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寫蘇軾的中考滿分作文篇一
導語:蘇東坡曾對他的弟子們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毕旅媸莥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蘇東坡是豪放詞的代表,他的許多詞一改之前婉約綺靡之風,抒豪情,言壯志,如《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蘇東坡又是曠達人生的典型,他的一生熔儒、釋、道思想于一爐,寵辱皆忘,處變不驚,唱出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雋永之嘆。這是蘇東坡莊的一面。
但蘇東坡又有諧的一面。他通判杭州時,弟弟蘇轍任陳州州學教授,東坡寫詩戲謔道:“宛丘先生長如丘,宛丘學舍小如舟。常時低頭誦經(jīng)史,忽然欠伸屋打頭?!?《戲子由》)以詼諧之筆將陳州學舍的簡陋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還有一次,蘇東坡與黃庭堅評論彼此的書法,調侃黃庭堅的字筆勢太瘦,仿佛掛在樹梢的蛇,而黃庭堅則稱東坡的字褊淺,仿佛壓在石頭底下的蛤蟆。說完,二人不禁哈哈大笑。
蘇東坡臨死前曾作《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秉S州、惠州、儋州,是他一生遭貶謫被流放的`三個地方,此詩頗有自嘲的味道。而正是在這三個地方,其亦莊亦諧的特點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
45歲時,蘇東坡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成為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在黃州,一方面,他不僅唱出了《念奴嬌·赤壁懷古》這樣的千古絕調,更有前后《赤壁賦》這樣的曠達之詠。但另一方面,蘇東坡在黃州也留下了許多諧趣佳話。他有一次赴何秀才會,吃的油餅甚酥,就問主人油餅的名字,主人說沒有名字,蘇東坡就說:“干脆就叫‘為甚酥‘吧。”又有一次,蘇東坡去一農民家喝酒,酒放多了水,很酸,他就笑道:“這酒大概就叫‘錯煮水’吧?!焙髞恚麕页鋈ビ瓮?,忽然想起“為甚酥”“錯煮水”,就作小詩求?。骸耙帮嫽ㄇ鞍偈聼o,腰間唯系一葫蘆。已傾潘子錯煮水,更覓君家為甚酥?!碧K東坡經(jīng)常與好友陳慥一起談佛論道,陳慥妻很兇悍,蘇東坡便寫詩調侃道:“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從此,“河東獅吼”便成了婦人妒悍、男人懼內的形象語。此外,蘇東坡還寫了一篇著名的《豬肉頌》:“凈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边@既是著名的“東坡肉”的制作秘籍,又讓人仿佛看到他煮肉吃肉的樣子,定然憨態(tài)可掬。
59歲時,蘇東坡又被貶廣東惠州,但他沒有被嚇倒,不僅吃得好:“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食荔枝二首》其二)還睡得香:“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縱筆》)據(jù)說后面這首詩被當時的權臣看到,笑著說:“蘇軾還這么快活嗎?”便把他貶到了更遠的海南島。
蘇東坡在海南島的生活非常艱苦,正如他自己所說:“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與程秀才書》)但這也難不倒他,他自謔:“他年誰作輿地志,海南萬里真吾鄉(xiāng)?!?《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其尚在藤也,旦夕當追及。作此詩示之》)又替自己開解道:“天地在積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國在少海之中,有生孰不在島者?”(《試筆自書》)有一次他吃了當?shù)貪O民送給他的海鮮,覺得味道異常鮮美,就告誡小兒子蘇過,千萬不要對別人講,“恐北方君子聞之,爭欲為東坡所為,求謫海南,分我此美也”(《食蠔》)。有一次他喝了一點酒,頓時臉色紅潤,小孩子們以為是“返老還童”了,蘇東坡一笑,頓時露出了破綻。蘇東坡由此賦詩道:“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縱筆》)這在作者看來是調侃,但在讀者看來卻是以樂境寫哀,讀后心里頗不是滋味。
蘇東坡曾對他的弟子們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蘇東坡就是這樣一個人,始終懷有一顆赤子之心,不論待人接物還是寫詩作文,都是直抒胸臆,絕無虛偽、做作、掩飾,正是在這一點上,他的的“莊”和“諧”得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他才既可敬,又可愛。
s("content_relate");【中考寫作素材之蘇東坡】相關文章:
1.中考寫作素材之“青春”
2.中考作文寫作素材
3.中考寫作素材
4.中考作文議論文寫作之素材勤奮
5.中考寫作素材之茶中仙子
6.中考寫作素材之成長的代價
7.2017中考寫作素材之哲理故事
8.2017中考作文寫作素材之段落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