng)學生非理性精神的理想途徑,正是活動給與了學生體驗生命成長意義、培養(yǎng)完滿人格的機會。
傳統(tǒng)教學視教學過程為間接經驗過程,是掌握和占有既有人類知識經驗的過程。因此,注重分析、演示、講解方式,輕視實踐、發(fā)現(xiàn)、探究等活動,忽視學生感性經驗。直接經驗的積累,從而容易失缺抽象認識和理性認識的基礎,導致學生理解的歧義和不求甚解。學生只有借助機械背誦和表層理解來"掌握"知識,不理解事物的過程,事物之間的內在關系,很難達成對知識的有意義建構和理解,更不利于其從事創(chuàng)造性的探究活動。
活動教學認為,人的認識是一個從感性到理性,不斷地逼近客體本身的反映過程。實踐對于人類的認識發(fā)展來說,是具有基礎性的動力因素。只有經歷必要的感性階段,積累相應的直接經驗,才能促成學生有效的思考,使知識的掌握富于意義,最終上升為學車的理性認識,促進知識的有效建構和思維的發(fā)展。因此,在活動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師給與學生足夠的時間對客體進行觀察,操作,在操作中進行探索。充分積累直接經驗,豐富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借助語言和詞匯,及時進行抽象、概括、綜合、達到抽象的理解,實現(xiàn)由感性向抽象思維的轉化,無論對未知知識的認識還是對已知知識的再認識,都應當要求學生用主動探索發(fā)展的態(tài)度和潔動方式進行不斷的認識,不僅要發(fā)現(xiàn)知識的由來;更要發(fā)現(xiàn)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系,實現(xiàn)認識的深化或發(fā)展。
實際上,學生乃至成人都是從他們的環(huán)境。家庭和社會中,直接地、現(xiàn)成地吸取經驗、,從而獲得大部分的教育。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學生的生活中開展,學生的生活經歷成了教育的起點,學生的生活自然成了教育的背景,教育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學生的生活本身和學生的經驗是我們實施教育的基礎,教育者應了解這一基礎,意識到并善于利用這一基礎,關注學生的生活。
一方面,關注學習內容與學習者個體生活經驗的聯(lián)系。要求在考慮知識具有的邏輯性。系統(tǒng)性時,必須考慮學習者的愿望和要求,考慮如何將新的問題。課題的學習同學生的生活與經驗關聯(lián)起來,如何在學生的主體學習過程中更符合學生的心理要求和經驗儲備,得到學生經驗的支持,調動起他們已有的經驗。意向和創(chuàng)造力。要能為學生的經驗所統(tǒng)整,進而活化為具體的?,F(xiàn)實的及生活的內容,這些經驗植根于學生的經驗之中,為學生真正理解,與他們的生活實踐及經驗真正關聯(lián),使抽象的知識活化而統(tǒng)整到學生的經驗之中。
另一方面,關注教學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教學如果不和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相融合,就沒有現(xiàn)實的感覺,學生也就缺乏學習的動機。必須改變課堂等于教室和、學習資源僅限于書本的觀念,隨時從學生熟悉的現(xiàn)?文化生活和社會實際中選取為學生關注的話題,將沸騰的、變幻的生活及時納入課程和課堂中。要使書本世界與學生的現(xiàn)實世界貼近,與學生的已有經驗和背景相符,強調對"生活的回歸",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使知識不再是零散的;孤立的與生活隔離的東西,而是使學生能自己意識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滿知識、蘊含知識。總之,要讓生活走進課堂,將課堂引向生活,要更多地走向課外。戶外,因為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學習的課堂。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四
我很尊崇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一個人德行的積累離不開反思,同樣教學的進階也離不開反思。下面我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進行一下階段反思,以便揚長避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這學期我利用兩次課的時間來做適應環(huán)境的活動課,第一次訓練學生對學習的適應,第二次是探討對學校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等方面的適應。
1、我之所以把學習適應單開一節(jié)課,是考慮到初中的學習與小學有較大的不同,比如學生提出,中學的科目多了、課時多了、筆記多了、作業(yè)多了、背誦多了、聽寫默寫多了、學習難度大了,要讓學生有自我認識,并著重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先讓學生聽聽各自的解決之道,體現(xiàn)出同伴互助的作用,然后老師指出初中的一大變化,就是要提高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師生共同羅列出學習需要適應的幾個環(huán)節(jié),每人找出自己的問題,糾正提高。
2、在另一節(jié)的適應課中,我聯(lián)系學校的具體實際來設計課程,比如學生提出了操場小、飯菜不可口,特別是如廁不滿意的問題,我談了一個觀點“改變你能改變的,適應你不能改變的”,如果你既不能改變也不去適應,只能使自己增加不良情緒,身心受損。
針對同學提出的高年級學生存在的抽煙、罵人等問題,我提出并辨析了“適應不等于認同”的觀點,促進學生思考、選擇和適應。
還有的同學有個誤解,以為在短期內結識很多高年級的同學就是交際能力好的表現(xiàn),我提出了不同的參考意見,建議學生在對高年級同學不了解的情況下,先以“靜觀”為主,長時間觀察、了解之后再做選擇性的交往,以免結交不理想的同學受其不良影響。
二、九月十日是教師節(jié),我在有的班開展了“教師節(jié)與感恩”活動,請同學談感受和想法,同學記住的多半是小學高年級的老師,而對自己低年級的老師和啟蒙老師往往忽略,對批評過自己的老師往往印象不好,針對這種情況我?guī)ьI大家探討,什么樣的老師是好老師,是不是批評過自己、對自己嚴厲的老師就不是好老師?對學生理解中學老師不同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對待學生好習慣的培養(yǎng),我從細節(jié)上嚴格管理要求,比如上下課起立儀式,讓學生安靜收心,起立不規(guī)范和無精打采的就要重來,爭取每節(jié)課有個良好的開始。
四、對出現(xiàn)的問題課內不能解決的,課下及時解決。一次上課起立時發(fā)現(xiàn)一個女生起立慢,心不在焉,就點了她一下,不料坐下后,她就開始摔書,還眼淚汪汪的,我覺得她有點反應過度,沉了一下沒去理會,下課后馬上找她談話,才知道她課間跟一個男生鬧矛盾,很窩火,我及時做了解決,學生心理也寬松多了。
五、我一直設有各班教學評價表,每次課后填寫,包括主題、游戲活動、發(fā)言分享情況等,對于了解班級狀況,進一步有針對性的教學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在教學上,每學期我都有一些新改革、新的舉措,并不斷改進,還需要繼續(xù)努力。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五
語文活動課,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翼?;顒诱n對于豐富學生生活,開拓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對于加深學生語言體驗,提高學生個性,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著重要意義。在語文課活動課的組織實施中,應始終把學生的自主性擺在第一位,讓學習自主地、積極地參與,動口動腦,培養(yǎng)內在的動機,激發(fā)智慧的潛力,發(fā)展個性特長,推進個體的主動、和諧、全面的發(fā)展?!皠印笔腔顒诱n最大的特點,應該將“動”貫穿于活動課組織實施的全過程。
一、選好內容,使學生“可以動”
語文活動課作為一門課程,它有自己設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須著眼于以獲取直接經驗。即時信息為內容,以實踐性的特點,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活動課比起學科課程有較好的靈活性,在內容的選擇上我們可以很好地體現(xiàn)“可動性”。
1、實踐性內容。實踐性是語文活動課的主要特性,它改變了學科教學中教給學生結論性知識的方式,讓學生在參與觀察、動腦、動口、動手能實踐活動中拓展知識,發(fā)展能力。一次語文活動課,我組織學生到市場調查采訪,然后寫一篇小通訊。很多同學對市場的一些問題作了如實記述。如“吃啥有啥”、“亂擺亂賣沒人管”“菜價低菜農愁”等。這次活動課,同學們表現(xiàn)活躍,不但學會了調查,練習了寫作,還明白了“寫作處處有材料,只要做個有心人”。
2、需要性內容。根據(jù)學生當前的需要或學生正關心的話題來選內容,可以激起學生的熱情。如六年級時,很多同學們都互寫留言。這時開展一個《贈你一言》活動課,讓學生收集和撰寫一些富有人生意義、積極向上的格言妙語。結果,這節(jié)活動課學生肯定熱情高漲,交流創(chuàng)作活躍,不但可賞析格言妙語的深刻含義、結構、修辭,還可以讓學生受到激勵和教育,提高了學生寫留言的品位。
3、競爭性內容。魏書生說:“即使對毫無直接興趣的智力活動,學生因渴望競賽取勝而產生的間接興趣,也會使他們忘記事情本身的乏味而興致勃勃地投入到競賽中?!钡拇_是這樣的,在競賽中,不喜歡的事情也喜歡,枯燥的事情也變得有趣。
二、放手指導,讓學生“真正動”。
要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活動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從活動的設計、準備到實施、總結都要放手讓學生參與,使學生感到這是自己的“活動”,從而真正動起來。
1、放手讓學生參與活動的設計。開始時,教師可就活動的`設計和內容征求同學的意見。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可將一部分內容交給學生搜集準備,這一過程其實也是學生的活動過程。如《趣說歇后語》就可叫學生推薦一些趣題給老師。一些活動內容熟悉以后,則放手讓學生設計,教師主要是引導完善。學生參與出題。設計的活動,會“動”得特別投入。筆者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了一節(jié)《詩情畫意迎新年》的活動課,學生設計了“對春聯(lián)”、“祝語設計賽”、“猜燈謎”、“成語表演”、“新年新打算”等內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放手讓學生參與活動準備。從活動內容搜集,學具教具制作,到活動場景的布置,均可讓學生參與,教師主權是做好小主持的指導。如在上《詩情畫意迎新年》這節(jié)活動課節(jié)中,學生不但布置了一個喜氣洋洋的教室,還自行準備了水果、糖、餅、卡片等獎品。
3、放手讓學生在活動中一展身手?;顒诱n重在過程,只要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那么即使學生在活動的某項內容沒有充分完成,這節(jié)課也是成功的。如活動課《手抄報大賽》,開始很多教師認為大部分學生將難以完成。后來放手讓學生自行設計版面,結果連最差的學生也能完成,一些手抄報的精美還令人贊嘆不已。當學生看到滿教室展評的作品時,都深感自豪。
4、放手讓學生參與活動總結。這能使學生在總結經驗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先認識討論,再全班交流,最后由老師歸納升華。如活動課《我能行》結束時,教師說:“大家有什么收獲呢?我想采訪幾個同學?!边@就是引導學生以活動作總結的一種方式。每次活動后,若能引導學生以活動為題材寫篇日記,能使學生的總結產生更大效益。
三、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樂意動”。
一方面,要做好活動場地的布置,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另一方面,在活動開始和活動過程中可利用繪聲繪色的語言、情境渲染、實物演示和動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學生想看看、說說、做做的強烈愿望;其次,充分利用活動課課內外、校內外相結合的特點,帶學生到社會、大自然的情境中,營造一個學生“樂意動”的氛圍。如在活動課《尋找春天的足跡》中,帶學生到大自然中,那剛鉆出來的小草,樹枝上的嫩芽,星星點點的小花,濕潤的泥土的微微的風,都能一下子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情不自禁融到活動中。
四、巧選形式,讓學生“全體動”。
語文活動課一定要避免那種“尖子生表演”的場面。在每一次活動中,都應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語文活動課的形式是多樣的,如閱讀欣賞、口才培訓、表演品評、調查觀察、語文技能賽等。要從為學生提供人人都有“動”的機會的角度出發(fā),巧選活動形式。如,《課本劇院表演賽》中,由于時間限制,決定了表演的只能是部分人。怎樣讓其余同學做評委,對表演作出書面及口頭評論及打分。
五、優(yōu)化結構,讓學生“全程動”。
為確保學生在活動過程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處于“動”中,教師除了讓學生參與活動的準備工作以外,還必須根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科學、合理、有序的活動程序,優(yōu)化活動課課堂結構。如在《我能行》這節(jié)活動課的程序設計中,先以充滿激情的語言導入情境,繼而“選評委”搶答案掀起第一個小高潮。在匯報“發(fā)現(xiàn)別人優(yōu)點”時,由于每人都想知道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所以會磁石般地吸引學生?!鞍l(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雖然要求較高,但滿足了孩子的表現(xiàn)欲。緊接著安排了一個帶有競賽性卻輕松愉快的“表演”,則緩和了緊張的氣氛。最后的“評選‘班之最’”,每一次宣讀“我們班最……的……同學”都會引起熱烈掌聲,從而將活動推向了高潮。這樣的課堂結構,自始至終都讓學生們處于活躍的“動”中,效果自然顯著。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六
因為課程原因,很多知識需要利用活動課來理解與吸收,那就需要好好設計活動課的內容和流程,故做以下反思:
很多知識需要在特定的場景中去思考事情應該如何去做,例如四年級的第三個單元《做聰明的消費者》中很多知識需要學生親自在特定情境中思考問題。因為條件限制,不能去真的商場或者店鋪去體驗,所以活動課的設計需要考慮到讓學生身臨其境體會購物的過程,在活動過程中,通過老師的提示學會如何聰明的購物,結合生活實際,做聰明的消費者。
有些課程不需要學生識記,卻有更高的要求就是去感受。怎樣讓學生能夠真正明白一些道理,真正對其思考問題的方式有所影響就需要將感悟式的活動課開好。例如《大自然發(fā)怒的時候》中的一節(jié)課《災害無情人有情》就需要讓學生去感悟在災難面前人們手拉手、心連心、擰成一股繩,戰(zhàn)勝災難的偉大力量。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視頻和圖片,雖然課堂很豐富,但是學生很容易感受不深,沒有辦法真正觸動心靈,所以我采取的方式是在觀看一些視頻或圖片之后將自己的所感所悟利用文字或者圖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然后結合自身思考自己在生活中的所作所為有哪些是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有哪些是需要改正的地方,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有些課程和生活息息相關,而且需要進行實際的操作才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事情的進行方式,明白這些過程的道理。例如五年級《我們都有發(fā)言權》中《投上神圣的一票》,因為學生沒有接觸過投票之類的事情,不能明白為什么要進行投票以及進行投票的具體過程,當然最好的'方法就是舉行一次真正的投票,像選出班里最樂于助人的人,最有愛心的人等。學生可以明白投票的意義是公平公正也能夠記住投票的具體的過程,能夠更好的接受知識和利用知識。
以上就是對活動課的一些反思,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更好的利用到課堂中,使課堂更有效率。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七
(1)主體性原則,活動課非常強調學生的“活動”,即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在活動過程中,我在組織、指導、示范的同時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自主地開展活動、參與活動過程,自主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展示活動成果。凡是學生能自己獨立思考、操作、表達的,我都放手讓他們去探索,從根本上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傳統(tǒng)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
(2)興趣性原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因此,開展活動課要以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引起學生的共鳴,在題材和內容的選擇上要符合學生心理需要,能夠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活動形式的選擇上要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豐富多彩,寓教于樂,促進學生思維的`活躍;在活動過程中要營造寬松、自由的活動氛圍,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
(3)實踐性原則,歷史活動課要具有實踐性、操作性,為學生學習歷史提供具體的實踐機會,使學習過程與社會實踐過程融為一體,成為發(fā)揮其潛能的廣闊天地。因此,在設計活動課時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動腦、動口、動手、社會交際等多種實踐機會,如搜集、閱讀、調查、動手制作等生活化、社會化的具體實踐,做到知行統(tǒng)一。
(4)開放性原則,活動的具體內容源于教材但不應局限于教材,可以拓寬和深化,盡量為學生提供可選擇的余地。
總之:通過本次活動課學生口腦耳眼等多種感官能同時并用,使學生由被動記憶知識轉化為主動探尋知識,體驗到了歷史的真實感,激發(fā)了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也充分體驗到了協(xié)作和參與的樂趣,特別是一些平時成績不理想、不愛發(fā)言的同學、通過此次活動讓我對他們產生了新的認識,發(fā)現(xiàn)了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通過排練到表演這一過程,既增強了學生彼此間的友誼,也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師生關系進一步融洽!作為教師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學生,要相信學生的實力,要放開他們的翅膀,讓其自由飛翔。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八
教學背景:
統(tǒng)計學是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數(shù)據(jù)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理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F(xiàn)行教材中,統(tǒng)計知識是從四年級開始教學的。人教課標版小學一年級課本編入了有關統(tǒng)計的知識,滲透了除了的統(tǒng)計思想,讓學生認識統(tǒng)計的作用,體會客觀事物的不確定性,掌握初步的統(tǒng)計方法。因此,我嘗試在低年級的數(shù)學教學中進行初步的統(tǒng)計知識教學,自編教材在校內上了節(jié)公開課,經過全校老師的共同商議,在我校上了節(jié)教研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實際,應用于生活實際。用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因此,我用《小貓釣魚》的故事作為教學情景:
[以小貓釣魚的童話故事開頭,可以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強烈的學習興趣。]
二、共同探討,學習新知
在讓學生觀看比賽結果后,教師設問:我們要知道每只小貓釣了幾條魚,可以用什么辦法?學生反應非?;钴S:
學生a:可以用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
學生b:可以把它們(每只貓釣到的魚)放在一起比一比。
學生c:我數(shù)出來小藍貓釣4條,小黃貓釣2條,小紅貓釣3條。
學生d:我發(fā)現(xiàn)小藍貓釣的魚最多,小黃貓釣的魚最少。
教師在肯定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出示以下統(tǒng)計表:
小貓釣魚條數(shù)統(tǒng)計表
讓學生邊讀邊觀察表格,再指導學生認識統(tǒng)計表,并讓學生把比賽的結果填到統(tǒng)計表內。然后,教師指出這樣的表叫統(tǒng)計表,并板書。
利用課件演示,使學生認識一些常見的統(tǒng)計表,如小紅花競賽表,優(yōu)秀作業(yè)統(tǒng)計表,每月生產值統(tǒng)計表等。
出示統(tǒng)計圖。并介紹:圖上有一條橫線,從下往上每個格子大小一樣。
小貓釣魚條數(shù)統(tǒng)計圖
師:小藍貓釣了4條魚,我們可以用幾個格子來表示?教師從下往上涂四格。你會畫了嗎?請你用水彩筆把3只小貓釣魚的條數(shù)涂好。提醒學生涂的時候應該從下往上涂。教師指導校對并交流方法。教師指出這樣的圖叫統(tǒng)計圖。
師:從這張統(tǒng)計圖上你知道了什么?總的來說,這三只小貓釣得怎么樣?
生e:小藍貓釣了4條魚,小黃貓釣了2條魚,小紅貓釣了3條魚。
生f:小藍貓比小黃貓多釣2條,小紅貓比小黃貓多調1條。
生g:小藍貓給小黃貓1條魚,他們釣的魚就一樣多。
生h:他們每人釣到3條左右……
根據(jù)統(tǒng)計的情況可以確定一般性的范圍0~5條。這一設計主要是訓練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允許學生有多種不同的答案。
三、實際操作,靈活運用
情景一:
師:再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jié)了,老師要把教師布置得漂亮一點,你有什么想法?
學生踴躍發(fā)言,提出各種建議。教師根據(jù)一個學生的建議——制作拉花拿出準備的彩紙,問學生你最喜歡哪種顏色?學生從各種顏色中選擇一種最喜歡的顏色貼到黑板上。
師:哪種顏色喜歡的同學最多了呢?請幾個同學來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張,把結果寫在旁邊。
學生上臺數(shù)并寫出結果。教師指導學生把結果填入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中。然后對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從這張統(tǒng)計表和統(tǒng)計圖中,你知道了什么?經過討論分析,學生知道了我們班最喜歡的顏色。
師:如果明天老師要去買紙來做花,你對老師有什么意見?
生:老師,你買的時候,x色的紙多買些,y色的紙少買些……
情景二:
反思
這堂課上得生動活潑、有聲有色。同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小組合作,了解了統(tǒng)計的作用。通過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在教學中進行概率統(tǒng)計思想的啟蒙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應盡量引導學生從總體上看問題,輔導學生怎樣表述不確定的數(shù)量。如:“小貓釣魚”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從總體上說說小貓釣魚的成績。學生有的說釣了4條左右,有的說釣了3-5條……然后教師可以提出這么一個問題:“如果再來一只小花貓,你估計他最有可能掉到幾條魚?為什么?”學生回答:“最有可能是4條,因為大多數(shù)小貓釣了4條左右”學生根據(jù)統(tǒng)計得出的規(guī)律進行了預測,這就是統(tǒng)計的作用。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最有可能”、“x條左右”等“不確定”性的、含有“機率”的詞語,學生開始接觸“隨機”數(shù)量了。隨機現(xiàn)象具有偶然性、不確定性,但是隨機想象發(fā)生總是趨向一個確定的平均值,趨向一個概率,這又是必然、確定的。這是近代新的思維方式之一。
2、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敢于提出新的見解。
發(fā)散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數(shù)學思維方法,應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如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來說一說小貓釣魚的情況,許多學生都說:小黃貓釣了3條,小紅貓釣了5條,小藍貓釣了4條,有個學生說:小黃貓比小紅貓少釣2條,小紅貓比小藍貓多釣1條。教師鼓勵其創(chuàng)新精神,課堂上氣氛活躍。
這個案例表明:在小學低年級進行初步的統(tǒng)計知識教學是重要的,也是必然的。當今社會,統(tǒng)計知識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小學的初級階段,學生進行簡單的統(tǒng)計知識學習不僅可以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還為以后學習更復雜的統(tǒng)計打好基礎。這樣做不僅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對于培養(yǎng)高素質的現(xiàn)代公民,促進教育的現(xiàn)代化與社會的發(fā)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九
[內容提要]本文通過對近幾年語文活動課的總結,從語文綜合活動課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對課外知識的拓展、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對語文考試成績的提高四個方面談了語文綜合活動課對傳統(tǒng)文化與語文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目的是讓語文教師從重知識的傳授,轉向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找出一條將傳統(tǒng)文化與語文教學相結合的新路,既將課程改革的精神落到實處,又讓傳統(tǒng)文化深入人心。
[正文]隨著課改實驗的深入,絕大多數(shù)市縣已經由最初的課改試驗階段轉向普及階段。我縣是最早進行課改實驗的市縣之一,在近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綜合實踐課”在課改實驗中的作用舉足輕重,不可忽視。它可以當作新課改理念下,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求知,提高語文學習成績的一個新的突破口。
新課程改革教材中,將原來的“寫作”課變成了“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盡管大家都發(fā)現(xiàn)這一明顯變化,但這個“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課到底該如何設計?具體該怎樣操作?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沒有效果?這些問題對于每個課改實驗教師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shù)。所以絕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都持觀望的態(tài)度,課堂上仍用常規(guī)的作文訓練代替“綜合實踐課”。我在近幾年的教學中發(fā)現(xiàn),“綜合實踐課”的認真落實,至少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一 、能激發(fā)學生興趣。
凡教育工作者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越來越多的語文教師發(fā)現(xiàn),再好的教材、再精彩的講授都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實施課程改革以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綜合實踐課”的興趣大增,所以我因勢利導,居然小有收獲。
九年級語文上冊“好讀書·讀好書”的綜合實踐活動,本來就很難開展,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我除了布置關于“讀名著與讀流行作品那個更有利于學習?”的辯論外,還設計了講名人的讀書故事,收集讀書名言并制作書簽,辦關于讀書故事、方法的手抄報等。通過兩個周的準備,活動如期開始。辯論會和讀書故事的開展都不盡人意,意外的發(fā)現(xiàn)收集讀書名言的書簽制作效果非常好。
首先是全員參與,幾乎沒有不做書簽的同學,可見大家對自己感興趣的事更用心。其次是卡片的形式多種多樣:有各種幾何圖形,桃、梨、草莓等水果形,星、月、劍、心形,和許多卡-通圖形,真讓人眼花繚亂。而且清一色用廢舊紙片制作,沒有一個買來的或半成品制作。第三是制作精心,不同的圖形均用或素或艷的色彩,細心畫出花邊圖案,編織絲結,每個都是精品。最絕的是大家在書簽上寫的名言囊括古今中外,不勝枚舉,許多都是老師始料不及的。一次活動可見學生的興趣的作用有多大,活動中學生受益匪淺,也讓老師大開眼界。
在“走進小說天地”的語文活動中,同學們對于給小說人物重新設計命運的活動非常感興趣,比如:將吳敬梓《儒林外史》中的范進的命運和魯迅《孔已己》中的孔已己的命運進行交換,同學們的設計五花八門,語言生動,情節(jié)曲折。就連平時不愿意寫作文,不喜歡語文課的同學,也寫出了讓同學忍俊不禁的故事??梢娡瑢W不是不會寫作,而是沒有調動他們的寫作興趣。
二、拓展課外知識
“綜合實踐課”留給學生準備的時間長,而且許多知識來自生活,所以就連許多不喜歡學語文的學生也會情不自禁的參與到資料的收集、活動的開展中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搜集、整理資料,記憶深,獲得的知識面更廣。
在“到民間采風”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同學們積極主動的收集民間的節(jié)日習俗、婚俗、禮俗、喪葬習俗…收集到許多常聽常用的陜西方言、民歌,并在課堂上表演;收集到許多諺語、俗語,還給家鄉(xiāng)的特產擬寫廣告詞…在說方言的環(huán)節(jié)中,同學們聽著自己常講的方言,了解這些方言的出處和用法,從中體會到方言的魅力,也了解到方言并不是粗俗的,而是有著悠久的文化積淀。在擬寫廣告詞的活動中,大家的熱情也高,寫出了“社里黃(柿子名),一包糖?!薄耙蝗杖龡?,長生不老?!钡扔屑亦l(xiāng)特色的廣告詞?;顒又惺占降牟牧现?,涉及面之廣,學生興趣之高,均不是語文課所能替代的。
在“背起行囊走四方”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讓大家收集本縣的名勝古跡,設計旅游路線圖,擔任導游對名勝古跡的傳說進行繪聲繪色的介紹。將收集到的資料自己編輯成書,擬寫書名,擬寫各個章節(jié)的名稱及編排次序。大家對周圍的名勝古跡了如指掌,比如龍臺觀、二郎廟、四皓祠、商鞅封邑、船幫會館……所以對設計旅游路線積極性高,計劃周詳。對名勝古跡的解說也生動有趣,加上了許多民間傳說,使解說更加生動。雖然沒有完成一本象樣的書籍,但學生擬書名、擬章節(jié)名稱次序都很有效果,從中學到了許多課本上見不到的實用知識。
三、培養(yǎng)學生能力
長期的語文教學,造成學生依賴性強,不愿主動求知,重知識輕能力等現(xiàn)象。而這些問題通過“綜合實踐課”學習就能迎刃而解,使學生的知識能力雙豐收。
在“微笑面對生活”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各組同學從演講稿的編寫到演講次序的編排,從開場白、串臺詞的銜接到評分標準的制定都做了精心的準備。活動過程中演講者積極大膽的演講,學生平委公平的打分,活動結束時主持人對獲獎同學的即興采訪……一次活動,學生的各種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
“金錢—共同面對的話題”中,同學們就“干家務該不該讓家長付小費?”、“拾到財物交給失主后要不要收取酬勞?”等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辯論。在大家的辯論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學會拒絕別人” 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許多同學自編自演生活情景劇,既加強了應變能力又培養(yǎng)了表演能力?!霸捳f千古風流人物” 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學生積極搜集名人的資料,對名人進行中肯的評價。評選出自己最崇敬的名人,并仿照“感動中國”的形式給名人擬寫“頒獎詞” ……一項項活動的開展,對學生的資料收集整理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演講辯論能力、組織領導能力都得到培養(yǎng)。
四提高語文成績
大家最擔心的是活動的開展會不會影響學生的成績?實際上活動更能提高學生的成績。首先通過活動學生了解的課外知識更加豐富,而課程改革中語文考試也更加重視課外知識的考察(比如去年的陜西課改實驗區(qū)考試中關于“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題型),因此語文活動能讓學生的考試成績更好。其次課改實驗區(qū)的考試題幾乎都有綜合性學習的題型,該題型中涉及傳統(tǒng)文化的試題越來越多,并且近幾年這個題型的分數(shù)一直持續(xù)上升,語文活動正是這種考題的克星。另外語文活動中訓練的主動思維的能力,口語表達的能力,又是完成語文考試中大多數(shù)的客觀性試題最好的訓練手段。
因為“綜合實踐課”的形式超越教材,貼近生活,能使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課的魅力,認識到語文的作用。如果語文教師能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組織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那將為語文教學找到一條新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十
在人教版的新版語文教材中,增加了一項“語文活動課”的內容。我認真閱讀了教學大綱有關語文活動課的要求,深深體會到設立語文活動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語文活動課內容豐富,為同學們打開了一扇課外知識的窗口。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豐富同學們的學習生活,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語文活動課充分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因此被納入到中招考試的重要考點之列。
怎樣才能上好語文活動課呢?我曾認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是以老師唱主角,學生做配角的形式進行的話,那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動手動腦能力從何談起?因此,我決定讓同學們自己當家作主,把語文活動課真正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活動課。教師只做指導就行了。
具體方法如下:
以小組為單位分別確立活動內容,可以以抽簽或協(xié)商的形式確定各組活動內容,以組長為負責人組織策劃整個活動,自己采集資料,自己編寫整理,自己組織排練,最后,還要按中招要求出一套該組活動的試題。要求該組成員必須全部參與到活動中,并在活動最后評選出表現(xiàn)優(yōu)秀小組。
《范進中舉》等課文以舞臺劇的形式表演出來,博得大家的喝彩。這種內容與形式的結合,既生動形象又加深了同學們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讓同學們在愉悅的氛圍中延伸了對小說的理解。在“關注我們的社區(qū)”的活動中,同學們的創(chuàng)造才能更是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同學們自己編寫劇本,以社區(qū)前后發(fā)生的變化揭示了創(chuàng)建文明社區(qū),做一個文明公民的重要性。同學們有的扮演居委會大媽,有的扮演文明居民,有的扮演不文明居民,他們惟妙惟肖的表演,給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精神文明課。在“乘著歌聲的翅膀”的活動中,同學們介紹了與音樂有關的故事以及自己最喜歡的音樂家、歌手,并載歌載舞,為大家做了精彩的表演。同學們在歌聲中經歷了一次精神洗禮,感受到了音樂帶給人們的無比的魅力。
通過這樣一種學生自主形式的語文活動,同學們找到了一個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顒诱n上得積極主動,氣氛活躍,同學們既增長了知識又愉悅了身心,而且還激發(fā)了同學們的潛能,使同學們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鍛煉。通過語文活動,同學們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形成了團結協(xié)作的氛圍,增強了同學們的凝聚力。
三年來,我不斷總結積累語文活動課的經驗,我覺得以教師指導、學生自主上語文動課的方法是成功的。我也在不斷的'反思,活動課下面采集資料的工作若給同學們創(chuàng)造更多的條件,同學們就能在老師幫助下自己制作課件了,同學們的信心會更足了。另外,我想既然語文活動課的形式如此受學生的歡迎,那么,在平時的授課過程中是否可以借鑒一些語文活動課的形式,讓同學們能更主動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呢?這些想法,我會不斷的在今后的教學中嘗試與運用,讓課堂真正變成學生自主的課堂,讓學生學習的過程-真正變成學生自愿學習的過程,真正實現(xiàn)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人才的教育目標。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然后站內搜索語文活動課教學反思。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十一
初一學生“小”,而綜合實踐活動課卻是個“大”課。綜合實踐課,他們的能力行嗎?學校的條件行嗎?這個問題曾經一直困擾著我。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大家的討論表明,以前我的理解太狹隘了。綜實課無所謂大小,關鍵是要找到適合實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路子,意識是培養(yǎng)出來的,能力是鍛煉出來的。要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
綜合實踐活動不能“教”,但綜合實踐活動課卻離不開必要的“教”。這后一個 “教” 就是指導。尤其是課程剛啟動,學生處于一種不知所然的狀況,一上來就放由學生所謂“自主選題”,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經過實踐的摸索,我們確定了主題,綜合實踐活動離不開教師的具體指導,制訂計劃,學會合作,均需要教師的點撥,甚至是訓練。要“放”就必須先“扶”,否則學生無所適從。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學生永遠學不會自己走路。更多的要讓學生參與實踐,現(xiàn)在的中學生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應在該放手的`時候就放手。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要有新的師生觀、新的教學觀。而以前自己以教學主宰者自居慣了卻渾然不覺,依賴講授法多了卻秉性難移。課程實驗剛開始,我還是不知不覺地老用講授法,介紹什么是“綜合實踐活動”,有什么意義和作用。這時,我才發(fā)覺:不對勁!活動課不能這么上!活動活動,必須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發(fā)展,在活動中受益,在活動中體驗成長,在活動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舊的單一的講授法必須淡去,必須采用新的“活動教育法”來“活動育人”。
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決不是一個教師就能全部包下的。因為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綜實課是集體課!只有教師間的集體協(xié)作才能高質量地教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現(xiàn)在,我們應該齊心協(xié)力,一起學習,一起探討。
在摸索實踐教學中,我意識到了這門課程與其它學科的完美結合。它能和美術、社會、品德與生活、語文、數(shù)學、音樂等學科結合在一起形成有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課,我也將會在其中品嘗喜悅的滋味。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十二
活動課中的歷史教學,富于趣味性、知識性、思想性和競爭性,適應學生喜歡在活動中顯示自己的心理特點。這項自我教育活動,能使學生增強參與意識,并從思想感情上進入“角色”,受到深刻的教育。如尋找身邊的歷史等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充實學校德育的內容。即使對其它觀看的學生,所得到的感受也要比教師講授親切,從而取得更佳的效果。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歷史是豐富多彩的,學生了解歷史應是興趣盎然的事情。因此,我們按照“激-情引發(fā),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心理導行”的'指導思想,全面地落實了教學的任務,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如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要對學生掌握的知識及時反饋,過關檢查,在每一節(jié)上課前,老師就要對學生所學的舊知進行復習提問,這樣既檢查了學生以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起到新舊知識的銜接的承上啟下作用??芍^是一舉兩得。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溫故而知新”。在傳授知識時,也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比如概括、歸納、比較、判斷等諸方面的綜合能力,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復習舊知,善于總結歸納,做題條理清晰,規(guī)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是做為學生必備的技能。。通過歷史活動課,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加強了對教材的理解,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出現(xiàn)了課后爭相購買和閱讀歷史書籍的可喜現(xiàn)象。
二、激發(fā)愛國情感
活動中的歷史教學,特別是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顒诱n實踐證明,它有助于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許多學生在日記中表示,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古代文明,我們?yōu)樽约菏驱埖膫魅硕院?。我們要努力學習和弘揚祖國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繼承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讓東方巨龍重振雄風。有些學生還在日記中發(fā)出了心靈的呼喊:莫忘國恥,警鐘應時時響起;愛我中華,更是我們心中的最強音。通過教育活動,廣大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這是經過中國人民用血和淚的代價得出的真理。從近代中華民族屈辱與抗爭中,領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要使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要抓住機遇,加快改革,迎接世界的挑戰(zhàn)。
總之,教師要把學生活動課上引發(fā)的感情沖動、形象的感染,上升為反思和理論。? |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十三
我園一課三研教學活動在本月已圓滿結束,我所在大班年級是對美術活動《龜兔賽跑》進行了探究,看似簡單的一堂課,但想上得完美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探究的,我園副園長張老師非常負責認真,每當一位老師上完一課,就會立刻帶領整個年級組進行探討、研究,也使我在以后如何上好一堂美術教學活動課有了一定的認識,對教師以往教育的成功與失誤,進行反思,改進教學方式,完善教育手段,實現(xiàn)新的培養(yǎng)目標。
在探究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的最后評價活動始終做得不到位,有專家指出幼兒繪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評價——是促進幼兒智力、能力、情感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是的,這是我們美術活動中情感目標的體現(xiàn),現(xiàn)在要求美術教學者將過去的重技能技巧,轉變?yōu)楝F(xiàn)在的重學習過程。在活動中滿足孩子的不同需求讓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特征的發(fā)展,使其繪畫興趣、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力得到提高。但我們老師總是由于各種原因忽視了對孩子作品的評價,怎樣來較合適的來進行評價活動呢?我們幾位有經驗的老師提出了:自評、互評、教師總評!自評,是以幼兒自我介紹作品和講述自己的創(chuàng)作方法為主,目的在于培養(yǎng)幼兒的表現(xiàn)和表達能力,并使聽者有學習的機會?;ピu就要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觀,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那一幅畫,為什么?就能形成一種互補和相互啟發(fā),以提高他們的評價、欣賞、審美的能力。最后教師總評就應該給與幼兒肯定,使每個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都很自信,勇于創(chuàng)新,讓幼兒在作品中敢于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情感和態(tài)度。
現(xiàn)在越來越重視情感的.培養(yǎng),因此幼兒繪畫創(chuàng)作評價體現(xiàn)了一種教育藝術,他能影響幼兒心理健康和個性形成。我們教師應根據(jù)幼兒年齡和心理特點,既重視幼兒創(chuàng)作結果的評價更重視幼兒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評價。為幼兒創(chuàng)造出一種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氣氛和情景。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總之 ,我認為,幼兒美術活動中的評價要以幼兒發(fā)展為中心,以促進幼兒發(fā)展為根本目的,在整個教育活動中,應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十四
三浴鍛煉在我們幼兒園開展了很多年了,為了增強幼兒的體質,我們的孩子從托班就開始進行三浴鍛煉。孩子們在進行“三浴”鍛煉時有著教室里沒有的活動空間,也有著教室里沒有的那份自由,因此,“三浴”鍛煉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也是我們幼兒園每天必要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之一。積極地開展“三浴”鍛煉,不僅有助于提高孩子的運動能力,促進動作協(xié)調發(fā)展,而且能給孩子帶來歡樂的情緒,為孩子心理發(fā)展提供良好的條件,促進孩子身心健康、和-諧地發(fā)展。對于中、大班的孩子來說,他們有一定的經驗,在老師的適時鼓勵下,還能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玩法,自控能力也不錯。但是對于托班孩子來說,托班孩子年齡小,大肌肉群發(fā)育不夠完善,要是沒有老師的激勵和引導,他們就會自由散漫,左右觀望,不知從何玩起,活動的積極性也不會很高。我今年帶托班,開學到現(xiàn)在已經差不多一個學期了,在組織孩子們進行“三浴”鍛煉的過程中,我有了幾點反思:
托班的孩子年齡小、身體平衡能力比較弱、動作不夠靈活,所以我們在選擇場地的時候,應該盡量找比較安全的,能夠在老師視線范圍的活動場地。例如在陰涼和有塑膠地板的玩具邊活動,保證孩子們都在老師的視線內,這樣才能由于是塑膠地板,孩子們如果不小心摔了也不會受傷。另外,托班孩子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所以選擇體育器材方面要固定在兩種器械上,避免孩子因為太多器械而不知所措。最后,選擇的地方不要太大,免得孩子發(fā)生碰撞的時候老師來不及阻止。
對于剛入園的托班的孩子,他們自由散漫不會集體活動,更沒有完整的安全意識,這樣在進行“三浴”鍛煉活動時就會出現(xiàn)安全隱患。剛開學的時候,由于孩子們對一切都很陌生,而且我們老師也沒有經驗,在組織孩子們“三浴”鍛煉時,沒有一定的規(guī)則意識,孩子們不聽勸,滿操場跑,所以就發(fā)生了幾件摔傷事件,讓我們頭疼至極,經過思量,我覺得要避免這樣,一定要建立良好的戶外活動常規(guī)。要建立良好的戶外活動常規(guī),首先要從排隊開始,在進行“三浴”鍛煉時孩子們要走出教室,那么要怎么走出教室呢,就需要孩子們學會排隊,在排隊中知道相互推擠同伴的危險性,知道要一個跟著一個走,而不是跑著走出教室。出教室后,還要下樓梯才能到操場上。孩子們在走樓梯時,也常常讓我們老師膽戰(zhàn)心驚,有的走的'快,著急推別人,有的走的慢,跟不上隊伍,還有的不敢走,等著老師抱,怎么辦?于是我們編了走樓梯的口令:”one by one, follow me, let’s go、go、go go go. “因為托班的孩子剛接觸英語,所以對于這種英語調的口令很喜歡,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大部分孩子們都會手扶欄桿一個跟著一個走。
由于托班孩子年齡小,需要我們老師根據(jù)他們的情況,適當?shù)貫樗麄兠?衣服,給他們塞好毛巾,對于個別孩子已經汗?jié)竦囊路皶r進行更換。同時我們老師還注意觀察每一位孩子,注意活動器材的安全。看好孩子,要求孩子們按順序玩,不能擁擠和推打,追逐打鬧、奔跑,控制好他們的活動量,如果是發(fā)現(xiàn)滿頭大汗、活動量很大的孩子就要求他停下來休息?;顒咏Y束后,沒有馬上請孩子們坐下休息,而是請他們搭著小火車再走一走,緩一下氣,然后才回到教室喝水。
教師的活動課教學反思篇十五
只有活動的教育價值真正為人們認識與重視、學生作為學習與發(fā)展主體的主體性才能受到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素質教育理想和價值才能得以實現(xiàn)。活動教學通過活動切實在課堂教學中構建學生的主體學習,確保學生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將會真正煥發(fā)出課堂教學的生命活力,最終會成為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變革、使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的最佳途徑。
注:查看本文相關詳情請搜索進入安徽人事資料網然后站內搜索歷史活動課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