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的目的是向讀者提供準確、有價值的信息,幫助他們做出決策或采取行動。在撰寫報告時,我們應該注意適當使用術語和專業(yè)詞匯,以確保信息的準確與可信度。希望通過閱讀這些報告范文,我們能夠對報告的寫作有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夠寫出高質量的報告。
法制調查報告篇一
女1.寅虎呼嘯的聲音響在耳畔,預示春天。
男2.琿春司法的昨天與時俱進,播下希望。
女2.琿春司法的明天蘊含精彩,續(xù)寫華章。
男1.明天又是一個新的起點。
女1.明天又是一輪新的朝陽。
男2.明天承載新的夢想。
女2.明天開啟新的希望。
男女1合:讓我們擁抱明天,擁抱更加美好的20xx年。
男女2合:琿春市司法局迊新春聯歡會現在開始1。
男2.激情的旋律響起來。
女2.歡樂的鑼鼓敲起來。
男2.讓我們唱出昨日的輝煌,舞出今日的豪情,敲打出明天的燦爛。
女2.請欣賞事業(yè)組的開篇鼓樂《鼓舞琿春》。
男1.琿春司法局快速發(fā)展的奧秘在哪里。
女1.在群雁高飛頭雁領的集體智慧里。
男1.他們在工作中率先垂范。
女1.他們在聯歡中開頭起步先行先試。
男1.他們要以激昂的歌聲展示風采。
女1.他們帶領琿春司法闊步向前。
男1.請欣賞局班子的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女1.大家掌聲歡迊。
男2.國是榮譽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女2.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
男2.請欣賞鄉(xiāng)鎮(zhèn)組的手語大合唱《國家》。
男1.春天來了,草綠了,花開了,鸝鳥的歌聲響起來了。
女1.它們跳躍在枝頭,以優(yōu)美的舞姿展示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男1.請欣賞街道組的舞蹈《鸝鳥翩躚》。
男2.剛才的鸝鳥翩躚跳的怎么樣?
女2.簡直太美了。
男2.你不知道吧,還有比他們跳的更好的呢?
女2.我怎么不知道,誰呀?
男2.州司法局領導唄。
女2.那咱們得開開眼了。
男2.掌聲有請州司法局領導表演節(jié)目好不好?(走向前邀請)。
男2.法律的大門永遠向弱勢群體敞開。
女2.他們以熱心擦干淚眼,用法律撫平受傷的心靈。
男2.他們一路豪情一路歌,彰顯著正義與公平。
女2.請欣賞法援中心表演的配樂詩朗誦《一路豪情一路歌》。
男1.祖國60華誕的禮炮好象還在耳邊回響。
女1.展示國力軍威的閱兵好象還在眼前浮現。
男1.英雄贊歌唱響大江南北,偉大祖國在歌聲中走向富強。
女1.請欣賞機關組的大合唱《英雄贊歌》、《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
男2.草原的風,草原的雨,草原的羊群。
女2.草原的花,草原的水,草原的姑娘。
男1.剛才得小伙子唱的好不好?
女1.不僅歌唱的好舞也跳的漂亮。
男1.咱還有一個最好的保留節(jié)目你想不想看?
女1.當然想。
法制調查報告篇二
今年我公司充分利用“12?4”全國法制宣傳日這一有利契機,從服務于電力工作大局出發(fā),切實貼近農村民主法制建設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實際,開展了法治宣傳,電力安全知識資料發(fā)放,電網安全法進生產區(qū)等一系列生動形象、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提高我廠全體干群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提高了農民對電力設備的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公司接到區(qū)公司法制宣傳活動的通知以后,領導高度重視,組織相關負責人,進行討論和磋商活動方案,確定了法制宣傳活動走基層,人人參與活動的總體方針,對街道,生產區(qū)和附近的鄉(xiāng)村,開展了形式多樣化的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精心組織和落實各項準備工作。
本次活動受到公司黨政領導的高度重視,通過開會和座談會等多種方式確定了活動的方案,并且設立了專門的活動領導小組。確立了每一個人的職責和任務。組織人員收集相關的法制資料,制造精美的宣傳單,根據活動的內容,有針對性地精選了一些橫幅標語。確立了活動的具體時間,具體地點,宣讀了各項活動的宗旨和目標。
二:全面促進普法宣傳教育活動,推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
本次活動受到全公司的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從12月1號到12月5號先后開展了豐富多采的活動,大們掛了“普及憲法知識,提高全民憲法意識”的橫幅,在澤當鎮(zhèn)薩熱路開展了法制宣傳活動,重點是改革開放xx年里我國在立法,司法和法律監(jiān)督等方面的重大發(fā)展,特別是民主法制建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宣傳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重要意義,在宣傳的內容上加入了一些反分裂法的內容。使得法制宣傳內容多樣化,現實化,從某種程度上起到了點面具全的效果。
12月4日我們來到公司本部,先后在三級站,二級站,一級站開展了電網安全法的宣傳活動,安全生產資料發(fā)放等活動。各站掛了“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fā)展”的橫幅。使得生產一線的人員深刻了解電網安全法的重要意義,彌補了他們對電網安全法知識的空缺。有效促進了在實際工作中安全生產的理念。增強了電網安全運行的責任意識。更將有利地推進我公司設備的安全運行和電網安全的運行。
圖片。破壞電力設備,偷竊電線等行為的危險性和違法性。通過清晰的圖片,簡潔的文字,易懂的語言傳播各種法律知識和電安全知識,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歡。
這次法制宣傳活動按照區(qū)公司文件的要求,結合我公司的實際情況,開展了豐富多樣化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始終圍繞著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fā)展的這一重大主旋律,宣傳了與人民群眾關系最密切,最符合現實的電網安全法和反分裂法。通過采取多樣化的方式,把各種法律知識送到人民群眾的身邊,順利完成了預期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認可和肯定。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和政治效應。
法制調查報告篇三
12月4日,在黃岡市中商百貨大樓前市直機關大型法律咨詢服務活動現場,黃岡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魏竟成、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楊戩、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鄒才發(fā)帶領該院公訴、民行、控申、辦公室等部門干警,設立服務站點,開展“大力弘揚法治精神,共筑偉大中國夢”為主題的法制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黃岡市檢察院展示的《懲防涉農惠民領域職務犯罪》、《切實保護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內容的預防職務犯罪宣傳圖板,引來群眾駐足觀看。檢察干警熱情接待前來咨詢的群眾,對群眾有關法律疑問進行耐心解答。同時向群眾發(fā)放《黃岡市人民檢察院法治宣傳冊》、《優(yōu)化法治環(huán)境、促進經濟發(fā)展》等法制宣傳資料。
“檢察院也開通微信、微博了!快來‘掃一掃’?!爆F場的群眾對《黃岡市人民檢察院法治宣傳冊》中的介紹該院官方微信、微博的內容非常感興趣,紛紛拿出手機對著“二維碼”掃了起來。檢察干警還在現場為群眾演示如何使用微信、微博,鼓勵群眾積極舉報,拿起手機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據統(tǒng)計,此次活動共發(fā)放法制宣傳資料200余份,受理群眾咨詢16人次。
法制調查報告篇四
法制工作總結(司法局)。
今年,我局的法制工作按照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省、市、區(qū)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五年規(guī)劃的要求,建立了行政執(zhí)法崗位責任制,將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規(guī)定的職責具體落實到執(zhí)法崗位和執(zhí)法人員;制定了監(jiān)督檢查、考核辦法,層層落實責任制;建立了責權明確,依法行政的執(zhí)法機制,確保了我局的'行政行為合法、有效?,F對全年的法制工作總結如下:一、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按照中央、省、市、區(qū)政法委和市司法局關于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安排和要求,我局開展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各項工作。1、加強學習,提高認識。組織干部、職工認真學xxx省、市、區(qū)政法委和市司法局關于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的有關文件、資料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讀本》,通過學習提高我局干部、職工對依法治國理念的認識,增強做好具體工作的自覺性。找范文2、端正執(zhí)法思想,牢固樹立執(zhí)法為民理念。教育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務人員牢固樹立親民、近民、愛民、為民的思想,始終堅持把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司法行政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轉變觀念,樹立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保障權利,人性化執(zhí)法和服務人民的……
法制調查報告篇五
二、調查方式。
采用網絡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為了使調查能夠真實、客觀的反應調查者的思想,我們對法律各個方面問題都進行了認真篩選,對相關法律專業(yè)術語也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表達。被調查者回答問題的方式主要是采用封閉式的回答方式,即預先設計好四種可能答案,將這些答案全部列于問題下面,由被調查者從中選擇一種答案作為自己的答案,均為單選題。收回有效的調查問卷共113份。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試卷由兩道身份判斷題、十道單項選擇題及兩道主觀題構成。四道身份判斷題用于辨明不同人群,單選題及主觀題用于查看調查人群的法制意識。
1、性別:男52%女48%。
2、年級:大一28%大二26%大三29%大四17%(大四學生在校人數不足)。
3、從何時開始接觸法律:
(1)小學16%(2)初中29%(3)高中16%(4)大學39%。
分析:可以看出大學生接觸法律的年齡普遍偏高,很晚才開始了解法律知識。只有少數人是從小接受法律的熏陶。
4、您認為法律與你的學習和生活有關系嗎。
(1)關系密切51%(2)不大37%(3)沒關系9%(4)不知道,說不清3%分析:大多是都認為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說明我們當代大學生還是比較重視法律的。還有一點同學認為不知道,說明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不良現象,作為一個大學生連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可想而知這是很可怕的事,這一體現出了我國教育應試的失敗。
5、對我國的法律體系認識程度有多少能清楚說出我國的幾部大法嗎。
(1)高;能23%(2)中;勉強能61%(3)還可以,一般的能14%(4)低;不能分析:對我國比較重要的法律大學生大多都知道,不知道的人幾乎沒有。
6、您的法律知識主要從何而來。
分析:大學生的法律知識大多來源于學校,家庭教育很有幫助,總之大學生獲得法律知識的途徑較多。社會宣傳也有很好的效果。
7、您知道自己有哪些具體的權利義務嗎。
(1)全部知道9%(2)主要的知道40%(3)小部分知道40%(4)不太清楚11%分析:對于自生的權利和義務知道的占大多是說明大家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相當強。
8、您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
(1)3月15日4%(2)11月1日4%(3)12月4日67%(4)不知道25%分析:大多是大學生都知道法制宣傳日,也有少數人根本不了解。說明一些大學生不夠誠實,明明對法律專業(yè)方面的知識不太了解還是要裝的自己很有法律常識,不過有很多大學生還是不知道法制宣傳日,這說明大家對法律不夠重視。
9、在生活中遇到侵害自己權益的事情時,您會如何處理。
分析:生活中遇到侵犯自己權益的事大多數大學生選擇向親友和老師尋求幫助,而很少的人選擇用法律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說明了我們當代的大學生用法維權意識較差,獨立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高,易沖動。
10、你認為法律意識與教育程度有關嗎。
分析:大多數的學生都認為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與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
11、您認為對法律的執(zhí)行哪些監(jiān)督是最有效的。
分析: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大學生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支持社會輿論的人占大多是。說明政府自己監(jiān)督自己是不被當代大學生認可的,我們更加相信群眾的眼睛和媒體輿論的力量。
12、您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法律是否重要。
(1)非常重要,國無法不行40%(2)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46%(3)一般,可有可無的東西10%(4)基本沒用,法律不如關系有用4%分析:法律的重要性是被當代大學生普遍認可的,只有少數幾個人認為法律不重要。說明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在逐年上升。
分析:在回答中發(fā)現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比較薄弱,自身要求太低,認為法律的作用不大,積極性不高。
建議:多開展與法律有關的活動如講座、知識競賽,高校開設基礎法律知識課。
程,大學生應當多關注有關法律方面的電視節(jié)目(如:cctv12、法制頻道等)。
14、問答題,你認為造成大學生法律教育薄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當代大學生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法律意識薄弱的原因主要是法律教育活動本身具有局限性。
四、問卷總結。
綜合本次調查問卷,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接觸法律的年齡偏高,對法律知識的了解較為缺乏,法律意識總體來說比較薄弱,遇到問題并不習慣于使用法律的武器來解決。但對于我國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等國家機關持比較信任的態(tài)度,也反映出了當代大學生的法制觀念在逐年上升。問卷也同時反映出了,他們認為自己法律意識比較薄弱,法律意識,是人們的法律觀點和法律情感的總和,其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律的要求和態(tài)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某種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關于法律現象的知識以及法制觀念等。大學生法律意識是大學生群體對法、法律或其現象的反應形式,即心理、知識、觀點和思想,包括對法律的情感、認知、評價和信仰等的內心體驗。
五、原因分析。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也是未來社會的支撐主體,其法律意識如何,直接影響到公民的法律素質和整個社會法治文明的程度。從年齡上講,大學生是一個橫跨青年和成年的群體,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法律意識帶有明顯的易變性和不成熟性。加之歷史原因、外部環(huán)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個別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行為與社會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準確地了解和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和法律需求,對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針對性,切實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大學生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傳統(tǒng)法律意識的思維慣性,以及教育與宣傳輿論的局限,大多數大學生的法律意識處于一種被動的守法狀態(tài),認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這種被動的法律意識更多的是一種守法教育下的結果。例如,現在一些高校內的法制宣傳欄中的內容都以描述違法犯罪的案例及其所受的懲罰居多,往往使得大學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法律的鐵面無私和無情,甚至有個別大學生得出了只要自己不違法,就無需學法的錯誤結論。守法教育固然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如果將守法教育代替整個法制教育,以守法為法制教育的初衷和歸宿,則不僅不利于培養(yǎng)出具有現代民主意識和現代法律意識的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對現代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價值取向的悖逆。只有徹底轉變法觀念,以培養(yǎng)人們的法律信仰和權利的積極行使為出發(fā)點,才能在更深層面上對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和建設法治國家做出回應。
六、總結。
典型案件的庭審,讓大學生從實際中獲得法律知識,提高法律意識,而且實際生活中獲得的法律知識比從課堂中學到的效果會更好。盡量給學生提供實踐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的同時也為國家的法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法制調查報告篇六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群體犯罪率略有上升,各種惡意犯罪事件均有大學生參與其中。表面上,大學生犯罪是個人行為缺失造成的,本質上是由于大學生缺少法制意識,導致其個人行為違背了法律法規(guī)。高校是大學生接受專業(yè)知識教學的主要平臺,不僅要重視專業(yè)課程教學活動,還需重視法制觀念教育培養(yǎng)工作。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法制意識調查報告,僅供參考。
法律意識是公民理解、尊重、執(zhí)行和維護社會主義法律規(guī)范的重要保證,公民的遵紀守法行為不會自然產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觀念,法律意識的指導下實現的,具備了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就會做到不僅不犯法,而且能積極維護法律的尊嚴。大學生樹立法律意識,是現代化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調查主體。
1相關社會背景和主要目的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十分嚴峻。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普遍不高。當前我國大學生大都重視專業(yè)課,而對法律基礎課不予以重視。同時大學生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淡薄。很多大學生在他們的權利受到侵害時會選擇沉默,而不是去爭取他們的利益。這就會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會越來越淡,導致高等院校呈現出逐年上升的違法犯罪現象。
大學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大學生亟需在學校的正確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素養(yǎng),是社會主義高等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學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2調查對象的選擇與簡要情況。
此次調查選擇的是高校在校及剛剛畢業(yè)的大四學生。
3調查方法與過程。
此次調查采用的是問卷調查的方法,在各大高校展開不記名調查,共征集問卷139份。
4調查結果及分析(原始問卷見附錄)。
你的性別。
a男45.61%b女54.39%。
你的你所在年級。
a大一23.68%b大二65.79%c大三4.39%d大四6.14%。
本次調查覆蓋面比較廣,男女比例較為平均。
你對法律方面的問題。
a很重視40.29%b一般關心56.12%c無所謂3.6%。
你為我們大學生的總體法律意識情況如何。
a很強13.67%b一般62.59%c較弱17.88%d很弱5.87%。
作為一名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法律與你的聯系程度怎樣。
a很緊密41.77%b一般50.21%c幾乎沒有8.02%。
被調查去的大學生平時對于法律方面,報以為所謂態(tài)度的是少數,但是重視程度明顯不足,多數同學都只報以一般關心,并且同時認為總體法律意識也只是一般。重視程度不夠,總體意識不強,這就是當代大學生對于法律意識最重要的問題。
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何而來。
大多數同學的法律知識來源于課本與電視,課本上知識過于局限,過于書面化,沒有與實際生活很好的聯系。而電視上的,雖然有很強的靈活性,但是專業(yè)性不夠,甚至有可能還有錯誤,對接收知識的時間和空間有著很大的限制。
接下來的三個小題,我就參加調查的同學的法律意識做了測試。
參加勤工儉學或兼職時,你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嗎。
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
你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
當被問到"參加勤工儉學或兼職時,你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嗎"時,只有38.6%的同學選擇了一定會,大部分的選則了偶爾會,這就表示了大學生并沒有完善的法律意識,也不知道怎樣做才是保護自己應該有的權益。
當被問到"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時,絕大多數的同學會選擇。
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這表明了當代大學生還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怎樣才是合乎法律的行為。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同學需要完善。
當被問到"你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時,答案出現了很嚴重的偏差。法制宣傳日是每年12月4日,但是只有45.45%的同學知道,還有54.55%的同學選擇了我所設置的干擾項,這就證明,法制的宣傳在各大高校中很不到位,很多高校并沒有在12月4日得時候開展相應的法制宣傳活動,致使大學生法律知識缺失。
你認為不少大學生法律意識欠缺的原因是什么。
你認為學??梢酝ㄟ^那些途徑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多選)。
這是兩個帶有主觀色彩和建議性的問題,大部分的學生認為社會的不夠完善和教育制度的問題是引起法律意識缺失,同時他們愿意并且希望學校能夠以相關法律課程以及宣傳的形式增加他們的法律知識與法律意識。
你對現在大學生法律意識建設方面有何看法。
這是一個不是必須答的問答題,一共有55人回答了我這個問題。很多同學認為,大家現在基本的法律意識是有的,并且知道哪些事情應該做,哪些不應該。但是具體到生活中如何實際運用這些知識并且切實讓他們發(fā)揮功用就不得而知了。他們認為,應該告訴大學生,如何合理合法的保護自己,對現在以及將來可能發(fā)生的一些法律方面的糾紛作出合理的規(guī)避與應對。
5對于結果的評價。
分析。
由于大學生法律意識是一個多要素、多層次的復雜系統(tǒng),要精確全面地概括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的現狀并非易事,所以本文只能結合調查結果,對當前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所存在的問題作一個粗淺的概括:
根據調查數據來看,大學生都或多或少地知道法律的基本常識,并不是完全的法盲,每個學子從小到大受傳統(tǒng)的倫理道德的教育,對法律基本知識早已耳濡目染,盡管受到一些負面因素的影響,但是我院大學生整體的法律素質還可以的,這里所說的只是基本常識,而不是深沉的理論,當今我院大學生也沒有必要對法律學習得面面俱到。
知法并不代表能運用法律,它們是兩碼事,運用主要是以知道為基礎,由于當今大學生接觸社會的機會少,社會經驗不足,再加上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如行動容易沖動,易受別人的煽動,追求時尚和個性,好面子,在處理具體一件事情上到底很少正確使用法律,甚至做出違法的事情。
而維權更不用說了,當今大學生遇到侵犯個人權益時,大部分的學生會選擇回避,忍讓,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雖然他們具備了一定的法律知識,但他們沒有真正的把法律知識內化為法律意識,沒有真正的挖掘法的精神,法的價值,缺少公平,正義的理念,對法的信任程度低。
1健全法律運行機制,加強道德規(guī)范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法治環(huán)境和輿論環(huán)境。大學生思想開放,時代感強,主觀上期望法治,關心國家法制建設,但世界觀還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因此,立法、執(zhí)法、司法部門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執(zhí)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覺化;大眾傳播媒體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利用普法、守法、執(zhí)法和監(jiān)督法律實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跡,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和輿論環(huán)境,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學校開設法律基礎課,通過老師的講授,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遇到問題,糾紛應該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武器來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而不是采取暴力手段解決,在課時的內容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有針對性地突出重點,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講授一些發(fā)生在學生周圍的案例,提高學生的興趣,適當的對學習方法進行改革,不僅僅采用老師講授,還要采用課堂討論,進行案例分析結合錄象等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積極性。同時根據大學校園發(fā)生的事件及時采取措施,以及反省發(fā)生的原因,同時適當的進行教育改革,把法律教學作為必修課,讓每個學子認識到法律的重要性。
3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普硬法律知識法制教育對提高學生自身免疫力極為重要.通過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增強其判斷能力.自覺地抵制外界不良因素影響.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在于培養(yǎng)他們維護法律尊嚴的思想情感和遵守法律的良好習慣.因此.不僅在課堂上要宣講法律知識.法制理論,還要充分利用廣播,校報,閉路電視等多種宣傳陣地,大張旗鼓地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另一方面,也可舉辦法律知識講座,競賽,典型生動案例剖析等形式,寓教于樂,使法制深入人心,使學生知曉其中道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時時處處以法律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把他們心中存在的零碎的,分散的和不系統(tǒng)的法制意識,法律觀念提高為完整,系統(tǒng)和科學的法律觀念,使他們從法律方面認識到自已的權益及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知法,學法,懂法。
結束語。
分析和認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是培養(yǎng)和塑造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對于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法律是我們保護合理權益的武器,尤其對我們當代大學生來說,更應該懂得法律,使用法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保護我們的合法的權益,而知法,守法,維權更是我們了解法律的過程??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對國家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社會,學校,國家,個人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法律意識得到很大的提高。
附錄。
分析和認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是培養(yǎng)和塑造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對于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為進一步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促進大學生學法,知法,懂法,用法,特進行本次問卷調查活動,本次調查采用不記名方式,請您認真,如實填寫。
1你的性別。
a男b女。
2你的你所在年級。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對法律方面的問題。
a很重視b一般關心c無所謂。
4你為我們大學生的總體法律意識情況如何。
a很強b一般c較弱d很弱。
5作為一名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覺得法律與你的聯系程度怎樣。
a很緊密b一般c幾乎沒有。
7加勤工儉學或兼職時,你會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嗎。
a一定會b偶然會c無必要d無所謂。
8你的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想到的是。
9你知道全國法制宣傳日是哪一天。
a11月4日b11月27日c12月1日d12月4日。
10你認為不少大學生法律意識欠缺的原因是什么?
a考試教育制度不合理b家長老師朋友的影響c和會不夠發(fā)展d其他。
11你認為學??梢酝ㄟ^那些途徑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多選)。
12你對現在大學生法律意識建設方面有何看法。
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貫徹,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法律在維護社會秩序和維護公民合法權益方面將會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普法教育和法制宣傳成為了全社會的一項重要課題。為了了解現在大學生的法制意識情況,探索法制宣傳的新渠道,本小組特對此制定了一份調查問卷,在本校大學生中展開了調查,對當代大學生對法律的了解情況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對大學生法治觀念的培養(yǎng)提出建議,以此為促進社會法制作出自己的努力。調查以隨機問卷方式,面向全體杏壇學院的學生。共制問卷100份,收回92份。問卷的內容圍繞"大學生的法制意識"展開,總共10道題。在調查的學生中,各年級段的學生都有,大四的占了大多數,他們的答案基本代表了客觀意義上的非法律專業(yè)學生在完成了大學階段積累后所知曉法律的程度。
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現狀,促進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為學校的法律教育工作提供依據,促進和諧社會的建成,因而進行了本次大學生法制意識調查。作為法學專業(yè)的學生,我們本著實事求是的嚴謹的治學態(tài)度,通過問卷形式了解真實數據,進而通過數據得出問題,通過問題了解到大學生法制意識現狀,從而分析如何提高大學生法制意識。
所謂法制意識,其實更多的講究的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態(tài),是指人們對于法律和有關法律現象的觀點和情感、態(tài)度的總稱,它表現為探索法律現象的各種學說,對現行法律的評價和解釋,人們的法律動機,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掌握、運用的程度以及對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它包括法律認知、法律情感與意志、法律價值觀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對法律的了解和情感。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大學生"學習法律的必要性和了解法律的途徑"而提出的,通過大學生的回答,了解大學生對法律的態(tài)度和情感。
第二部分:相關基礎法律知識和權利義務的認知。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對自己權利和義務的認識,對法律、法律制度的了解"而設計的,基于此理由,我們選擇了一些基礎的法律問題,同時這些問題有正確答案,通過答案的正確率來了解此方面。
第三部分:實踐中對法律的運用和理解。這一部分是針對概念中"對法律意識觀念以及對大學生的維權意識"而設計的。因為是要了解大學生對法律的掌握和運用程度,我們通過商量,希望可以通過現實中大學生熱點關注的或者生活中會遭遇的一個場景來展開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拉近問卷調查者與被調查的距離,也可以得出大學生在生活中遇到法律問題最真實的反應。
通過調查我們發(fā)現,絕大多數的大學生認為大學階段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是有必要的,學生了解法律知識的渠道多樣化保證了學生與法律知識具有較廣的接觸面,這一點對法律知識的普及具有相當的積極意義。可是法律知識的普及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在調查的學生中,只有48%的學生知道12月4日是我國的法制宣傳日。這表示,還有相當多的同學對生活中的法律沒有予以足夠的關心。對于"法律是否能維護自己的切身利益"這個問題,38%的學生選擇了"能,我對法律有信心";18%的學生選擇了"不能,法律愈來愈成為有錢人和有權的人的代表";34%的學生選擇了"現在不能,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法律會逐漸完善"這組數據充分說明了在大學生看來,現在的法律還遠遠沒有達到"完善"的程度,甚至法律存在的基本意義都在面臨著被部分學生否定的局面。雖然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不能單純地歸結于法律本身的不完備,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對大多數人來說,現在的法律體系還是不能夠滿足他們對于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要求。由此可見法制理論與實踐存在著十分嚴重的脫節(jié)。同時,只有14%的學生表示曾經通過法律武器維護自己被侵犯的合法權益。大學生權利意識淡薄不禁引人深思,大學生作為社會發(fā)展的風向標,尚如此不愿以法律作為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要實現全民懂法用法還任重而道遠。另外,對于諸如一塊錢之類的細小的利益,69%的學生選擇了不會去爭取這樣的利益——即使這樣的行為在法制意識的普及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有可能使別人因此而受益。在"假如你參加勤工助學或利用課外時間在社會打工,當您的合法權利受到侵犯時您會"一題中,有51%的學生選擇用法律手段解決爭議,也有18%的學生希望通過別的合法手段來爭取解決問題。但仍有將20%的同學選擇忍氣吞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于社會中思想最為激進的大學生仍有這種思想的存在,并占據如此之大的比例,不禁讓人汗顏,引人思考。不過,在面臨著嚴峻現實的同時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希望,學生也希望通過各種形式來增加自己的法律知識,增強自身的法制意識。問卷中所提出的諸如"增加有關法律的課程"、"組織普法講座"、"組織學生參與法庭旁聽"、"組織學生參與模擬法庭審判"等形式均受到了學生相當的贊同。
要提升大學生的法制意識,需要不同渠道的共同合作與努力。由此,提出以下看法,首先要加強對大學生法律知識的豐富和法律興趣的培養(yǎng),學校是教育機構,承擔著為國家培養(yǎng)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后備干部和各級管理人才的重任。加強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引導大學生學法、知法,使他們形成較強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進而做到守法、用法、護法,對于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大的戰(zhàn)略意義。
要積極組織和開展法律教育課程和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措施,活躍于校園內的有關法律的社團也應該積極開展活動,培養(yǎng)同學們的法律興趣,活動開展要注意避免形式化、古板化,要讓學生們去參與和配合中真正有所收獲。其次,全面普法教育任重道遠作為社會中知識分子的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如此欠缺的情況,推及全民的法制意識,結果自然不容樂觀。因此,全民的普法教育及其法制進程可想而知,面臨巨大挑戰(zhàn)。因而,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各級教育機構,組織機構都應該注意把法制教育提上日程,完善法律咨詢機制,加大普法宣傳力度。
同時,司法機關應建立法律公信度,提高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度不斷暴露的司法處理問題,司法腐敗現象,讓人民對法律的信任度急劇下降,法律的信任危機越來越嚴重。因而加強對公、檢、法機關的規(guī)范化整治,以及律師等法律工作者行為作風的整治也越顯重要。普法的基礎是信仰法,建立法律的公信度是法制進程的關鍵一環(huán)。
另外,根據大學生的現狀和我國的國情,在義務教育階段,加強對學生法律意識、權利觀念,即改善現階段教育對于法治觀念培養(yǎng)的缺乏;國家應繼續(xù)加強對法治的宣傳教育,形成良好的家庭和社會環(huán)境,這有利于學生法治觀念的形成;對落后經濟地區(qū)的法治建設要與發(fā)達地區(qū)同步推進,防止法治建設的不平衡阻礙大學生法治觀念的發(fā)展;要限制公權力,防止權力的濫用,形成社會良好的風氣促進大學生法治觀念;加深對我國法制實踐了解,讓大學生自覺培養(yǎng)法治觀念。
綜上,當代大學生的法制意識亟待提高,這需要家庭學校以及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法律觀念的培養(yǎng),法制社會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我們也要認識到行動開展得越早越好,因而,大學生自身以及社會各方力量都應該為形成一個有著良好秩序以及公民能有能力依靠法律武器而無任何后顧之憂的社會而共同努力。
一、調查背景。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主力軍,他們有著敏捷的思維,善于獨立思考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注重個人的現實利益,對自己的素質要求較高。但由于某些社會風氣、社會道德和法制教育的不足,致使其對法律沒有足夠的信任,因此沒有確立對法律的權威。其次,大學生法律意識不成熟。從年齡上講,大學生是一個跨越青年和成年的群體,尚未形成成熟、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其法律意識帶有明顯的不成熟性。社會環(huán)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個別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行為等與社會要求存在一定偏差。另外,當今大學生法律意識淺薄,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被他人侵犯的合法權益。當前大學生在違法犯罪面前,沒有足夠的膽識和法律意識,缺乏正義感。與此同時,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學生所知道的一些法律知識,大多僅限于課堂上老師的教導,而不主動學習法律法規(guī)。
有研究表明,改革開放以來,大學生違法犯罪現象明顯增多,占社會刑事犯罪的比例持續(xù)上升。中國犯罪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大學法學教授康樹華曾主持過一項調查,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個社會刑事犯罪中約占33%,其中大學生犯罪約占1%;"文革"期間,青少年犯罪開始增多,占到了整個刑事犯罪的60%,其中大學生犯罪占2.5%;而近幾年,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會刑事犯罪的70%至80%,其中大學生犯罪約為17%,而且犯罪類型向智能化、多樣化發(fā)展,同社會犯罪比,其涉罪范圍、性質及危害沒有質的區(qū)別。數據顯示:"象牙塔"并不平靜,大學生們的法律素養(yǎng)包括法律意識狀況令人憂慮。
總之,當前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在大學生的頭腦中法律的權威還沒有完全徹底的建立起來。但是,眾所都知,法律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本,也是維護正當利益的利器,只有充分了解法律、運用法律,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而擁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知識是運用法律的前提。因此,我們進行了以大學生法律意識為主題的問卷調查,希望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法律意識現狀進行了解和分析,增強我們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二、調查目的及意義:
1、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進行客觀、準確的研究及分析,是有針對性地開展法律教育,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的基礎。從年齡上講,大學生是一個橫跨青年和成年的群體,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其法律意識帶有明顯的易變性和不成熟性。加之歷史原因、外部環(huán)境以及大學生自身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個別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行為與社會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準確地了解和掌握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現狀和法律需求,對于提高法律教育的針對性,切實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大學生遵守法律內在自覺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培養(yǎng)和提高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長遠方針,是國家法制建設的百年大計,是促進培養(yǎng)現代化合格人才的需要。1997年,江澤民在中共十五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依法治國是我國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我們的目標,而社會主義法制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在于公民法律意識,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決定法律本身的命運。大學生群體是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后備軍。這個群體的法律意識強弱,直接影響我國依法治國方略的實現。了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及存在的問題,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三、調查方式:2011年10月1日至12月1號,我們通過發(fā)送問卷進行網絡調查和在校調查,無記名填寫調查問卷,共征集問卷97份。人工進行調查結果分析,從而得出調查結論。
四、調查對象:當代大學生。
五、調查問卷結果及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對大學生法律意識有了基本了解,共100人,調查情況如下:
1、你在哪里長大()。
a城市b農村。
2、對于盜版問題()。
a很反感b無所謂,便宜就好。
c根據質量而定d向有關部門舉報。
3、在路上看到有人偷東西時,你的做法()。
選項。
小計108181100。
比例10%81%8%1%。
a、不用寫b、應當寫c、寫不寫都無所謂。
d、說不清本題有效填寫人次。
5、你知道《勞動法》里規(guī)定的試用期最長時限是()。
a、三個月b、六個月c、一年。
6、你對闖紅燈的看法()。
a不闖,違反交通規(guī)則b大家都闖,我也闖c看情況。
7、你認為你目前法律學習中的主要問題是()。
a、懂得法律知識但不會實際運用b、缺乏法律知識。
c、能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并解決現實問題。
8、你是否關注國家的立法活動或是法律報告?()。
a、經常b、偶爾c、從不。
10、當你和你的家人權益受到侵害時,你首先()。
選項。
小計6451948100。
比例64%5%19%4%8%。
11、你認為法律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
a非常有用b一般c基本沒用d、法律不如權力有用。
12、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識是從什么地方來的()。
a電視上b報紙上c學校課本上d家庭的影響e其他。
13、你認為你在生活中平均每學期遇到法律問題的頻率為()。
a20次以上b10次c5次d5次以下e0次選項小計4。
9比例4%9%a20次以上b10次。
14、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嗎()。
a希望b無所謂c不希望。
15、您認為我國目前權力與法律的關系是()。
a法大于權b權大于法c有時權大于法,有時法大于權d說不清。
(一)法律知識的重要性及對法律知識來源的認識。
(二)主動運用法律知識的意識及能力。
通過對學生遇到盜版問題的調查,我們發(fā)現向有關部門舉報的人只占4%,絕大多數是根據質量而定。而當大學生在路上看到有人偷東西時,有11%的人選擇明哲保身,視而不見;悄悄的提醒被偷的人占50%,選擇報警的只占13%,大聲呼叫并訓斥小偷的占7%,19%的大學生覺得說不清。
接著我們又調查了大學生對闖紅燈問題的看法,發(fā)現選擇不闖,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占60%,還有6%的大學生選擇,大家都闖,我也闖;34%的大學生選擇看情況。而當大學生權益受到侵害時,拿起法律的武器的只占64%,訴諸武力的占5%,通過關系解決的占19%,根本沒有在意過的占4%,還有8%的大學生感覺委屈但也無能為力。這不禁引起我們的思考,還有部分大學生不選擇法律武器的原因是什么呢?據調查,我們發(fā)現有52%的大學生缺乏法律知識,而認為掌握了必要的法律知識且能靈活運用于解決現實問題的學生只占18%,懂得法律知識但不會實際運用的學生占30%。這很明顯的表明大學生缺乏主動運用法律知識的意識,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只停留在感性意識階段,缺乏理性法律意識,實際運用能力不足。
(三)對法律的信任度和對當前法治的整體現狀的滿意度。
法無處不在,法是我們生活的重要工具。但據調查還有20%的大學生認為法律不如權力有用;只有25%的大學生認為法律在現實生活中非常有用,50%的認為一般,甚至還有5%的大學生覺得基本沒用。那么,為什么會有大學生認為法律不如權力有用呢?為此,我們進行了更深入的調查,發(fā)現只有11%的大學生認為我國目前權力與法律的關系是法大于權,而認為權大于法的占45%,34%的大學生認為有時權大于法,有時法大于權,還有10%得大學生覺得說不清。這一方面說明了作為法治前提的民主立法及其程序還很不健全,司法不公乃至司法腐敗現象仍然暢通無阻;另一方面這種消極的法律意識也會嚴重地影響到公民法律信仰確立和法治理想信念的最終建立,表現出大學生法律信仰的一定程度的缺失,也反映了不利于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法治環(huán)境和氛圍。
六、大學生法律意識缺乏的原因。
(一)學生發(fā)面的原因。
(1)缺乏主動性和遠見性。
根據調查了解以及相關的文獻資料,我們發(fā)現,面臨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大學生會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專業(yè)科目的學習上,他們認為學好專業(yè)知識,鍛煉好各方面的能力,將來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因而不必浪費那么多的時間去學習法律知識。
而且,法律知識有相當的枯燥,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有大學生會主動去學習法律知識,對學校開的相關課程,也只是要求考試過關就行,對于學校舉行的法律知識講座,去的人更是少上加少。這樣逐漸形成不良風氣,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大多數大學生重學分,輕實效,并沒有意識到法律的長遠作用以及有形和無形的影響。因此,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大學生很難有扎實的法律基礎。
(2)缺乏實踐性。
根據訪談,一部分大學生反映,法律知識好像真的離我們很遠,我們在課堂學到的知識長時間不用,缺乏實踐,很快也就忘記了。在我們學校,雖然開設了相關課程,但只是詳述了相關的法律知識理論,缺乏實踐經驗的考驗,因此大學生只是學習了理論知識,卻不會應用,只是流域形式。
(二)教師方面的原因。
通過參考相關的文獻資料,我們了解到:除了將法律作為專業(yè)課來對待的專業(yè),老師都不會過高的要求專業(yè)的學生,只要能夠不影響課堂秩序就可以了,因此學生也會在私下做自己的事情。有些老師對此也不以為意。另外,老師每堂課也只是按照自己的大綱進程,講述知識,使課堂氣氛乏味,學生自然提不起精神去學習。
(三)學校方面的原因。
通過參考相關的報道,我們認識到:學校方面關于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方面的課程也只是開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同時一周也只是一大節(jié)課而已,想要很好的講授法律知識對老師老說也是很有挑戰(zhàn)的,說明學校對大學生的法律教育程度關注不夠。另外,高校的法律教育存在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jié)的現象,造成學生死讀書的情況,而缺乏實踐。
七、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措施。
(一)學生方面:提高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意識,多組織講座讓學生更加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如促進社會和諧的發(fā)展、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信仰等。當然還可以組織法律主體活動,模擬實踐等方式加強大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讓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同時進步。
(二)教師方面:打破常規(guī)教學模式,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欲望。在課堂教學重,可以結合現實生活的例子,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也可以打破常規(guī)教學局限,組織主題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法律的重要性,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除了課堂教學外,還可以運用多種方式,讓大學生學習法律知識,如法律知識競賽、法律主題活動等,這樣效果也會比課堂教學好很多。
(三)學校方面:實行"依法治校",營造培養(yǎng)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氛圍深化大學"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改革,開展校園法制文化活動,以適應素質教育對大學生法律意識培養(yǎng)的要求。多組織專家講座,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開展一些主題鮮明的法制演講、辯論賽、討論會、知識競賽、模擬法庭等活動,使學生能自主參與、身臨其境,從而受到教育和啟迪;多組織學生參加與法律有關的活動,讓大學生從實際中獲得法律知識。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盡量提供學生實踐的平臺,讓他們展示自己的才華,增加對法律知識的認識。
(四)社會方面:健全法律運行機制,加強道德規(guī)范建設,創(chuàng)造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法治環(huán)境和輿論環(huán)境。大學生思想開放,時代感強,主觀上期望法治,關心國家法制建設,但世界觀還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因此,立法、執(zhí)法、司法部門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執(zhí)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覺化;大眾傳播媒體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利用普法、守法、執(zhí)法和監(jiān)督法律實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跡,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和輿論環(huán)境,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八、總結。
根據此次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法律觀點偏差,法制觀念單薄大學生的法律知識水平不高。作為大學生,應當具備法律素養(yǎng),這成為現代市民特別是青年大學生立足社會的基本條件。然而,當前大學生法律意識水平還很低,違法犯罪的大學生多數是法律知識貧乏,法制觀念淡薄,他們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分析和認識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狀,是培養(yǎng)和塑造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的前提和基礎,對于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法律是我們保護合理權益的武器,尤其對我們當代大學生來說,更應該懂得法律,使用法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保護我們的合法的權益,而知法,守法,維權更是我們了解法律的過程??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對國家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社會,學校,國家,個人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法律意識得到很大的提高。
九、研究心得。
通過這次時長2個月的關于大學生法律意識的調查,我們不僅認識到當前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缺乏,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我們深入研究,通過參考文獻、問卷調查、訪談等多種途徑了解到了當代大學生法律意識缺乏的原因以及相關措施。同時我們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都通過這次調查得到了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提升。剛開始我并不知道有問卷心這個網站,經過老師的輔導,我學會了許多以前沒要接觸到的新知識。在學校調查反談中,我的口語交際能力也得到提高,膽量也大了,思路也拓寬了,了解到當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情況還進行了交流。在寫調查報告的時候也是頻頻出錯,在這里我要感謝老師和同學們的幫忙。借此機會,我也認識到了自己存在的許多不足之處,如剛開始的時候我不會做表格,不知道怎么報告格式,禮貌也不足等等。吸取此次經驗,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將會更加努力,不斷完善自己,取長補短,虛心請教。
與此同時,這次的調查給我們當代大學生敲響了警鐘。法律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做一個守法的好公民就必須懂法,會法;法律也是無處不在的,像盜版、偷竊、交通事故等等這些生活小事都涉及到法律,這些都與我們息息相關,時常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因此,我們必須提高法律意識,學法、懂法、守法。最后,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對于國家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努力,這樣才能使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得到很大提高。
法制調查報告篇七
黨的十八大以來,著眼于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把法治建設作為“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
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事關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根本性問題,就目前來講,農村仍然是最薄弱的區(qū)域,農業(yè)仍然是最弱質的產業(yè),農民仍然是最弱勢的群體,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根基在農村、難點在農村、希望也在農村,加快建設法治農村刻不容緩。
一、我鄉(xiāng)農村當前法治工作的現狀。
1、對農村法治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存在偏差。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民群眾越來越看重物質利益和經濟效益,并以錢作為看問題、辦事情、論實績的標準,因此,農民對依法辦事及農村法治工作的認識大大減少,而村民委員會借口抓經濟工作是硬指標,對農村法治工作采取消極應付的態(tài)度,認為組織農民學法是增加農民負擔,而且農村中的老人因年紀大且沒文化,對法律法治搞不懂、聽不進、沒法用。作為村民委員會,忽視了農村法治工作對以法治村及提高廣大農民法律意識的重要作用。
2、農村法治工作“三無”現象依然存在。所謂“三無”是指農村無專職依法治理工作隊伍、無專門的工作手段、無專項活動經費,農村法治基本流于形式,大多數村普遍存在簡單、陳舊的宣傳手段和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法治工作的深入開展。
3、農村法治存在的難點。在農村開展法治工作,一是集中村民學習難。主要是居住分散,外出務工人員多,在家大多是不識字的老人,在時間、地點上無法統(tǒng)一,若分小組分散學習、人員太少,所以很難集中組織學習;二是農村中法治骨干難找,農村的村社干部文化水平低,對他們的法律培訓又少,他們所掌握的法律知識不多,讓他們給村社講解法治,也只能念念法律條款,所以學習法律的效果不明顯;三是難抓到點子,村民整體文化素質較低,學法基本上處于被動,大多數村民只有遇到糾紛才去了解法律;四是認同度不高,一些村民認為,在農村抓法治是搞形式,導致權大法的認識存在,個別村民遇到涉法問題時,習慣于求助家族勢力,找關系,托熟人解決,這些現象的存在影響了村民學法的積極性。
4、農村依法治理基本保障有待及時落實,依法治理力度不強。目前,我鄉(xiāng)沒有司法助理員,有陣地無人員的現象長期存在,給開展依法治理工作造成不便。
二、我鄉(xiāng)農村法治工作難開展的原因。
1、法治觀念上重視不夠,認識不清。一是村民法紀觀念淡薄,工作難以開展,上面只停留在口頭上,行動上不重視,村里干部不會主動搞,個別村干部認為村民越懂法,工作越被動,因此對依法治理工作應付了事。
2、對法治工作責任不明確。區(qū)、鄉(xiāng)的依法治理工作機構健全,但到了村一級就無人“接招”,農村依法治理工作就成了無人管事的工作,責任不明確的現象較為突出。
3、開展法治工作力度不大,措施不硬。首先,上級缺乏對農村依法治理工作的分析研究,形式過多,活動開展較少,未達到應有的效果。
我鄉(xiāng)農村法治工作的對策。
1、著力建立農村法治工作機制,引導依法治理工作。一是配強農村依法治理工作骨干,做到有人管事,確立專職的法治宣傳員,并與人民調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相結合,真正把法治工作納入村級事務管理中;二是落實工作責任,把農村法治工作納入綜合治理并與工作績效掛鉤,納入鄉(xiāng)對村的目標管理之中。
2、著力加強對村社干部的法律培訓。對農村專職法治宣傳員要分級負責,層層抓好培訓,充分發(fā)揮法律培訓在依法治理工作中的'主導作用。鄉(xiāng)要負責抓好村社干部的法律培訓,村負責抓好對戶主的法律培訓,通過培訓,真正實現村、社、戶都有法律明白人。
3、著力抓好學校的普法工作,輻射農村法治工作。開展農村普法工作,要利用學校這一有利條件,在學校中普及法律知識,培訓學生宣傳員,讓學生把學到的法律知識帶回家,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一所學校帶動幾個村,從而促進農村法治工作有序開展。
4、著力采取多種形式,搞好農村法治工作。依法治理是一項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沒有群眾的支持和參與是很難開展的,因此,要采取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重點開展法治宣傳專欄,加大普法力度,要以基層為依托、以部門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不斷掀起依法治理的高潮。
法制調查報告篇八
有些偏遠的行政村沒有公有經濟,欠發(fā)達的鄉(xiāng)鎮(zhèn)財政轉移支付只能保工資保運轉,無力支撐普法經費,普法讀本緊缺,宣傳設備落后,普法人員也難做到“無米之炊”,力不從心,不同程度影響法制宣傳教育的廣度和深度。
以上種種原因制約著我國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確保普法工作的有效展開,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思考。
普法教育與新農村建設同步,與農民思想合拍,與時代發(fā)展共進。在活動形式上求新。運用多形式、多途徑宣傳法律,讓農民眼里看得到、耳里聽得到、腦里想得到。針對農村村民居住分散,社會生產、生活活動“各自為陣”、文化素質參差不齊的特點,開展“便民、近民、利民”的“送法入戶”活動。尋找普法與經濟發(fā)展的切入點,有效地解決農村普法“空對空”、農民不想學、用不上、效果差的問題。
結合農村山權林界、婚姻家庭、鄰里糾紛等問題,選擇與農業(yè)、農村、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讓普法融入農民生產生活,提高普法教育的針對性。讓廣大村民做到“法律要求什么我學什么、學什么用什么、用什么就信什么”,依法調解農村日常生活中的涉法糾紛,使廣大農民主動融入到普法教育,形成自覺學法、知法、守法的良性循環(huán)。再次,注重農村普法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普法教育的核心是取得實效,讓各級領導和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農民點頭認可,變“要我學法”為“我要學法”,在農村樹立“建設新農村、法治是保證”,“家庭經濟再發(fā)展,一人違法成枉然”的觀念,時刻繃緊依法辦事、合法經營這根弦,達到提高農村基層干部民主管理的水平、實現農村文明和諧的目標。
最后,調整農村普法依法治理經費,向經濟欠發(fā)達鄉(xiāng)鎮(zhèn)傾斜。按照分級管理負責,條塊結合的普法工作原則,對那些既無司法所,又無財力支持普法經費的鄉(xiāng)鎮(zhèn),縣級財政要適當進行傾斜,以便法制宣傳教育的順利開展。
總之,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法制宣傳教育,宣傳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的政治主張,堅持以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法制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促進農村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為進一步建設小康社會,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社會法制環(huán)境。
法制調查報告篇九
為深化“六五”普法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增強廣大農村基層干部群眾的的法制觀念,推進我鎮(zhèn)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維護農村穩(wěn)定和諧,實踐《中央宣傳部司法部農業(yè)部全國普法辦關于加強農民學法用法工作的意見》精神,我村于201x年6月30日在興隆村黨員活動舉辦了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培訓班,村委會的70多名群眾參加了為期一天的培訓。
xx在課前講話中指出,農村法制基礎薄弱,農民法制意識不強,違法上訪、暴力抗法等事故時有發(fā)生,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迫在眉睫。縣政法委綜治辦副主任xx強調,農村法制教育關乎農村穩(wěn)定,農村穩(wěn)定又是社會穩(wěn)定的基石,必須抓好農村法制宣傳教育,要把培訓班推廣到每村每戶,進一步提高農村基層干部的法律意識,帶動農村法制的改善。
培訓班由xx給學員上課,主要講解農村工作中常發(fā)生的土地、上訪、暴力抗法等涉法問題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與學員一起觀看修文縣電視臺錄制的《修文縣法制宣傳教育專題片》,結合本縣發(fā)生的案例,講解了與案件有關的《婚姻法》、《勞動合同法》、《物權法》、《城鄉(xiāng)規(guī)劃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禁毒法》、《信訪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知識,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深入淺出普及了法律知識。
經過培訓班學習,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充分認識到普法教育的重要性,激發(fā)了黨員干部學習法律知識的熱情,力爭為農村法制建設增磚添瓦,為建設和諧興隆村提供有力保障。
法制調查報告篇十
法律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形式,法治意識則是人們對法律發(fā)自內心的認可、尊崇、遵從和服從。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強調“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培養(yǎng)公民現代法律觀念,推動公民法律意識的現代化,就成為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基礎性工程。當代大學生是我國未來社會的棟梁,所以我們要了解當代大學生法治意識水平的高低,并分析和認識大學生法治意識的現狀。
因此我們是418寢室采用網絡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在微信、qq等平臺,讓更多大學生參與到調查中來。為了使調查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調查者的思想,我們對法治各方面的問題進行認真篩選,企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讓此次調查更加真實有效。被調查者回答問題的方式主要采用封閉式與開放式相結合的方式,即前六道題目單選題,預先設計好四種可能答案,將這些答案全部列于問題下面,由被調查者從中選取一種答案作為自己的答案,最后一道題作為簡答題,我們收回有效調查問卷,共43份。
首先是第一個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是什么?”,有72.09%的人回答對了,說明各位大學生對我國總體政策把握還是十分正確的。
“國家憲法日是哪一天?”,其中只有58.14%的同學回答對,因為這道題目涉及的知識面更廣,很多同學只知總體方針,對這方面詳細了解卻不夠。
“你是什么時候開始了解法治的?”32%的人回答小學,41%初中,20%高中,4%大學。由此可看出我們如今的法治普及工作取得了比較好的成果,許多同學在入大學前便已接觸了法治。
“你對法律有多少了解?”,其中有76.74%的同學了解40%,23.26%的同學了解60%,80%、100%的了解卻一個都沒有。我覺得也比較正常,畢竟我們不是法律專業(yè)的,只要大概了解法律,擁有法制意識即可。
“當你在網絡上看到有人向他人實施不法侵害時,你會點贊嗎?”,81.4%的同學不會點贊,這說明絕大部分同學至少知道在網絡上的違法行為也是不行的,也是違法的??梢?,他們正確的是非觀念。
“遇到人生安全的危害,你會如何維護自身利益?”,其中有95%的同學會報警,通過利用法律來保護自己,這說明絕大部分都有法治法律意識。
最后,我們通過一道簡答題了解了同學們內心深處,法律與道德的占比及關系。大部分都認為兩者應是相輔相成,而不是對立的關系,兩種都是手段。通過這次調查,我們了解到我們大學生基本的法治意識還是有的,只不過只停留在知道的層面,而深入了解則需要學校盡可能開展一些活動,去宣揚或者組織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審,進一步加強法制教育。
法制調查報告篇十一
一個擁有健全的法制的國家,其農村也是應該擁有完備健全的法制。農村的法制做到位,才能算名副其實的法制社會。我國要實現社會主義法制社會,其重中之重是搞好農村的法制。因此,將農村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好,將有助于促進我國的法制社會進程。
做好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努力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可以為黨委、政府分憂,下可以為民解難,任重而道遠。我國從“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經過幾十年的普法教育,使我國農民法律知識貧乏、法制觀念淡薄的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變,農民的法律意識有了較大的增強。在農村,有事找法律、出事靠法律已漸漸成為習慣。但是,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村普法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還存在許多薄弱環(huán)節(jié),農民的法律知識、法制觀念與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存在著較大的距離。通過對普法工作的調查,發(fā)現法制宣傳教育開展幾十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尚不盡人意。在一些地方,農民對“法”的產生程序感到陌生,對法的作用與效益心存疑慮。
第一、對農村普法教育認識上存在偏差。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深入,農村經濟發(fā)展迅速,但農民中也普遍出現了只注重物質利益和經濟效益,而忽視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的情況。因此,當村里要開會時,村民會提出補償誤工費等要求,在這種情形下提出將村民集中起來開展普法教育是很難實現的。此外,由于社會上存在著一些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的現象,使法律的權威性在農民心目中大打折扣,動搖了學法用法的信心。種種原因造成農民對普法抱著被動、冷漠的態(tài)度,存在著回避、應付的情況。
同時,部分村基層干部對普法也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偏差。有些鎮(zhèn)、村干部對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甚至認為對農民普了法,農民的法律意識增強了,會給自己的工作和管理帶來更多的困難。還有的會認為經濟、計生這些工作是硬指標,普法則是個軟任務,費時又費力還不見經濟效益,普法工作的`分量就大大減輕了。
第二、農民文化素質偏低,接受法律知識能力差。
在農村,人口居住分散,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剩下一些老弱病殘和農村婦女留在家中。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法律知識接受能力也較差。人員流動性的加大,造成普法工作的難度進一步增加,普法的觸角需要進一步延伸。
第三、普法流于形式,宣傳力度不大,效果欠佳。
普法流于形式,致使少數農民法制觀念淡薄。首先是很多地方法制教育沒有把握住農村和農民的脈搏,教育內容與農村的現實情況和農民的現實思想不合拍。有的調子太高,把道理講空了;有的口氣太大,理不在點子上,話不在心坎上,農民不入耳、不入心、不入腦;有的“上下一般粗”,對干部和農民要求一個樣,農民接受不了。普法流于形式,其次是缺乏實在的內容,宣傳力度欠佳,形式上的一般化,普法內容上的呆板生硬。正如一段順口溜所說:“縣市作報告,鄉(xiāng)鎮(zhèn)聽摘要,村里喊口號,群眾不知道?!睂е路稍趥鞑ミ^程中出現認識與理解上的斷層。
法制調查報告篇十二
法制觀念的調查報告專業(yè)班級:礦業(yè)學院地質工程13級1班姓名:田爽學號:1301050121引言:
調查時間:2016年11月10日至2016年11月12日調查方式:網絡問卷。
調查對象:百度遼寧程程技術大學貼吧網民一、社會現狀。
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下,群眾對法律的了解程度較低,因缺乏了解渠道和普法途徑造成群眾的法律意識普遍較為淡薄,同時群眾對法的民主基礎尚未有明確的意識,仍然存在著將“法”作為統(tǒng)治工具的法律觀,并對法治表現出不信任的態(tài)度。受到傳統(tǒng)人治觀念和現實中一些“權大于法”現象的影響,往往認為法律不如權利有用,以及法律成為某些人的工具,這些現象導致許多群眾對法治整體意識的偏見。當他們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能積極主動地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是以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法律,甚至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不了了之。其中不乏放棄法律武器,采用報復的手段來討回“公道”的可能,產生了違法犯罪的可能性。多數人在不了解相關法律的情況下采取了不當的行為而觸犯了法律,這也是由于法制觀念不足,對相關法規(guī)未能做到查閱、參考的情況下產生的諸多問題之一。
作為社會中的知識分子,大學生有著較為長遠的目光和開放的思想,時代感強,主觀上期望法治,關心國家法制建設,但世界觀還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因此,立法、執(zhí)法、司法部門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學化,執(zhí)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覺化;大眾傳播媒體和各種社會力量應利用普法、守法、執(zhí)法和監(jiān)督法律實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跡,進行生動的法制宣傳,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法治環(huán)境和輿論環(huán)境,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現代法律意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當代大學生教育中,法律基礎已作為必修科目在大學課程中占有一席之地,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將來適應法治社會的需要。2002年發(fā)生的北京的大學生劉海洋硫酸傷熊案,2003年發(fā)生的周一超考公務員被拒錄殺人案,2004年發(fā)生的馬加爵殺害舍友案等。一系列案例的發(fā)生表明了部分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淡漠和人文素養(yǎng)的缺失。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有利于他們抵御不良社會現象的影響,預防和減少犯罪,能夠更好地健康成長。同時,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實行依法治國的需要。必須提高大學生法制觀念,才能使他們自覺遵守法律,才能對立法、執(zhí)法和司法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促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目標的早日實現。
司法機關應建立法律公信度,提高公民對法律的信仰度不斷暴露的司法處理問題,司法腐敗現象,讓人民對法律的信任度急劇下降,法律的信任危機越來越嚴重。因而加強對公檢、法機關的規(guī)范化整治,以及律師等法律工作者行為作風的整治也越顯重要。普法的基礎是信仰法,建立法律的公信度是法制進程的關鍵一環(huán),法規(guī)規(guī)章草案的起草單位要立足全局,努力克服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確保立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公正性。要改變立法工作方法,完善政府立法的聽證、專家論證、公眾參與、新聞發(fā)布會等制度,使政府立法充分體現人民群眾的利益。
此次調查顯示,雖然受訪者的法律素質總體較好,但是呈現“意識先行,基礎薄弱”的勢態(tài)。由此可見,法律基礎知識是群眾法律素質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人民法律素質的提高。
當權益受到侵害時,多數人傾向于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身權益。99.5%的受訪者在購物受騙時會選擇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問題。90%的受訪者在受到商場保安人員無理搜查隨身攜帶的物品時,會選擇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梢钥闯?多數受訪者已經具備了運用法律途徑解決生活中常見問題的意識。對于我國公民的義務調查結果如下:89%的人認識到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其他涉及到我國法律制度、法律監(jiān)督機制等基礎法律知識的認識上,大部分人并不清楚,在已經學習基本法律基礎的高校校園中,這種對于我國法律基礎的基本認識不足也是存在的問題之一。
調查同時反映出來,雖然大家表現出強烈的維權意識,但只有少數人有過運用法律的經歷,絕大多數人不是沒有遇到需要法律解決的問題,而是感到“費時費力、成本太高,不劃算”,對于關乎自身重大權益的問題方面,受訪者普遍有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懂得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但對于小問題,大家的積極性普遍不高,有消極處理不了了之的情緒出現。
對于執(zhí)法機關缺乏信任問題。多數的人表示除非不得已,一般不會和法院、檢察院、公安局等執(zhí)法機關打交道,還有少數的人表示持有異議,極少數的人也只是持“比較信任”的態(tài)度。僅有很少的人對執(zhí)法機關“充分信任”。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在于:1.作為未于社會有太多接觸的大學生,對于執(zhí)法機關并沒有太多了解。2.對于執(zhí)法機關開展的工作,沒有充分的認識。在進行相關部門職務的了解后這種情況有較大改觀。3.對于社會上不公正事件的偏頗看待。
根據調查整體來看,我國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識雖然處于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但整體水準不是太高,分析其原因,應有歷史和現實兩種因素。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化,也有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封建傳統(tǒng)文化對人們思想的影響尤其根深,對民主法制建設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但我們又不能摒棄它們,我們不可能丟掉四大名著,不可能不讓人知道什么是三綱五常,更抹滅不了人們對皇權貴族的崇拜,很多很多。如果人不能從那些腐朽的封建思想中自拔出來,對其民主法制意識的影響可想而知?,F實因素包括經濟發(fā)展水平,教育和國家具體民主法制執(zhí)行情況。經濟發(fā)展水平越低,公民民主法制意識也越低,經濟越發(fā)達,公民民主法制意識越高。教育水平對公民民主法制意識的影響也是如此。當然,經濟發(fā)展水平又影響著教育水平的高低。而那些負面的民主法制執(zhí)行情況,如人情勢力,權力濫用,甚至貪贓枉法,權錢交易,都極大地動搖著人們對民主法制的信心,使人們不相信民主法制的公正性,公平性,不相信民主法制能為其做主,還其公道。這些不但阻礙公民民主法制意識的提高,甚至影響民主法制意識在其心中的確立。
對于此次調查所得到的結果而言,法制觀念在群眾中是有相當廣泛的基礎的,同時也因為群眾的素質參差不齊,在各個方面有著較大的認知不同。其中大學生作為高素質群體,有著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義務自覺性,但群眾中的其他群體在相同情況下表現出來的問題也較為突出。凸顯了推廣法制觀念的必要性和急迫性。
四、結語在此次法制觀念調查中,在對各個方面群體的調查之后,使得我對于社會主義法治進程有了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實現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重要步驟,不論在何時都應將次作為所有工作的基礎進行,同時我也認識到了自身對于社會法制觀念的認知不足,在今后的生活中,全面了解自身健全自身法律意識也是同等重要的目標,在實現自身價值的道路上,與法制觀念為伍,在法制社會中前行。
5.您認為法院適用法律是公正的么:a.一定是b.大體上是c.一般d.不是。
9.您會關注立法等法律熱點事件嗎?a.會b.不會。
19.在趕時間或車輛較少時你會闖紅燈么a.會b.不會c.看情況。
法制調查報告篇十三
一個擁有健全的法制的國家,其農村也是應該擁有完備健全的法制。農村的法制做到位,才能算名副其實的法制社會。我國要實現社會主義法制社會,其重中之重是搞好農村的法制。因此,將農村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好,將有助于促進我國的法制社會進程。
做好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努力維護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可以為黨委、政府分憂,下可以為民解難,任重而道遠。我國從“一五”普法到“五五”普法,經過幾十年的普法教育,使我國農民法律知識貧乏、法制觀念淡薄的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變,農民的法律意識有了較大的增強。在農村,有事找法律、出事靠法律已漸漸成為習慣。但是,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村普法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還存在許多薄弱環(huán)節(jié),農民的法律知識、法制觀念與經濟發(fā)展、社會進步存在著較大的距離。通過對普法工作的調查,發(fā)現法制宣傳教育開展幾十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尚不盡人意。在一些地方,農民對“法”的產生程序感到陌生,對法的作用與效益心存疑慮。
農村法制宣傳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農村普法教育認識上存在偏差。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深入,農村經濟發(fā)展迅速,但農民中也普遍出現了只注重物質利益和經濟效益,而忽視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設的情況。因此,當村里要開會時,村民會提出補償誤工費等要求,在這種情形下提出將村民集中起來開展普法教育是很難實現的。此外,由于社會上存在著一些有法不依、執(zhí)法不嚴的現象,使法律的權威性在農民心目中大打折扣,動搖了學法用法的信心。種種原因造成農民對普法抱著被動、冷漠的態(tài)度,存在著回避、應付的情況。
同時,部分村基層干部對普法也存在著一些認識上的偏差。有些鎮(zhèn)、村干部對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甚至認為對農民普了法,農民的法律意識增強了,會給自己的工作和管理帶來更多的困難。還有的會認為經濟、計生這些工作是硬指標,普法則是個軟任務,費時又費力還不見經濟效益,普法工作的`分量就大大減輕了。
第二、農民文化素質偏低,接受法律知識能力差。
在農村,人口居住分散,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剩下一些老弱病殘和農村婦女留在家中。農民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法律知識接受能力也較差。人員流動性的加大,造成普法工作的難度進一步增加,普法的觸角需要進一步延伸。
第三、普法流于形式,宣傳力度不大,效果欠佳。
普法流于形式,致使少數農民法制觀念淡薄。首先是很多地方法制教育沒有把握住農村和農民的脈搏,教育內容與農村的現實情況和農民的現實思想不合拍。有的調子太高,把道理講空了;有的口氣太大,理不在點子上,話不在心坎上,農民不入耳、不入心、不入腦;有的“上下一般粗”,對干部和農民要求一個樣,農民接受不了。普法流于形式,其次是缺乏實在的內容,宣傳力度欠佳,形式上的一般化,普法內容上的呆板生硬。正如一段順口溜所說:“縣市作報告,鄉(xiāng)鎮(zhèn)聽摘要,村里喊口號,群眾不知道?!睂е路稍趥鞑ミ^程中出現認識與理解上的斷層。
法制調查報告篇十四
2012年9月6日——9月13日。
我國已進入“六五”普法時期,在全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普及法律知識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我國公民的法制意識有了很大的提高,掌握了一定法律知識,人民群眾對如何依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依法辦事等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人們的法制觀念初步形成,農村法制化進程不斷推進,然而,我國的法制化進程仍然緩慢,特別是農村群眾的法制意識仍然處在較低水平,甚至一部分群眾“信訪不信法”。農村群眾的法制意志待提高,法制化進程極為緩慢。怎樣推進法制化進程,迫切需要我們調查分析和認真總結。調研中發(fā)現問題及解決辦法:雖然我國城鎮(zhèn)化水平在不斷提高,然而我國仍然是比較典型的農業(yè)國,一個有著9億農民的農業(yè)大國,為此,增強農民的法制意識,是實現依法治國的一項基礎性工程。
關于權利意識的調查:
一、九大政治權利意識:
一是法律沒有規(guī)定的事可不可以做,目的是考察村民們是否意識到了“法無明規(guī)定即可為”。完全意識到這一點的人數為約40℅,對這一點比較模糊也有約40℅,有20℅村民的理解與這委現代法治基本原則的內容恰好相反??磥泶迕駲嗬庾R不段提高的同時,還留有“義務法”傳統(tǒng)的烙印。
二是在婚姻問題上子女與父母發(fā)生爭執(zhí)應該聽誰的,中有1℅的村民選擇了“聽了父母的”,這表明幾乎所有人已經意識到當事人擁有婚姻自主權,父母再也不能包辦子女的婚姻了。但66℅的“看誰有道理”的答案也告訴我們:人情——這個傳統(tǒng)社會遺留的倫理因素在相當大的范圍內還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
三是兒子與女兒誰優(yōu)先,表明絕大部分村民贊同“男女是平等的”。但約16℅“各家情況不一樣”的答案又一次提醒我們”“情“這個因素的重要。雖然“人情”不必然與“國法”相沖突,但不能排除沖突的可能性,好在我們的調查中沒有發(fā)現種情況。
在遇到糾紛或麻煩時,農民們首先想到的解決方式一般不會用法律來解決,法律方式往往是他們迫不得已的最后一招。他們經常選擇的解決方式往往是找家族內或是村內有威望的人調解。如果糾紛再大一些,就會去找村干部解決,在遇到糾紛時選擇通過民間調解方式和通過行政方式解決的農民遠遠多于選擇通過法律解決的。用法律來保護自己,來維護自身的權利不受侵害在農民的中仍然是一片陌生的領域。總之。不到萬不得已,農民們一般不會直接選擇通過法律方式來解決糾紛。相較法律而言,它們似乎更相信人的力量,只要通過人與人這間的協(xié)調可以解決的事情就沒有必要去通過法律解決。而且還有相當部分人認為,找官比法律管用,因此出現了信訪不信法的誤區(qū)。
二、權利與權力發(fā)生沖突時怎樣辦。
一中家時原田上種什么誰璾了算:9℅的群眾選擇了干部了算,8℅的群眾選擇農技部門說了算,84℅的群眾選擇了自己說了算。
二是承包合同誰說了算:15℅的是村里說了算,13℅的不清楚,72℅的是與村里商量。
三是交稅以后,村、鄉(xiāng)還應不應該向你們收錢:不應該的30℅,應該的11℅錢是用在老百性身上就可以收的59℅.四是農村土地是誰的:是國家的24℅,是集體的17℅,是個人的45℅,是家庭的14℅.
上面的分析告訴我們農民的政治權利意識總體較底,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
關于訴訟意識的調查:
“沒有救濟便沒有權利”。在現代社會,訴訟是救濟權利、解決糾紛的最正規(guī)途徑。而在傳統(tǒng)社會,人們習慣于一種“無法”的社會生活,把到司法機構打官司的人視為“敗類”,而把司法機構視為破壞既定和諧的不祥之物,是“一個包庇敘利亞的機構”??梢?,人們對訴訟的認知度、評價度、參與度是反映其法律意識的重要方面。
一是怎樣看待打官司行為:值得鼓勵占20℅,認為的斤斤計較的占17℅,正常的占63℅.二是打贏官司主要靠什么:靠律師的占19℅,靠和法官的點18℅,靠自己的訴求合理合法的點63℅.
三是親朋借錢,是否需要立字據:不好意思提出的占21℅,需要,以便于今后查證的占28℅,沒有想過的占51.
四是當您與鄰居發(fā)生了,您如何解決:找雙方都信服的第三人評理占49℅,找村干部占44℅,到派出所反映或到法院起訴僅只有7℅.
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在坡鄉(xiāng)的農民,已經不認為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了,有90℅的人認為這里“正常的”和“值得鼓勵的”。然而絕大多數糾紛在非訟程序中得以解決的事實也是農民對訴訟參與度不高的原因看來,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烙印在中國人心屢深處的“息訟”觀念仍然嚴重。同時,70℅以上的人認為“打贏官司主要身權利的信任。但只有30℅的人認為親友之間借錢需要寫欠條,這表明村民們保證據的意識還有特進一步加強。
總結:
接觸到與自己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用法知識武裝大腦,既要便農民養(yǎng)成維護其身合法權益的意識,又要使其形成人人遵守法律的公共意識。因此,我們不僅要在力實施普法下村,還要使其成為一項制度加以落實。
群眾農民法律知識的欠缺是導致群眾法制意識水平低下的首要原因。正是由于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所以群眾才會對法律有很多的不解與迷惑。也導致了他們不信法、不用法。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很嚴重的惡性循環(huán):由于不懂法而不用法,越不用法則更加導致了農民不去學法,不去了解法。群眾對于法律知識了解的有限性,既使有所了解也只是停留在很膚淺的層面上,甚至根本了解的就是錯誤的信息。要全面提高農村群眾法制,必須將現代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法治精神的建立,作為農村法治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