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總會遇到各種不同的挑戰(zhàn)和問題,總結成為了我們前進的必修課??偨Y要注重語言的流暢與得體,使讀者能夠易于理解和接受。想要寫一篇好的總結,可以參考以下幾篇經典的總結范文,從中吸取經驗和啟發(fā)。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一
“共產黨人就是開路先鋒,只要我們發(fā)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天路’精神,就一定會蹚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大路?!?2月17日,榮昌區(qū)舉行“榜樣面對面·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皶r代楷?!泵嗔致氏鹊桥_,聲情并茂地向大家講述了巫山縣竹賢鄉(xiāng)下莊村村民絕壁修路改善出行條件、發(fā)展柑橘產業(yè)助農脫貧致富的感人事跡,近400名榮昌干部群眾現場聆聽。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模范就是一座豐碑。2020年11月18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同志“時代楷?!狈Q號,x市委、x市人民政府印發(fā)《關于深入開展向“時代楷?!泵嗔滞緦W習活動的決定》,號召全社會向他學習。
“我們邀請毛相林同志來榮昌作報告,旨在進一步激發(fā)全區(qū)黨員干部群眾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睒s昌區(qū)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先平介紹,本次報告會不僅請來了“時代楷?!泵嗔?,也邀請了“全國勞動模范”郭平、“全國十佳農民”林其鑫、“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yè)生”楊媚、“全國優(yōu)秀團干部”武英雨、“x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劉恩麗、“x市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陳明才、“x市杰出英才”秦兆宏、“巴渝工匠”廖偉共8名榮昌先進典型到場宣講,充分發(fā)揮“身邊榜樣”的帶動作用?!皞ゴ髸r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我們要把開展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的過程,變成向先進學習的過程、自我審視的過程、牢記初心和使命的過程,推動榮昌各項事業(yè)繁榮發(fā)展。”陳先平說。
不忘初心扎根基層,牢記使命一心為民。報告會后,不少與會干部群眾表示,聆聽先進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跡,讓自己受益匪淺?!氨M管先進典型人物來自不同單位、崗位,卻有著共同的信仰和擔當、共同的奉獻精神,在不同領域作出了非凡而又突出的成績,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便~鼓鎮(zhèn)高山村駐村工作隊干部鄭崇熠說,“我們將繼續(xù)抓好各項工作,持續(xù)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以實干實績鞏固提升高山村脫貧攻堅成果?!?/p>
據了解,下一步,榮昌區(qū)將利用“小院講堂”基層宣講平臺,讓身邊典型講身邊事,讓榜樣人物對黨忠誠、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的使命擔當,心系群眾、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敢為人先、精益求精的價值追求走進小區(qū)、鎮(zhèn)街和村(社區(qū)),凝聚起建設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的智慧和力量。
回到下莊英雄譜前告慰筑路犧牲群眾。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二
一個不能少:絕壁上的“天路”
出村的路很長,曾經,祖祖輩輩要爬過那108道拐的峭壁懸崖,從日出走到日落。
出村的路也很短,如今,8公里之外便是外面的世界。
但是這條路,巫山縣下莊人“走”了整整20年。
20年間,面對這條外地人都不敢來修的路,下莊人字典里沒有“怕”字。他們以最原始的方式,用雙手鑿,用兩腳蹬;他們守著最質樸的信念,道路一日不通,便一日不得停工;他們始終相信,只要修通這條路,就能走出去,就一定能摘掉“窮”這頂帽子。
修路會死人他卻義無反顧只為子子孫孫能有個出路。
“我們好不容易走出來,真要回去搞那條路?”
“不修路怎么辦?子子孫孫就永遠沒有出路!”
想起18年前掛完那通電話后黃會元和自己的對話,52歲的楊自慧別過臉去,空蕩蕩的屋子里傳來陣陣抽泣聲。
這通電話,改變了黃家的命運,也成了下莊村刻骨銘心的痛。
今年9月30日,黃會元去世18年祭日,大女兒黃玉秀來到父親的墳前祭掃。她在下莊路私錢洞段停了下來,這么多年來,這個位置,她停留了無數次。
“爸,你牽掛著的這條路通了,還鋪好了水泥,旁邊有護欄,再也不用擔心有人會掉下去了。”黃玉秀的聲音很輕,山谷里風一吹,仿佛帶去了很遠的地方。
如今的下莊路,寬約4米的水泥路面上不時開過幾輛小車,人坐著車,車載著貨,滿滿的喜悅。但在楊自慧的記憶里,1984年她第一次到下莊黃會元家時,是手腳并用爬進去的,上山鼻挨路,下山腳發(fā)怵。1987年,她嫁到下莊。有時候,楊自慧會看著豬圈發(fā)愁:“養(yǎng)這么肥有什么用呢?反正賣不出去,換不來錢?!?/p>
要出下莊,必須爬過那108道拐,陡的地方接近80度,年輕人空手爬上去都要好幾個小時,一個來回就要一天時間。想背活豬出去賣是不可能的,用個長板子把豬捆好背在背上,豬會掙扎,一掙扎,人就會往山下掉,掉下去命都不保。于是只有把豬殺了分批背出去,但這樣一來只能賣很少的錢。
“我們去外面闖闖,說不定日子會好過一點?!?996年初的一天,黃會元等不下去了,和家里的老父親商量后,帶著楊自慧和女兒來到了湖北京山縣。到了湖北的第二天早上,黃會元是被楊自慧搖醒的。“快看快看,太陽從土里升起來了!”楊自慧說。
在下莊,永遠只能在正午時分看到頭頂上明晃晃的太陽,至于太陽如何升起、如何落下,住在山谷里的下莊人看不到。
一度,楊自慧覺得一家人會在采石場扎根。但1999年初,黃會元接到了一通從下莊打來的電話。“村里來電話說要修路,問我們要不要回去一起干,想都沒想,老黃就決定帶著我們回去。”楊自慧回憶說,當時,自己也勸過黃會元不要回去,畢竟這里的生活比下莊好太多,可黃會元的一句話,讓她再也反駁不了半個字——不修路怎么辦?子子孫孫就永遠沒有出路!
8公里6條命一聲“修”字震徹山谷。
“人到了這個地步,怕有啥用?”
“該死的腳朝天,不死的又過年!”
曾經,站在村里的任何一個角落仰望,能看見的除了眼前的高山,就只有頭頂上小小的一片天。如今,那條“刻”在絕壁上的下莊路,在大山里蜿蜒8公里,運送貨物的車輛不時從路上開過,村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
可這條路的來之不易,只有下莊人最懂。
1997年,一條消息在村里炸開了鍋,時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從縣城參加完村干部培訓班回來告訴大家:要修路了!
“不修路,我們就會永遠窮,修了路,我們就有希望過上好日子!”毛相林這番話,讓村民沉默了。沉默之后,大家又舉起了贊同的手。
就這樣,1997年12月,下莊人炸響了第一個開山炮,面對外面的世界,他們大膽跨出了第一步。
但要在絕壁上開出“天路”,遠比想象中要艱難。下莊人修路,用的是最原始的方式。測路用的“放紅繩”的土辦法,“土專家”從崖頂懸吊下來,在半山腰蕩著“秋千”勘測。開路也大同小異,村民空中蕩、壁上爬,在山間懸空鉆炮眼,用炸藥在峭壁上炸出立足之地。
黃會元剛回到下莊的時候,也是用這樣的方式修路。為了加快進度,他借了幾千塊錢買了臺鑿巖機。和其他修路的村民一樣,他常常在崖洞里一住就是五六天。崖洞潮濕,村民就把塑料布和棉絮做成防寒“被窩”,睡覺的時候就鉆進去,然后把粗繩系在腰上,繩子的另一頭系在巖縫的老樹根上。這樣一來,就不用擔心睡著后翻身會掉下懸崖。
盡管努力做了一切可以做的安全措施,但不幸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
1999年8月14日,26歲的村民沈慶富趁著天還沒黑又趕到工地上。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的兩天,他可以好好陪陪打工回來的妻子。
可意外來的時候,往往連一句話的時間都不給人留。其實當天下午沈慶富的請假已經被批準了,但因為不愿耽擱修路,他再次回到了工地。結果,從峭壁上掉下來的一塊大石頭正好砸在了沈慶富的頭上,他就此掉下了幾百米深的山谷。村民連夜找到他的尸體,用繩子拉上來時早已僵硬冰冷,在場的人都泣不成聲。
沈慶富的去世,讓楊自慧每天都提心吊膽,生怕丈夫黃會元會出事。但黃會元曾在采石場打工,山松山緊看一眼就知道,他知道哪些地方可以踩,哪些地方要避開。想到這些,楊自慧的心能稍稍放寬一些。
直到1999年9月30日上午,山上有人喊著“出事了”。幾位村民跑到家中喊她,她知道,她的天塌了——同樣是一塊從天而降的落石,正中黃會元的頭部。沒來得及哼一個字,黃會元便葬身山谷。
路,還要不要繼續(xù)修?如果繼續(xù),還會不會有人犧牲?接連兩次的意外,讓曾無比堅定要通過修路帶大家脫貧致富的毛相林,第一次有了動搖。
“今天大家表個態(tài),這個路到底是修還是不修?”在黃會元的靈堂前,毛相林很內疚地問。
“修!”人群里很快傳出有力的回答,說話的正是黃會元的父親——72歲的黃益坤。
“修!必須修!!”之后,村里的男男女女紛紛高舉手臂,斬釘截鐵的回答聲在黃會元的靈堂前響起。當時的黃玉秀不明白,為什么爺爺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卻沒有哭,為什么爺爺沒有恨修路,反而這么贊同。她只記得,靈堂里大人們的振臂高呼響徹整個山谷。
很多年后,黃玉秀似乎明白了爺爺黃益坤的選擇。黃玉秀回憶說:“爺爺后來告訴我們,兒子走了不是不心痛。但心痛有啥用?兒子死得光榮,他是為下莊人造福而死。兒子去了后,還有孫子,只要下定決心,子子孫孫一條心,總有一天會擺脫貧困?!?/p>
這樣的犧牲,并沒有在沈慶富和黃會元這里畫上句號。此后,陸續(xù)又有4人犧牲在了修路的過程中,但靈堂前的那一聲聲“修”字,早已銘刻在了下莊人的骨子里。
一往無前虎山行,撥開云霧見光明。
到了這個地步,下莊人只有一個選擇——修!
20年人心齊為下莊換來更好的明天。
“我對著黨旗發(fā)過誓,這輩子修不通,下輩子修!”
如今,村民毛相斌在家門口望著硬化好的出村路,想到的是他的柑橘林和西瓜地。今年的西瓜已經賣脫銷了,眼下快到了柑橘的收獲季節(jié),期待也能賣個好價錢。事實上,下莊村已經形成了以烤煙為主導,柑橘、核桃和中藥材為骨干的產業(yè)布局。毛相斌說,等全村房屋風貌改造完成后,歡迎大家常來下莊走走看看。
這樣帶著夢想、有著奔頭的日子,是下莊村近400人在11名黨員的帶領下,與天斗、與地斗的結果。他們用手里的石錘,向大山要出了一條活路!
在這修路的隊伍中,毛相林沖鋒在前,他說:“我對著黨旗發(fā)過誓,這輩子修不通,下輩子修,我修不通,還有后人接著修,哪有修不通的呢?你啥都怕,就始終沒出路。”
2004年,下莊終于修通了一條機耕道。這一天,下莊人等了很多年。大家奔走相告:路通了,我們可以挺直腰板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今年9月,下莊路完成硬化,加裝了護欄,村民出村又添了安全保障。
當初修路時可以背300多斤物資的楊亨華,如今經常騎著一輛摩托車往返于下莊和騾坪。兒子在騾坪安家了,老婆忙著帶孫子,而他留在下莊村當一名綜合治理專干。
“路都通了,去騾坪這點距離都不叫事兒!”楊亨華把摩托停在下莊路上,當年的“大力士”如今鬢角已有了白發(fā),但笑容卻比當年更加燦爛。
為什么要修路?因為糧食運不出去、東西搬不進來;也因為日子越過越難、留不住媳婦。但更深的原因,下莊人其實早在20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在修路之前,村里先集中勞動力把村小修好了。1979年就扎根下莊村小教書的張澤燕回憶,當時大家把村小的房子全部翻新加固,雖然是土坯房,黑板也只是一塊破木板,但全村人都很高興。
下莊路修通之前,村里只走出了一個大專生,但路通后,已經有15個孩子考上了大學,有的在重慶,有的在深圳,有的在黑龍江……黃會元的兒女,也都考上了大學,走過下莊路,走向了更遠的世界。
如今的下莊村小,在政府和社會熱心人士的幫助下,全部換成了嶄新的磚房。孩子們在明亮的教室里,坐得筆直,朗朗的讀書聲在大山間回蕩。同樣留在這山谷里的,還有父輩倔強、拼搏、不服輸的勁頭。
下莊路的終點就在下莊村小大門口。采訪當天,大門旁邊的黑板報上,五顏六色的粉筆繪制出了簡單卻精美的圖案,圖中有一群飛翔的小鳥,一條蜿蜒的路,還有郁郁蔥蔥的樹林。頭天夜里一場大雨,把板報的一角淋得有些斑駁。張澤燕匆匆回到教室,拿來一只粉筆,重重地補上了兩個字:明天。
眼前這補好的一行字寫著:“大人流血修路為我們,我們讀書為下莊明天。”
懷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重慶巫山下莊人不畏艱險,堅持修路。20年間,先后6人犧牲。即便如此,他們也不曾放棄,終于鑿出了一條從村里通往外面世界的“天路”。
下莊修路過程中,從來不只是下莊人在戰(zhàn)斗。20年來,外界對這個自強不息的村莊從未停止幫助,從黨和政府,到媒體、社會人士,愛的力量一直都在延續(xù)。
政府派來駐村干部送來“三材物資”
從村主任毛相林家門口望出去,就是下莊用20年時間修的那條路。
每天清晨起來,抬頭望著這條“天路”,毛相林都覺得欣慰。20年前,他第一個扛起了修路的大旗,并迅速得到了村民的響應。不過,他和村民一直感激一路走來獲得的無數幫助。一些名字,一些身影,常會浮現在他的腦海。毛相林知道,沒有這些幫助,尤其是政府的幫助,下莊的路修不起來。
毛相林最常想起的,是方世才。記者到村里時,身在重慶主城的方世才家里有人生病,隔著上百公里,幫不上忙的毛相林急得一遍又一遍打電話。
方世才是當年政府派來的駐村干部,如同政府派來的“救兵”。在毛相林看來,方世才比自己親兄弟還親。而在下莊村,提起方世才,村民無一例外都會豎起大拇指。
1995年,方世才從西昌農專畢業(yè)后,被分配到竹賢鄉(xiāng)做農經干部,到下莊村駐村,在毛相林家一住就是8年。毛相林當年想修路,第一個就是找方世才商量。方世才見過世面,知道修一條路對下莊的意義,那是擺脫貧窮和閉塞的必經之路,所以兩人一拍即合。
方世才把下莊修路當成自己的事,和毛相林一起組織,搬石頭挑土,一頭扎進工地,長期灰頭土臉。
毛相林至今記得,1999年,村民沈慶富在修路時被石頭砸中掉下懸崖,當時崖上的石頭還在往下掉,許多村民都不敢到山崖下面找沈慶富的遺體,方世才硬是帶隊到崖下面把沈慶富的遺體找到。
為了修路,方世才常年不回家,妻子沒少抱怨,直到1999年,方世才的妻子到現場親眼看到了下莊修路的情形后,才化怨憤為理解。
毛相林說,下莊對于方世才,除欠下了情,還欠下了錢。毛相林回憶,當時方世才一個月有400多元工資,其中不少都貼在了修路上。“從1997年開始修路,到2002年調動工作離開,他差不多為下莊墊了1萬多元?!泵嗔终f。而方世才對于這些付出,都沒記在心上。
除了政府派來的“救兵”,還有政府送來的物資。
1997年底,下莊路開工不久,毛相林募集的3960元啟動資金就所剩無幾,眼看要停工,巫山縣農業(yè)局向下莊人伸出了援手。
那年底,巫山縣農業(yè)局局長朱崇軒帶人到竹賢鄉(xiāng)調研,從下午走到天黑,最后困在了下莊的108道拐上面,被村民接了下去。第二天,朱崇軒來到下莊修路現場,在雞冠梁,看到一個個赤裸上身的精壯漢子,聽著一聲聲震耳欲聾的開山炮響,被村民用生命挑戰(zhàn)懸崖的行動震撼了。隨后,農業(yè)局給村里提供了炸藥、雷管、導火線等價值10萬元的“三材物資”,還準備了一批鋼釬、大錘,一路送到下莊村口。這批物資讓下莊人吃了“定心丸”,甚至感覺已經可以看到通路的那一天。
后來,縣農業(yè)局又給下莊解決了20萬的物資款。毛相林說,縣農業(yè)局的幫助,讓下莊人捱過了最艱難的頭兩年。
如今,年過六旬的朱崇軒已經退休,回憶起當年的事情,他覺得不值一提:“幫農村改善條件本來就是我們政府部門,尤其是農業(yè)部門的事,農業(yè)局只是起了一個引子的作用,路能修通靠的是村民的決心和信心。”
在下莊修路過程中,巫山縣交通局、重慶市財政局等眾多政府部門也先后撥款,下莊修路的資金問題得到了徹底解決。
今年,在巫山縣委縣政府支持下,下莊村這條鑿出來的“天路”完成了硬化,并加裝了護欄,更加成為村民的脫貧路、小康路。
媒體報道帶來更多關注和捐款捐物。
在下莊修路過程中,媒體也一直發(fā)揮著力量。有一個人,經常被村民記起,那就是當時的《三峽都市報》記者侯長青。
侯長青是最早把下莊故事講給世人聽的媒體記者之一,18年來,他25次到下莊,把下莊故事帶出大山。
侯長青第一次去下莊村是1999年5月。他至今清晰記得當時的情形:一個本沒有路的崖壁上,村民不分男女開山鑿路。他驚呆了。也正是從那一刻起,他和下莊村結了緣。
當年9月,侯長青和萬州媒體記者再次踏入下莊采訪。那次采訪現場,他親眼目睹了村民黃會元被石頭砸中掉下懸崖的全過程。修路現場的犧牲讓侯長青再次受到震撼,一系列關于下莊人修路的報道陸續(xù)刊發(fā)出來。
隨后,侯長青等人歷次去下莊采訪所拍攝的照片,被制作成《下莊人》大型新聞圖片展,先后在巫山、萬州等地展出。在巫山縣人民廣場,展出僅一下午,就收到社會各界愛心捐款近4000元。侯長青記得,當時很多部門、單位都紛紛捐款,一些學生看完展覽后,也5元、10元地把自己的零花錢捐出來。
除了捐錢的,還有捐物的。一位生活本不寬裕的下崗女工,看過展覽后,轉身直奔百貨公司,挑了30雙解放鞋,并在箱子上寫下“獻給英雄的下莊人”。
這么多年來,下莊村民一直很感謝侯長青和媒體,因為這些報道,不僅讓下莊人的故事傳得更遠,給他們精神上的支撐,更為他們修路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侯長青每次去下莊,村民都爭相邀請他去家里吃飯、留宿。
不過在侯長青看來,更該感謝的是下莊人、“下莊精神”,在他眼里,下莊是一處“修心的道場”,所以每年他都會去下莊,如同回故鄉(xiāng)。
社會愛心照亮更多夢想。
外界給下莊的幫助,不僅僅在捐助修路上,還包括對修路犧牲的村民子女加以照顧,以及照亮了下莊孩子們的希望與夢想。
萬州人胡瀟瀟和謝文,都是看到媒體報道后,去下莊進行幫扶的。
“當時看到那里的條件確實很艱苦,出于本能就想幫他們。”謝文回憶說。謝文是萬州利森電梯公司老總,他經歷過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看到下莊人不折不撓的精神后受到感染,開始資助下莊的孩子。有空時,他會到下莊村小的課堂跟孩子們交流,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當時供職于萬州供電局的胡瀟瀟,利用假期走上下莊村小的講臺,教孩子們《快樂歌》,教他們自己改編的《我的家鄉(xiāng)在下莊》,用自己的方式,傳遞自信,傳遞快樂。
黃會元去世時,大女兒黃玉秀才10歲,如今黃玉秀已28歲,在萬州工作。這些年來,黃玉秀一直受到謝文和胡瀟瀟的幫助?!艾F在過年過節(jié),胡阿姨、謝叔叔都會請我們去聚下,甚至還要給我們紅包?!秉S玉秀18歲時在田里被毒蛇咬了,命懸一線,也是胡瀟瀟從萬州托人緊急帶去抗蛇毒血清,這才保住了一命。
2014年,下莊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重新修葺了村小,孩子們可以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毛相林粗略算了下,下莊修路這些年,共有十七八名孩子得到了鄉(xiāng)里、縣里乃至市里政府部門和社會愛心人士的資助,這些孩子大多考上大學走出了大山,過上了更好的生活。
如今,黃玉秀的弟弟黃玉湖在西南大學應用技術學院電子商務專業(yè)讀大四,父親去世時,他才3歲,對父親的印象模糊,但下莊修路的故事在他心里早已扎根。在黃玉湖看來,父親雖沒留下什么財產,但他留下的精神是自己一輩子的財富。而這種吃苦耐勞、堅韌不拔,也正是下莊人的品質。
黃玉湖小時候,也曾受到北京的張鴻森叔叔幫助,當時這位叔叔每年給小玉湖寄400塊錢,并寫信告訴他要多讀書,走出大山。后來因為跟媽媽搬去了騾坪鎮(zhèn),黃玉湖跟這位叔叔的通信中斷了。他一直很想告訴這位叔叔,“我們的路修通了,請張叔叔來看一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
重慶巫山下莊人20年堅持不懈在懸崖絕壁上鑿路,為的正是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和大山外面的人一樣過上更好的生活。新華社近期也刊文稱:“20年后再讀巫山‘下莊精神’,經久不息的脫貧正能量?!?/p>
事實上,“下莊精神”也正是重慶人爬坡上坎、負重前行精神的縮影。
重慶,因為多山而得名山城。山給重慶帶來了綺麗的景色,但地形特點也致使一些農村地區(qū)交通閉塞、發(fā)展落后。在重慶,爬坡上坎,負重前行,是一種常態(tài),這造就了重慶人堅韌的性格和拼搏的精神。
脫貧攻堅進程中,重慶不少地方都有類似下莊這樣修路致富的故事。不等不靠,自強不息,這也正是攻克深度貧困堡壘、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最需要的精神力量。
“下莊精神”不止在下莊。
位于大山谷底,不甘閉塞和貧窮,20年來,下莊人不等不靠、不屈不撓地向大山發(fā)出挑戰(zhàn);20年后,一條硬化好的水泥路連通了村里和外面的世界。20年中有流血流汗,更有6人先后為修路犧牲,但這些都沒讓下莊人停止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路通了,產業(yè)發(fā)展起來了,村民自然開始走上脫貧致富路。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再看“下莊精神”,依然能感受到新的力量。
實際上,重慶地處山區(qū),出行不便,像下莊這樣幾十年如一日修就脫貧致富路的故事并不少見。
在重慶開州滿月鄉(xiāng)雙坪村也有一條“崖壁天路”——盤旋于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上方是巖石,外側是絕壁深淵?!疤炻贰苯ǔ芍?,村民出村要在山路間手腳并用爬4個小時,直下800米高的懸崖峭壁,人員傷亡、物資損失時有發(fā)生。不甘貧窮,村民自發(fā)鑿出懸崖天路,后來通過政府出資、社會資金籌集等方式,對人工開鑿的鄉(xiāng)村公路實現道路硬化。昔日的貧困村,如今已成為人們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天然氧吧”。
銅梁中山村,沒修路以前,村里只有條坑坑洼洼的土坯路,客車不愿來,孩子們到鎮(zhèn)上上學要走一個多小時。村里的粉葛、竹料、水果也賣不出去,想改造住房,運費比材料費還高,結果全村500多名青壯年大多選擇了外出務工。道路出行問題,不僅嚴重影響村民生產生活,還成了致富的“攔路虎”。最終村里干部和黨員們紛紛解囊捐款修路,加上社會各界愛心捐助,3年時間,一條長10公里、連通14個社的致富路鋪在了村民面前。
屬于市級貧困村的秀山縣涌洞鄉(xiāng)楠木村,地處高山上的川河蓋草原丘陵地區(qū),修條通往外界的道路,是村民祖祖輩輩的夙愿。村里以前的土路無法通車,雨天出門常常還會一身稀泥。2014年,縣里啟動川河蓋到洪安鎮(zhèn)的公路建設,村民自發(fā)投工投勞,不到一年時間,一條5.7公里、45個拐的鄉(xiāng)村公路通車了,不僅車開進了村里,村民甚至吃上了“旅游飯”。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山即是城、城即是山”,大山大河是重慶的符號和特色。其實早在千年之前,重慶建城伊始,祖祖輩輩的出行就和爬坡上坎劃上了等號,在這樣的自然環(huán)境下,吃苦耐勞、負重前行也成了重慶人的性格標簽。勤勞堅韌的重慶人,正是憑借自己的雙手苦干實干,打通了連接外界的致富路,讓峰巒疊翠不再是阻礙發(fā)展的屏障?!跋虑f精神”也正是重慶人共有的精神,在山城的脫貧路上傳遞,隨處可見。
修一條路富一方百姓。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全面脫貧致富,關鍵在農村,而農村脫貧,基礎在交通。在重慶廣大農村地區(qū),尤其是偏遠地區(qū),通公路幾乎是所有村民的渴求。
一方面,村民在積極行動,另一方面,政府也一直不斷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
近年來,重慶將農村交通作為全市交通工作的重中之重,累計投入幾百億元,鄉(xiāng)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2.3萬公里,路網密度位居西部第一。
來自重慶市交委的一組數據顯示,重慶1.1萬個撤并村已全部實現公路通達,8000多個行政村實現公路通暢,全市有條件的行政村公路通暢率達到100%,去年有近166萬貧困群眾便捷出行問題得到解決。隨著貧困地區(qū)交通條件的全面改善,一個又一個昔日閉塞的小山村突破了發(fā)展的瓶頸。
修一條路,富一方百姓。如今,在重慶的山區(qū)常常可以看到,一條條瀝青路和水泥路蜿蜒盤旋在各個村落間,合作社、企業(yè)等經濟組織迅速在農村成長,村民將農畜產品運出大山,甚至還有人上門采購、發(fā)展電商物流,或是就地建廠深加工。在發(fā)展傳統(tǒng)農業(yè)的同時,有的地方還發(fā)展起了旅游業(yè),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不等不靠催生自強內生動力。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
重慶這些被困在大山里的村莊,正是這一矛盾的縮影。
解決這一矛盾,政府的扶持非常重要,起著決定性作用。
2014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農村公路發(fā)展的報告上批示強調:特別是在一些貧困地區(qū),改一條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給群眾打開一扇脫貧致富的大門。
同時,老百姓不等不靠、自立自強向著美好生活奮斗的內生動力也必不可少。
正如2014年5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了解畢節(jié)扶貧經驗時所說,貧困地區(qū)發(fā)展要靠內生動力,一個地方必須有產業(yè),有勞動力,內外結合才能發(fā)展。
在今年6月23日召開的深度貧困地區(qū)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總書記再次強調,加大內生動力培育力度。要堅持扶貧同扶智、扶志相結合,注重激發(fā)貧困地區(qū)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活力,注重提高貧困地區(qū)和貧困群眾的自我發(fā)展能力。要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多采用生產獎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機制,教育和引導貧困群眾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脫貧致富。
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強化自我發(fā)展能力的扶貧思路,是對“貧根”的治本,是老百姓過上美好生活的內生動力,也更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要求,而這也正是下莊人乃至山城兒女在脫貧路上的寫照。
如今,下莊村修起了一座“下莊精神”紀念館,館前一本銅書雕塑上,不僅刻著修路的108位下莊村民的名字,還刻著“下莊精神”的注解,那就是自強不息、自力更生、頑強拼搏的精神。
用20年時間鑿出的絕壁“天路”,正是下莊人詮釋“下莊精神”的永恒“雕塑”。
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黨和政府會有更多惠民政策到基層。新時代新氣象,未來的下莊人,也將迎來新機遇。千千萬萬像下莊人一樣自強不息的中國人,都會擁有更美好的明天!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三
公路通了,腰包鼓了,已年過六旬的毛相林依舊閑不下來。他在琢磨,怎么能讓村里在外的年輕人回到家鄉(xiāng),振興鄉(xiāng)村。
29歲的毛連長曾在外種西瓜、跑銷售。今年春節(jié)回家,毛相林上門找他,“連長,留在村里吧,下莊村需要你們年輕人?!?/p>
看著毛相林滿頭白發(fā),毛連長又回憶起當年修路的場景??粗謇锂a業(yè)蒸蒸日上,他動心了,選擇留下,還說服女朋友也回來,準備發(fā)展民宿,搞直播帶貨。
這兩年,返鄉(xiāng)村民越來越多。200多名外出務工村民中,已有100多人選擇回來,振興家鄉(xiāng)。
2018年,毛相林提議,建一個全村的事跡陳列室,記錄下莊人修路的故事:“講述修路歷程,激勵更多人!”
在鄉(xiāng)黨委、政府支持下,下莊人事跡陳列室于2019年落成。毛相林自告奮勇,當起講解員。
在村口的下莊人事跡陳列室里,常??梢姷矫嗔值纳碛?。他在為一批又一批的外地游客講述當年的奮斗故事。
“這是我們當年修路時穿的鞋子,已經磨穿了……”毛相林說。這樣的話,毛相林不知講過多少遍,但每次都充滿感情。
看著一撥撥年輕人來來去去,毛相林感慨萬千:“我愿當一輩子筑路人!”
從高處俯瞰,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下莊村四周懸崖峭壁,如同在“天坑”之中。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說,在沒修公路前,村里交通閉塞,到縣城就要花3天時間。
毛相林:我們這個地方沒有公路,不光只是窮,連生命都沒有保障。在一九八幾年的時候,我們有一個年輕小伙子,二十幾歲,受傷了。我們用了三天時間,我們都沒有(把他)送到醫(yī)院,最后死去,這個事情對我的觸動很大。
1997年,毛相林開始帶領村民在懸崖峭壁上修路。沒有鉆機,村民們就腰系長繩,趴在籮筐里,吊在幾百米的懸崖上打炮眼。毛相林說,當時全村青壯年吃住在工地,用鋼釬撬,用雷管炸,硬是鑿出了近8公里的“天路”,打破了“天坑”般的圍困。而毛相林明白,道路通了,下莊村要發(fā)展,還得靠產業(yè)。在多方考察學習后,毛相林帶領村民們陸續(xù)發(fā)展起柑橘、西瓜以及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
下莊村村民劉時瓊:我們這個西瓜成熟以后,就有人上門來收。像我們這種,一般可以賣兩三千塊錢左右,種得多的可以賣六七千塊錢。
如今,下莊村實現整村脫貧,人均年收入近萬元。毛相林說,從開鑿“絕壁天路”到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下莊村靠的是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精神,下莊精神將激勵下莊人在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繼續(xù)前進。
毛相林:在最難、最險的地方,我必須要以身作則,帶頭沖到前面去。路修通了,實現了我一個愿望,帶領大家致富,才是我最終的夢想。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四
“共產黨人就是開路先鋒,只要我們發(fā)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天路’精神,就一定會蹚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大路?!?2月17日,榮昌區(qū)舉行“榜樣面對面·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皶r代楷?!泵嗔致氏鹊桥_,聲情并茂地向大家講述了巫山縣竹賢鄉(xiāng)下莊村村民絕壁修路改善出行條件、發(fā)展柑橘產業(yè)助農脫貧致富的感人事跡,近400名榮昌干部群眾現場聆聽。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模范就是一座豐碑。2020年11月18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同志“時代楷?!狈Q號,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fā)《關于深入開展向“時代楷?!泵嗔滞緦W習活動的決定》,號召全社會向他學習。
“我們邀請毛相林同志來榮昌作報告,旨在進一步激發(fā)全區(qū)黨員干部群眾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睒s昌區(qū)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先平介紹,本次報告會不僅請來了“時代楷?!泵嗔郑惭埩恕叭珖鴦趧幽7丁惫?、“全國十佳農民”林其鑫、“全國最美基層高校畢業(yè)生”楊媚、“全國優(yōu)秀團干部”武英雨、“重慶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劉恩麗、“重慶市脫貧攻堅工作先進個人”陳明才、“重慶市杰出英才”秦兆宏、“巴渝工匠”廖偉共8名榮昌先進典型到場宣講,充分發(fā)揮“身邊榜樣”的帶動作用?!皞ゴ髸r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yè)需要榜樣引領。我們要把開展先進典型事跡報告會的過程,變成向先進學習的過程、自我審視的過程、牢記初心和使命的過程,推動榮昌各項事業(yè)繁榮發(fā)展?!标愊绕秸f。
不忘初心扎根基層,牢記使命一心為民。報告會后,不少與會干部群眾表示,聆聽先進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跡,讓自己受益匪淺。“盡管先進典型人物來自不同單位、崗位,卻有著共同的信仰和擔當、共同的奉獻精神,在不同領域作出了非凡而又突出的成績,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便~鼓鎮(zhèn)高山村駐村工作隊干部鄭崇熠說,“我們將繼續(xù)抓好各項工作,持續(xù)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以實干實績鞏固提升高山村脫貧攻堅成果?!?/p>
據了解,下一步,榮昌區(qū)將利用“小院講堂”基層宣講平臺,讓身邊典型講身邊事,讓榜樣人物對黨忠誠、矢志不渝的政治品格,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的使命擔當,心系群眾、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敢為人先、精益求精的價值追求走進小區(qū)、鎮(zhèn)街和村(社區(qū)),凝聚起建設成渝地區(qū)雙城經濟圈重要增長極的智慧和力量。
回到下莊英雄譜前告慰筑路犧牲群眾。
重慶市巫山縣的下莊村,曾經極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鎖”在“天坑”之中。1997年起,時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問天要路,以血肉之軀,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8公里的出山路。出山不是最終目的,帶領村民發(fā)展致富、過上好日子,才是最終目的。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歷經13年時間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并于2016年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
一段簡介,書寫了一段一名共產黨人不凡的人生,展現了一名老黨員堅持為人民的幸福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是為民的奮斗,讓毛相林瘦小的身軀頂天立地起來,是為民的奮斗,讓毛相林內心的精神光輝偉大起來,是為民的奮斗,讓毛相林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心中學習的榜樣。
要學習他,樹牢為民情懷。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下莊的閉塞和貧困成了壓在他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群眾日子過不好,就是心頭“一塊大石頭”,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人的情懷,是他打心眼里對群眾的關心與愛。我們要樹牢為民情懷,把人民群眾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當親人。
要學習他,為民勇敢奮斗。為民奮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價值的體現和彰顯,多年以來,毛相林帶領村民奮進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鋪出一條建設美好生活的道路。奮斗是實現幸福的唯一途徑,我們要緊盯著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奮斗,為人民謀福。
要學習他,甘于講求奉獻。多年的奮斗,在毛相林的帶領下,形成了以奮斗為核心的下莊精神,他說,他退休后還要把下莊精神傳承下去,讓來到下莊的人們懂得珍惜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建設和諧富足的美麗鄉(xiāng)村。奉獻,是毛相林給我們最直觀的印象,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時刻樹牢奉獻意識,以“無私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和姿態(tài)面對人民群眾。
下莊村地處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的大山深處,整村坐落在一個巨大的天坑里,因為沒有通往外界的公路,村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貧困中。20多年間,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帶領下莊村民憑借頑強的毅力,在懸崖峭壁上“鑿”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
這幾天,下莊村村民劉恒保和妻子正忙著給柑橘樹除草、打藥,六年前,他種了20畝柑橘樹,如今已經碩果累累。
除了種植瓜果蔬菜,當地村民還建起了民宿,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村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而就在二十多年前,這個被1000多米的懸崖峭壁包圍的村莊僅靠一條羊腸小道與外界相通。因為交通不便,物資匱乏,很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不愿意再返回家鄉(xiāng)。
要想富先修路。時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決定在懸崖上鑿出一條出村的公路,徹底改變村莊的命運。在他的帶領下,村民們籌集了3960元購買了炸藥等物資,肩挑背扛,用大錘、簸箕等簡單的農用工具在絕壁上開鑿希望。
2004年,歷時七年,一條八公里長的“天路”終于修到了山外。十年后,毛相林又爭取到了公路硬化政策,在扶貧資金的支持下,這條“絕壁天路”變成了3米多寬的“四好農村路”。
出山的公路修通了,而脫貧的道路又在哪里呢?2014年,毛相林四處調研后,決定為下莊村引進柑橘、桃樹、西瓜三大脫貧產業(yè),并聘請種植專家對鄉(xiāng)親們進行科學指導。同時,這條修好的出山公路也為瓜果運輸提供了極大便利。只用了一年時間,下莊村就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
此外,毛相林還在縣里為下莊村爭取到了鄉(xiāng)村振興開發(fā)項目資金,打造鄉(xiāng)村旅游,建設具有三峽山村特色的休閑度假勝地。2019年,下莊村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萬余元。在毛相林和鄉(xiāng)親們的共同努力下,曾經貧困的下莊村走上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毛相林,男,60歲,漢族,中共黨員,初中文化,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的下莊村村委會主任。1997年,擔任老下莊村支書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向絕壁挑戰(zhàn),歷經7年時間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2005年,改任撤并后的新村主任毛相林又帶領村民脫貧攻堅,歷經13年時間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
當好村民修路的領頭人,苦熬6年始終保持頑強拼搏的愚公精神。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來回走一趟,眼花頭又昏?!边@是老下莊村的真實寫照。下莊四周高山絕壁合圍,生存環(huán)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幾乎與世隔絕。全村4個社,96戶、近400人住在“井”底。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海拔僅200余米,與外界聯系,只有3條小路。其中一條“大路”有3個大臺階,108道“之字拐”。由于條件所限,四面環(huán)山的地理環(huán)境、下莊人過著苦種薄收的日常生計。
1997年7月,接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不久的毛相林,從縣城參加完村干部培訓班回來,坐在老下莊的“井口”之上,鳥瞰海拔1100多米的那個酷似天坑的古老村子,心底倒海翻江:改革開放都這么多年了,外面的世界一天一個樣,如果再過些年下莊還是老樣子,我這村支書就有愧百姓,簡直就是白干了。
那時,毛相林下定決心,要努力改變下莊村的落后面貌。要改變,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路。修通從“井底”到“井口”的鄉(xiāng)村公路。
回家后的毛相林當晚便召開群眾會,擲地有聲地提議修公路。有人議論,有人搖頭,有人懷疑一無資金二無機械,要硬生生在懸崖上摳一條路,當時的村民沒這個底氣和勇氣。毛相林并沒有泄氣,他扳起指頭給村民們算起了細賬,告訴村民:“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通過反反復復的打嘴仗算細賬,村民總算達成共識,同意修路。
1997年11月12日,下莊人終于在寒風刺骨的一個大雪天,在“魚兒溪”畔炸響了第一個向封閉與貧困宣戰(zhàn)的開山炮。
沒有炮眼,放紅繩鑿;沒有挖機,用雙手刨……在峭壁懸崖上,不能爬行也不能站立。就腰系長繩,放到山間懸空鉆炮眼,放一炮炸個“立足之地”。就這樣,村民們在空中蕩,壁上爬。分好幾個施工班,多處開炮,在半山腰炸開一處處缺口,形成一個個石礅,然后“步步為營”向前推進。
修路難,在懸崖絕壁上鑿路難上加難。男男女女帶著工具和干糧來到工地,以洞穴、巖壁作為安身落腳之處。為防止晚上睡覺翻身掉下懸崖,他們便在腰間拴根“保險繩”,繩子的一頭拴在巖縫的老樹根上。為鼓舞群眾士氣,毛相林與村組干部一起向群眾發(fā)誓:不貪占便宜,誓死修通公路!公路在村民整齊的號子聲中一尺一寸地向前艱難延伸。毛相林的擔子更重,白天要翻山越嶺到各個工地巡查安全,晚上還要在工地上總結安排工作。
為了修路,毛相林“挪”用了母親700元的養(yǎng)老錢和妹妹寄存的3000元家具款,還以個人的名義向農村信用社貸款1萬元;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雙膠鞋,手上和腳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在他的帶動下,一些縣城打工的村民也自發(fā)回村加入筑路隊伍,甚至有老人主動請纓到工地做飯。
盡管毛相林每天都把安全施工傳導到每個工地,但在挑戰(zhàn)懸崖絕壁時,先后有6位村民獻出了寶貴生命。從不輕易掉眼淚的毛相林哭過,但他從未絕望過。他常說,我個人解決不了的還有組織在,下級解決不了的還有上級在。1999年,巫山縣委縣政府將下莊路納入全縣重點工程建設,給予物資支持。
最終,歷經七年鏖戰(zhàn),2004年初,懸岸絕壁間一條長達8公里的“抗爭之路”通車了,幾輩人渴盼的出山公路夢想成真。
2005年1月,兩合村合并到下莊村,村民委員會換屆時,毛相林被村民高票當選為村主任。從村支書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發(fā)生了變化,但他不辜負組織和群眾信任的初心始終未變。下莊的有形的、出行的路摳通了。但人民群眾要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下莊還要再修通一條致富路。
毛相林積極動員有富余勞動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來,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勞務收入200余萬元。毛相林又動員村民種植紐荷爾,為把關技術,他挨家挨戶地檢查驗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窩種樹。幾年來,全村種下650畝紐荷爾,成立專業(yè)合作社進行統(tǒng)一管理,500多畝已試花掛果,預計給村民增加收入200萬元。毛相林還鼓勵村民種植了幾百畝的西瓜和南瓜。僅西瓜一項,村民年均收入3000多元。
細數村民的增收門路,毛相林將其概括為“三色”經濟:藍色(勞務輸出)、綠色(西瓜)、橙色(紐荷爾)。正是在“三色”經濟的催化下,村民的腰包鼓了。2016年通過貧困村脫貧攻堅驗收。
下莊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寫在村民臉上,甜在村民心里,也映照著毛相林花白的頭發(fā),更激發(fā)著他更深的思考。他以20年的執(zhí)著堅守求證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為一名群眾身邊的好干部?!?/p>
毛相林,男,漢族,中共黨員,1959年1月出生,重慶巫山人,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下莊村村主任。他是帶領村民不等不靠、艱苦奮斗、拔除窮根的優(yōu)秀基層黨員干部代表。原下莊村四周高山絕壁合圍,外出只有一條盤旋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1997年,毛相林帶領村民,以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蕩,壁上爬,用鋼釬撬,用雷管炸,用兩腳蹬,歷時7年,用血肉之軀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8公里的“天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通過多年努力,讓貧窮落后的面貌大大改觀,2016年,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榮獲“重慶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重慶市扶貧開發(fā)工作2017年度先進個人”等稱號。
重慶市巫山縣的下莊村,曾經極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鎖”在“天坑”之中。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外出只有一條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到縣城要走3天。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下莊的閉塞和貧困成了壓在他心中的一塊大石頭。在全村黨員干部會上,毛相林對大家說:“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1997年冬,毛相林帶領村民在“魚兒溪”畔正式動工修路。村民們個個腰系長繩,趴在籮筐里,吊在幾百米的懸崖上打炮眼,在懸崖峭壁上放炮,炸開一處處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穩(wěn)步向前推進。到2004年,整整用了7年時間,毛相林帶領村民克服了一個個困難,終于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學、132人外出上中學,29人考上了大學。毛相林希望這些有知識、有見地、有文化的年輕人能回到下莊,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改變下莊的面貌。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五
x市巫山縣的下莊村,曾經極度偏僻、交通不便,被“鎖”在“天坑”之中。1997年起,時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問天要路,以血肉之軀,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長8公里的出山路。出山不是最終目的,帶領村民發(fā)展致富、過上好日子,才是最終目的。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歷經13年時間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并于2016年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
一段簡介,書寫了一段一名共產黨人不凡的人生,展現了一名老黨員堅持為人民的幸福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是為民的奮斗,讓毛相林瘦小的身軀頂天立地起來,是為民的奮斗,讓毛相林內心的精神光輝偉大起來,是為民的奮斗,讓毛相林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心中學習的榜樣。
要學習他,樹牢為民情懷。1995年12月,毛相林接任老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下莊的閉塞和貧困成了壓在他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群眾日子過不好,就是心頭“一塊大石頭”,這就是一名真正的共產黨人的情懷,是他打心眼里對群眾的關心與愛。我們要樹牢為民情懷,把人民群眾的生活放在心中,真正把人民當親人。
要學習他,為民勇敢奮斗。為民奮斗,之于毛相林,是人生價值的體現和彰顯,多年以來,毛相林帶領村民奮進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也鋪出一條建設美好生活的道路。奮斗是實現幸福的唯一途徑,我們要緊盯著人民的幸福,用自己的奮斗,為人民謀福。
要學習他,甘于講求奉獻。多年的奮斗,在毛相林的帶領下,形成了以奮斗為核心的下莊精神,他說,他退休后還要把下莊精神傳承下去,讓來到下莊的人們懂得珍惜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建設和諧富足的美麗鄉(xiāng)村。奉獻,是毛相林給我們最直觀的印象,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時刻樹牢奉獻意識,以“無私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和姿態(tài)面對人民群眾。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六
眼前的景象。
還是會嚇人一跳。
……。
地處秦巴山區(qū)腹地的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四面均是懸崖絕壁,猶如困在深井之中,是名副其實的“天坑村”。不甘心“坐井觀天”的下莊人,決心在絕壁上鑿出一條“脫貧路”,徹底打破村里世代沿襲的貧窮命。從1997年開始,歷經7年,殉工6人,100多名村民靠肩挑背扛,用雙手鑿出一條8公里長的“血路”。當地干部認為,“下莊精神”是愚公精神的當代延續(xù),下莊人不等不靠、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涵具有鮮明時代意義。
昔日下莊村修路的場景。
“摳也要為子孫后代摳出一條路”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來回走一趟,眼花頭又昏?!边@是下莊村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打油詩?!?997年以前,全村397個人中,將近一半人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大山,絕大多數人沒見過電視,更別說高樓和汽車?!?2歲的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說,從他記事起,因失足墜崖、飛石砸中而意外身亡的村民就有30多人。
村里連接外界的唯一通道,是接近垂直的后山以及山上的108道“之字拐”。村民們去巫山縣城,要經由險峻的古道翻越懸崖,一來一回至少4天。因為交通不便,村民種出的農作物,要么自己吃,要么喂豬,而豬因為運不出去,喂得再肥也換不來錢。
1997年,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毛相林在縣里干部班培訓時,看到過去同樣封閉落后的鄰村,如今已是家家電燈亮、戶戶電視響、幢幢洋樓起、路上汽車忙,被深深地刺激了?!拔乙蘼罚匐y也要修,摳也要為子孫后代摳出一條路來!”這個男人暗下決心。
回到村里,他立即召集全村人開院壩會,把修路的想法跟村民們說了。一聽說要修路,村民們紛紛搖頭,說不可能??擅嗔植]有泄氣,他耐心地給大家做工作:“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如能前進一丈,絕不后退一尺。我們修不完還有兒子,兒子修不完還有孫子,總有能修完的一天?!?/p>
毛相林的堅定,讓很多村民從他身上看到了走出大山的希望?!靶薨?”“我同意修!”“我也支持修!咱不能一輩子當窮漢!"村民們紛紛響應。一個“愚公移山”的當代故事,便在懸崖峭壁前展開。
付出生命的代價。
也擋不住下莊人修路決心。
這條路,遠比想象得更難修。四周都是陡峭巖壁,連落腳之地都很難找,更別說在上面施工了。但下莊人并沒被困難嚇倒。幾個年富力強的年輕人,腰上系一根長繩,徒手爬上懸崖,懸在半空鉆炮眼。他們安裝并點燃炸藥,然后把身體緊緊地貼在崖壁上,以防被飛石擊中。
縱使格外小心,但意外還是發(fā)生了。1999年8月14日晚,26歲的村民沈慶富找到毛相林,希望請兩天假回村看看打工回來的妻子。得到同意后,沈慶富十分高興,趁著天沒全黑又去撬石頭。突然,一塊巨石從他頭頂上方落下,沈慶富瞬間滾下了幾百米深的山谷。直到第二天,村民們才把他的遺體從山崖下收上來。
沈慶富的意外,并沒有讓下莊人產生動搖。他們安葬了沈慶富,立即又投入了開山鑿路。然而,僅僅過了50天,不幸又降臨到下莊人頭上。36歲的村民黃會元正抱著鉆機打炮眼,被突然滾落的石頭砸中身亡。
接連發(fā)生的意外,讓毛相林無比愧疚,黃會元靈前,全村的村民自發(fā)聚集起來,為這位專門從外地趕回來修路的壯士送行。看著黃會元悲痛欲絕的家人,毛相林顫抖著說:“這路要修下去,可能還要死人。今天大家表個態(tài),路還修不修?”“修!”人群里有人大聲說。喊話的人正是黃會元的父親黃益坤,他說,“我兒子死了,但他死得光榮,路必須修,不能讓他白死了!”聽到如此斬釘截鐵的話語,村民們修路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此后,又有4名村民為修路獻出寶貴生命。但對篤定的下莊人來說,為了走出天坑,拔掉窮根,他們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跋虑f人認死理,一條道走到黑!”毛相林說,村民們白天修路,晚上住在山洞里,留守在村里的婦女和孩子種田、送飯,全村沒有一個閑人。
2004年,在毛相林帶領下,下莊村的“愚公”們用了整整7年時間,終于在絕壁上鑿出一條8公里長、2米寬的機耕道。下莊通路了,幾代人的夢想終成現實:這是他們走出天坑的路,也是他們走出貧困的路。
當代"愚公精神”
傳遞脫貧攻堅正能量。
路開天地寬。通了道路的下莊,第一件事是摘掉“貧困帽”。脫貧靠產業(yè),有了道路的下莊人,大刀闊斧地發(fā)展起了產業(yè)。
近年來,為了幫村里找“項目”,毛相林和村干部到處偷師學藝、打聽銷路。聽說曲尺鄉(xiāng)的柑橘種得好,他們就去了曲尺;聽說雙龍鎮(zhèn)錢家壩的西瓜供不應求,他們又去了錢家壩。
在村干部帶動下,村里種了300畝西瓜、630畝核桃、200畝烤煙、650畝臍橙,甚至過去賣不出去的紅薯、玉米、馬鈴薯,由于生態(tài)環(huán)保,也成了供不應求的搶手貨,一些人還專門開車到下莊來“掃貨”,村里人喂的豬也早被人預訂。
2015年,下生村率先在全縣完成整村脫貧。滿臉皺紋的毛相林欣慰地說,修路前全村年人均收入不到300元,如今年人均收入達到1.2萬元,是原來的40倍。
摘了“貧困帽”,下莊人并沒有停步不前。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是毛相林的新夢想?!拔覀冞@里抬頭是景,很適合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毛相林說,3年前他帶頭改造自家房屋,辦起了村里第一家農家民宿。每年巫山“紅葉節(jié)”短短一個月,民宿就有上萬元的收入。
在毛相林帶動下,村民們紛紛吃起了“旅游飯”。2017年,巫山縣投入資金,幫助下莊村實施民宿改造,建成了19棟34戶風貌統(tǒng)一的鄉(xiāng)村民宿,還有65棟79戶在規(guī)劃建設中。“不但我們能走出去,還要讓外面的人走進來?!泵嗔终f,如今村里與巫山縣博物館合建的下莊人事跡陳列館已初具雛形,今后村里還將打造“下莊古道”“桃花源”等旅游景點,讓游客走進來、留下來。
“修路讓我們脫了貧,發(fā)展旅游會讓我們奔小康。”毛相林說,現在兩成村民的家庭年人均收入達到2.5萬元,再過兩三年,等旅游發(fā)展起來,村民的收入還將大大增加。
“下莊人不等不靠、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品質,不但在三峽移民時期是一筆難能可貴的精神財富,在脫貧攻堅時期也時刻傳遞著正能量。近年來,下莊精神作為當代版的‘愚公精神’,一直鼓舞著巫山干部群眾砥礪前行?!蔽咨娇h委書記李春奎說。
道路行非阻。
軒車望可期。
隨著脫貧攻堅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跟下莊村一樣的貧困鄉(xiāng)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得到極大改善。
5年多來,巫山縣總計投資100多億元,開通了渝宜高速,修建了神女景區(qū)旅游環(huán)線、當九路旅游線路等,帶領全縣農民奔小康的“村村通”公路建設也一浪高過一浪,“脫貧路”、“致富路”、“產業(yè)路”遍布鄉(xiāng)村,已實現全縣行政村通暢通達全覆蓋。
巫山縣縣長曹邦興介紹,巫山要進一步加快旅游交通建設,建成大昌至平河、平河至楚陽、神女峰至三合鋪、官渡至神女溪、縣城至曲尺、桂花至梨子坪等8條旅游交通大環(huán)線,為全域旅游示范區(qū)創(chuàng)建奠定堅實基礎,讓更多的鄉(xiāng)鎮(zhèn)通過交通帶動鄉(xiāng)村旅游,讓更多的群眾吃上旅游飯。同時,突出“小康路”建設,加快推進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四好”農村路建設,徹底解決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實現通組通達100%、通組通暢90%、學校通暢100%,讓農村道路真正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脫貧路、小康路。
五一”期間迎來了第一批300多名游客,今年夏天正式迎接避暑游客?,F今,巫山通江達海的“水陸空鐵”旅游產業(yè)漸成現實。今年“五一”,巫山縣接待游客16.1944萬人次,同比增長18.26%,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477.76萬元,同比增長35.93%。
道路村村通后,帶來了廣大農村產業(yè)扶貧重大變化。僅以新科“中華名果”巫山脆李一項為例,隨著交通的快捷,如今的巫山脆李已然坐上了快遞中的飛機和高鐵,幾乎24小時內可達國內多數大城市。
“未來3年,巫山將投放200億元再次撬動巫山交通大發(fā)展。實現2小時重慶、武漢、神農架,4小時北京、昆明,實現承接東西、連接南北的渝東門戶交通樞紐大動脈?!边@是巫山交通的美好藍圖。
昔日出行“難于上青天”的巫山,如今不僅成為中國以至全球著名的旅游目的地,還隨著全國首個縣級高鐵始發(fā)站、全國少見的縣級旅游機場等“水陸空鐵”立體交通網絡構建,使渝東門戶交通樞紐中心雛形日漸顯現。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七
整整七年,下莊人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
“你們不怕死嗎?”
“死,誰不怕。為了子子孫孫有福享,為了他們有條路可以走出去,就是死了也值?!?/p>
那莽莽高山燃燒了大家都不會知道,高山下的村民,他們的心在燃燒的時候又有誰知道呢?
1去往下莊。
他們住在井里,四百多人。
井不是他們挖的,是大自然造的——連綿大山圍攏而成。相比又高又陡的大山,人像只螞蟻,房屋像點綴在山中的一朵花(據稱,從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直徑1.3公里,井口直徑不到10公里)。
準確地說,他們住在一座山的“小腿”位置。站在屋前,四周山峰赫然聳立,石壁光禿禿的,一根草也沒有。
這是巫山下莊。它位于小三峽的源頭深處。山腳清澈的溪水從兩山間的一條窄縫潺潺流出,河床里滿是鵝卵石和怪異的巨石,堅硬無比。下莊的美是硬的,硬得純粹,硬得滾燙,硬得像要燃燒起來。
一個夜晚燃燒起來,20年前的那個夜晚,如此滾燙的心,“老覺得像是昨天的事?!泵嗔终f。
那個夜晚自激情燃燒以后,被人們無數次講起:有人把它寫成劇本,有人寫進書里,有人作以雕塑,有人巡展于城市,去年毛相林站在臺上多次演講,更有眾多媒體連篇累牘報道。毛相林一直是故事的主角,已是新聞???,被稱為“當代愚公”,影響了很多人。
20年來的近百篇新聞報道,概括起來,主要關注毛相林與“三條路”:一是他帶領村民七年拼搏,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連通外界的公路;二是他帶領大家蹚出“脫貧路”;三是他為下莊鋪就“小康路”。
毛相林是大山中的一位普通農民,但他的意志和內心并不普通。不少媒體把他視為“下莊精神”(或“愚公精神”)的集中代表。這些說法高度凝練,讓我難以感受那精神的肌膚,感觸不到熊熊燃燒時的溫度。我想弄明白,是什么東西點燃那個夜晚。
當前,正值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關鍵之時,鄉(xiāng)村發(fā)展蓬蓬勃勃。下莊早在5年前已整村脫貧,現在又如何?我想搞清楚,在奔小康的路上,下莊人是否還有那滾燙的心。我來到下莊,認識這個堅硬的世界,感受一個特別的心靈。
2下莊,云之下。
“看,那就是下莊,”站在大山肩膀的位置,帶路的指著山下遠處說。
“除了一團云,什么也看不見?!?/p>
白云下的人家,從上到下,一排排,一層層,錯落有致,整整潔潔。蜿蜒的水泥公路直通家家戶戶院壩,為這塊隔絕的天地增添了新的想象。當你凝視它的時候,總覺得它長滿神奇。
五月中旬的下莊,麥子還未收完,村民房屋前后金黃的麥子和綠油油的果蔬相映成畫。
村主任毛相林的家在上排,站在二樓可以更好俯瞰下莊村。院壩前種了好些花,玫瑰開得熱烈,月季,艷麗著呢。
很多人叫他“毛矮子”。今年62歲的他皮膚黃黑,滿臉滄桑,總是帶著憨厚的笑容。他是一個有膽識的人,有人認為他心善,無私心;有人說他講原則,有擔當;有人提到他特別執(zhí)著,倔,干件事情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勇氣;還有人說他精神世界純得無雜質,純得沒有動搖改變。
方四才特別強調這點。我注意到一個細節(jié),在一群人圍坐一圈談論下莊當前情況的時候,方四才一提到毛相林,眼睛瞬間濕了,哽咽得說不出話來。這位五旬漢子曾和毛相林一起奮斗過。毛相林就是這樣一個人,大山的純樸,大山的仁義,大山的力量。
一個人有那么多追求,濃縮起來其實就一點:努力過上幸福生活。毛相林不同的是,他要讓大家都過上幸福生活。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這次新冠疫情改變了毛相林的想法,他決定要把下莊變成幸福美麗新天地。
“為什么?”
“疫情初期一些外出打工的回來了,沒想到疫情緩解后,不少人不愿走了,他們覺得下莊越來越好,想留在下莊干?!?/p>
他們這一“留”,讓毛相林既高興也倍感壓力。過去下莊人最大的夢想是走出去,如今從“想出去”到“想回來”,下莊將面臨一次更深遠的改變。
毛相林重新謀劃下莊的發(fā)展。他準備啟動一個“鮮花工程”——家家戶戶屋前和道路兩邊栽滿花;他計劃給房屋上色,“已和上級申請了,爭取明年村里統(tǒng)一刷上赭黃色”;他思量打造“下莊古道”“桃花源”等景點,吸引更多游客。談起下莊的未來,毛相林兩眼閃著光,語氣驟然一變,他好像又回到了20年前,又看到那個燃燒的夜晚。
5月13日晚,下莊召開村民院壩會。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提意見講看法。毛相林邊聽邊記。一村民因為修旅游項目要占自家的地,很不滿?!耙郧靶蘼酚卸嗫?,大家都忘了嗎?當初修路為了什么?現在又為了什么?那個時候大家不怕死,怎么到了現在,因為自己的一點利益受損,就不考慮發(fā)展了呢?!”毛相林的一席話,讓這位村民沉默了。
院壩會結束時,已接近晚上11點。毛相林連夜整理工作筆記,他計劃在2023年帶領全村人奔更高水平的小康:人均年收入達到2.5萬元(全村目前大概只有20%達到這個水平)。“要想按期實現這個計劃,必須把每一位村民發(fā)動起來?!泵嗔终f,要讓下莊人的心都燃燒起來,像20多年前那樣,哪怕可能犧牲也一定要把路修通。
28歲的小伙共產黨員毛連長站在下莊村自家土坯房前向記者介紹,他曾經在部隊服役8年,下莊通公路后適合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他決定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現正著手聯合家旁邊的幾家也是土坯房的鄰居一起發(fā)展民宿。
3燃燒的下莊與天路。
“過去沒有這條公路,你們怎么走出去?”
“只能爬出去。”
毛相林家背后隱藏著一條古道,道路陡峭,108個“之字拐”。據說健碩的下莊人空手爬上去也得幾個小時,去趟巫山縣城,一來一回至少四天。側邊山上是另一條古道,那更陡更險了。毛相林的母親從這條路嫁到下莊。她說:自走了那一次,這輩子再不敢走第二次,好幾個地方是陡壁懸崖,必須有人用繩子把你拉上去。據統(tǒng)計,先后有23人在懸崖上摔死,75人摔傷、殘疾?!吧嚼锏乃墒炝藚s運不出去,只能爛在地里;大量的藥材無法銷售出去,只能當柴火燒了;成群的豬羊趕不出山,生了急病的村民抬到半路就咽了氣;山外的姑娘打死也不往山里嫁,男人們只能打光棍……”毛相林說,許多人從生到死都沒能走出大山一步。
下莊人渴望走出來,不是爬出去。誰去修條路呀?
毛相林站了出來。200多年前,他的祖先帶著家人走進來,而今他要帶領大家走出去。
一出巫山縣城,汽車迅速扎進群山腹地。過了巫山竹賢鄉(xiāng)場鎮(zhèn),半小時車程來到下莊村與雙河村的交界處。此地海拔近1200米,兩座山肩擠肩,中間僅三尺寬窄縫,頭上千仞絕壁,腳下萬丈深淵,沒路,因為無一處立腳,無一寸土。
那就向石壁要路。毛相林帶領下莊人用雙手在石壁中刨出一條公路。一個難以想象的奇跡。人們把這條路稱為“天路”。
重慶直轄那一年,毛相林接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下莊的閉塞和貧困,成了壓在他心口的一塊大石頭。他說起:“下莊這個樣子,我這個村支書啷個向村民交待?啷個向黨組織交待?當時,我心里就起了修村公路的打算?!?/p>
村民有的懷疑、有的擔心,有的說瘋了。毛相林一個個說服動員,“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如能前進一丈,絕不后退一尺。我們修不完還有兒子,兒子修不完還有孫子,總有能修完的一天。”
他們沒有任何機械設備,連一臺鉆機也沒有,只有繩子、籮筐、鋼釬、大錘和一雙手。
沒有錢,沒有物資,唯有一顆顆燃燒的心。毛相林帶頭拿出母親的700塊養(yǎng)老錢,作為第一筆修路資金,村民們自發(fā)東湊西湊,籌集了近4000塊,毛相林又以個人名義向信用社貸了1萬多元。
他們腰系長繩,站在籮筐里,吊在幾百米高的懸崖上打炮眼;沒得挖機,就在懸崖峭壁上先放一炮,炸個立足之地,然后再用鋼釬和大錘鑿,以最原始的方式,在空中蕩,壁上爬,用鋼釬撬,用雷管炸,用兩腳蹬,在半山腰炸開一處處缺口,步步為營向前推進。
1997年農歷冬月十二,毛相林帶領村民在“魚兒溪”炸響了第一個向封閉與貧困宣戰(zhàn)的開山炮。從魚兒溪到下莊8公里,如今僅幾分鐘車程,過去翻山越嶺,要走大半天。
不到兩個月,死了兩個年輕人,毛相林萬分愧疚,如果他不堅持修路,悲劇就不會發(fā)生。送黃會元的遺體回家時,他做好了挨罵挨打的準備??牲S會元的父親、72歲的黃益坤沒有責罵,見到毛相林的第一句話是:“謝謝你們把會元找回來了?!?/p>
縣委縣政府支持下,道路完成硬化加固,并加裝護欄。如今,從下莊出發(fā)到縣城,只需一個半小時左右。自2004年通路以后,全村有36人外出上小學、132人外出上中學,29人考上了大學。
4三件好禮。
下莊倒真是一個世外桃源。
大自然熱衷善惡相間。它給了下莊惡劣的自然條件,總得給點什么好處,有三件“好禮”:優(yōu)質的土壤、充足的水和適宜的氣候。對農業(yè)稍有了解的就會明白下莊不會餓肚子了。
下莊人稱他們的土為“大土”。我在幾塊地隨便抓了幾把,一捏,土質特別松軟、濕潤;再一捏,發(fā)現土壤具有團粒結構。土壤學告訴我們,這是栽種作物的好土。
這淺紅色的土,不知是如何產生的。真是神奇的下莊。
下莊種出來的糧食瓜果,口感極佳。第一個要說的是小麥,竹賢鄉(xiāng)鄉(xiāng)長吳文銳介紹:下莊小麥非常有名,面條10元一斤,還難買到。好麥好面離不開好種。下莊人說起他們的小麥滿臉的自豪,麥種是下莊自己保留的老種子,幾十年沒變過,其他地方無法復制,是絕對地理標志品牌。
土豆、玉米、西瓜、柑橘怎么樣?都比周圍其他地方的好吃。西瓜是毛相林引進來的。十多年前的一天,他去巫山縣城一親戚家,晚飯后,親戚買來一個大西瓜,毛相林當時沒吃過西瓜,很好奇,第二天,就找到賣瓜的了解種植技術,第二年下莊栽了西瓜,沒想毛相林的瓜更好吃。“下莊西瓜漸漸有了名氣,附近其他村的西瓜也打我們下莊的牌子?!眳俏匿J說。
毛相林帶領村民種上300畝西瓜、650畝紐荷爾柑橘、500余畝南瓜,后來又新開150畝桃園。毛相林帶頭改造自家房屋,辦起村里第一家農家民宿,如今正在實施全村名宿改造。有了這些,下莊脫貧了。
下莊的土地還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一到冬季,巫山高山村鎮(zhèn)漫天大雪,奇怪的是,下莊無雪,“雪下到對面山上,就停了?!泵嗔终f。這也許是在井里的優(yōu)勢吧,下莊海拔不高(近700米),井里的冬天是暖和的。無雪,冬天作物好長。
最后一件禮物,水。下莊的水清亮得閃著光,流淌的聲音清脆舒暢。水也用于發(fā)電。發(fā)電站在山腳的河邊,很小,一間房子。這讓下莊在1977年可以用上電燈,而這個時候,巫山很多鄉(xiāng)鎮(zhèn)用的還是煤油燈。
下莊像極了世外桃源,對那些熱愛原生態(tài)的人來說,這里更具吸引力。毛相林提到一點:400多下莊村民,90歲以上的3位,80至90歲的20位,長壽者越來越多。高山養(yǎng)老,下莊是可選之地。
5下莊古道。
毛相林帶我們爬“下莊古道”。下午的陽光清澈無比,照得下莊一草一木閃著光。
我們爬屋后那條“容易的”。毛相林前面帶路,穿過一片菜地、柑橘林,很快就進入樹林。路越來越陡,越來越窄,有的地方不見路了,多年無人走,路上長滿荊棘。但毛相林閉著眼睛都知道該怎么走,因為他從前一年要走不下百次。毛相林幫我們清理障礙,不斷提醒大家小心點。
差不多爬了一個小時,我們來到一個“大臺階”。毛相林說:“要想翻過這座山,還要再爬過3個這樣的臺階。后面的路更陡、更長?!贝笈_階是用石塊砌成的一個簡易平臺,方便背抬東西時歇口氣,休息一下。臺階外有一塊光禿禿的石崖,站在高高的石崖上,我們像被拋在偌大的天井的半空中,8公里長的“天路”在我們正對面,這時才看到它的全景,像一根舞動的彩帶,鑲嵌在翠綠的山腰上,極為壯美,富有韻味。
毛相林站在山崖上,凝視“天路”,神情肅然,他在想什么?緬懷犧牲的兄弟,追思那些燃燒的歲月。在他所眷戀的這土地上,再高的山也不能阻擋一顆滾燙的心所噴射出的光芒,再深的井也不能消磨那滾燙的心所蘊藏的力量。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八
壁立千仞,群山合圍。翻幾座大山,盤過108道“之字拐”,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便映入眼簾。這里地處巫山深處,如“深井”一般,“井底”緩坡上,小樓星羅棋布,大片柑橘林連綿起伏。
毛相林是下莊村村委會主任,也是老村支書,當地人稱他當代“愚公”。
成為“愚公”,是被窮逼出來的?!版i”在深山里的下莊村,以前是巫山縣最窮的地方。村民外出只能徒步翻過絕壁,到縣城得花兩天時間。
不能讓大山“困”住下莊!1997年開始,“愚公”毛相林帶領鄉(xiāng)親們“移山”,用了整整7年時間,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天路”。
路通了,產業(yè)也活了。在毛相林帶動下,鄉(xiāng)親們種起了臍橙等水果,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隨之,一棟棟新樓拔地而起,一輛輛小轎車來來往往,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
2015年,曾經最窮的下莊村在全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達12670元,是修路前的40倍。
“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
“下莊像口井,井有萬丈深?!毙r候,毛相林就常聽長輩們念叨。坐“井”觀天,村民們有時也開玩笑說要修路,可沒人敢下決心。
直到1997年的一天,38歲的毛相林去縣里開會,發(fā)現鄰村村民家里有電視機,還有車子來收購蔬菜?!皼]想到山里還能這么生活!”回到村里,毛相林馬上召集村民們商量修路的事。
“你看這山,鳥都飛不過去。”“錢從哪里來?”“要不搬出去算了?”
大伙你一句我一句。村里有幾百畝地,鄉(xiāng)親們不想離開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可想到修路之難也是特別打怵。
“不能坐等,要自己動手,劈山開路!”毛相林給村民們算了一筆賬:公路預計七八公里,計劃20年修完,每天修1米即可,全村將近400人,只要一起努力,修路是可行的。
不修路,沒出路!幾經周折,全村人終于下定決心。
男女老少齊上陣,冬去春來都不停。大家用最原始的辦法,一塊塊石頭鑿。絕壁上,一個個“空中飛人”綁著繩索鑿開炮眼、放上炸藥……鞋子磨破就赤腳,夜里不便回家就住山洞。
終于,2004年春天,一條“玉帶”出現在山腰上,下莊人終于打通康莊大道!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九
11月17日,本報報道x市巫山縣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數十年來扎根基層一線,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展現了黨員干部強烈的責任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時代楷?!狈Q號,他的感人事跡在當地引起熱烈反響。
“20多年前,毛相林帶領著下莊人一錘一鑿,鑿通出山路,現在又帶領村民邁向致富路。這種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愚公移山的堅韌精神,值得我們年輕干部學習。我們要為人民群眾做實事,在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眡市巫山縣下莊村駐村干部周勇說。
“學習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跡,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深深地被打動。”x市南川區(qū)廟壩村第一書記宋建峰說,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從毛相林身上學到很多。在關鍵時刻,一定咬緊牙關,沖鋒在前,向黨和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
x市巴南區(qū)圣燈山村扶貧干部謝志耕說,下莊人脫貧摘帽,毛相林這個帶頭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為榜樣,時時處處為群眾著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x市綦江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優(yōu)撫科科長謝邦金說:“毛相林是當代黨員的優(yōu)秀代表,我們要認真學習他不等不靠、艱苦奮斗的精神,引導退役軍人為家鄉(xiāng)發(fā)展貢獻力量。”
x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方旭表示,激發(fā)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至關重要,毛相林等下莊人不等不靠、艱苦奮斗,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西南政法大學哲學系本科生崔冬赟表示,青年大學生要學習毛相林的奮斗精神,立志到基層去,將青春的“小我”融入到社會的“大我”中去,讓青春之花在廣闊天地綻放。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十
當代“愚公”敢向絕壁要“天路”
深秋,山谷。一條路,蜿蜒曲折如蒼龍,一頭扎入谷底村莊,一頭通向群山之巔。這是下莊村的出山公路。
16年前,毛相林率領100多名下莊村民,硬是用雙手在山中鑿出了這條8公里長的公路。接著,毛相林和村民們不等不靠,敢想敢干,決戰(zhàn)貧困,續(xù)寫“愚公移山”新篇。
“摳也要為子孫后代摳出一條路來”
1997年,38歲的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毛相林,作出驚人決定——修公路。
下莊村位于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被四面千米高山絕壁合圍,猶如坐在一口井中,修路難如登天。
當時唯一的出村路,是一條“108道拐”的古道,去縣城一來一回至少4天。住在“井底”的近400名下莊村民,近一半人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貧窮閉塞成為下莊人難以擺脫的宿命。
“咱不能一直當窮漢,就算再難,我也要帶頭沖一沖?!泵嗔衷诖迕翊髸辖o大家鼓勁:“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這輩人修不出路來,下輩人接著修,摳也要摳出一條路來?!?/p>
那年冬天,改變下莊人命運的這條路開工了。全村青壯年帶著工具和干糧上山,吃住在山洞,睡覺就在腰間拴根繩子,另一頭在老樹根上打個結,以防夜里翻身掉下懸崖。為了早日修通公路,毛相林在山上住了3個月沒回家。
修路遠比想象的難。四周陡峭巖壁,很難找到落腳之地,膽子大的腰系長繩站在籮筐里,吊在幾百米高的懸崖邊鉆炮眼,先炸出一小塊立足之地,再用鋤頭、鋼釬和大錘,一塊一塊把石頭鑿下來。
村民楊亨雙回憶,有一次鉆炮眼,他站在懸崖邊,腿抖得兇,頭頂還不時掉碎石。就在那時,毛相林說,你們都別動,我先下去探探底,一個人系上繩子下去了。工地上,遇到危險情況,毛相林總是第一個上,最重的活總是他帶頭干。
“路必須修下去,人不能白死”
開工修路第三年,不到兩個月,接連有2名修路村民獻身。
26歲的村民沈慶富,在修路時被一塊巨石砸中,滾下幾百米深的山谷。安葬沈慶富沒多久,專門從外地回鄉(xiāng)修路的36歲村民黃會元,也被滾落的石頭砸中。
村民自發(fā)前來,為黃會元送行??粗S會元悲痛欲絕的家人,毛相林無比愧疚,他聲音顫抖著問大家:“如果再修下去,可能還要死人。今天大家表個態(tài),這路到底修還是不修?”
“修!”有人大聲吼道?;貞娜耍屈S會元的父親黃益坤?!拔覂鹤铀赖霉鈽s。路必須修下去,人不能白死?!崩先苏f。
在場所有人舉起了手。毛相林忍住淚水,立下誓言:就算我們這代人窮10年、苦10年,也要把路修下去,讓下一代人過上好日子。
此后,又有4名村民為修路獻出了生命。為早日走出大山、拔掉窮根,下莊人沒有退縮。2004年,在毛相林帶領下,下莊村人用了整整7年時間,終于在絕壁上鑿出了一條8公里長、2米寬的機耕道。
這是他們走出大山的路,這是他們走出貧困的路——下莊人祖祖輩輩的夢想終于變成了現實!
“還要讓外面的人走進來”
雖然出山公路通了,但在當時,大多數下莊村民還生活在貧困線下。毛相林“趁熱打鐵”,帶領村民種植柑橘,力爭盡快脫貧。
不曾想,村里的500畝柑橘生蟲,幾乎絕收。毛相林召開村民大會,當眾檢討:“發(fā)展產業(yè)不能靠蠻干,做事不怕失敗,關鍵是要從失敗中找到原因?!?/p>
村民們又一次支持他。大家說,當年修路那么苦都過來了,現在這點困難算什么?
縣里派來了柑橘栽種技術專家,手把手培訓村民。幾年后,村里柑橘產業(yè)“起死回生”,去年柑橘產量接近40噸。今年的柑橘就要上市了,毛相林說,產量比去年還高。
今年61歲的毛相林,把最好年華獻給了這片土地。2015年,下莊村整村脫貧;到2019年底,全村累計64戶269人穩(wěn)定脫貧,貧困發(fā)生率降為0.29%,人均收入達1.2萬元。
毛相林還有更大的夢想:不單下莊人要走出去,還要讓外面的人走進來。近年來,巫山縣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下莊村19棟農房改造成民宿,開始接待山外來的游客?!霸龠^兩三年,旅游搞起來,我們的收入還會翻番?!泵嗔中判臐M滿。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十一
硬生生在懸崖上摳一條“天路”
在重慶市巫山縣小三峽的深處。
有一個四面被大山包圍的下莊村。
幾十年來。
下莊村人想走出這“天坑”
只有沿著一條幾近垂直、
險而又險的山路不斷向上攀援……。
1997年。
下莊村全村397人里。
竟然有300人沒有見過電視機。
150多人一輩子沒有走出過村子。
160多人連公路長什么樣。
都沒見過……。
下莊像口井。
井有萬丈深。
難道下莊村人注定與世隔絕?
注定當“井底之蛙”?
注定幾輩子生活在這個天坑的底部。
子子孫孫這樣窮下去?
不!
下莊村村民身體里。
流淌著的是中華民族。
不信天、不認命、不言輸的血液!
整整7年之后。
下莊村人硬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軀。
在幾近垂直的絕壁上。
劈出了一條8公里的天路……。
1
下莊人在絕壁之上。
打響了向命運抗爭的第一炮。
1997年7月。
剛剛當上村支書的毛相林。
坐在下莊的“井口”之上。
抬頭仰望著四周海拔1300多米的群山。
眼淚奪眶而出。
路,已經到了不能不修的時候了!
毛相林知道。
沒有路。
他們就是最后的下莊人!
然而在那時。
下莊村修路還沒有列入全縣規(guī)劃。
“一無錢、二無機械,
硬生生在懸崖上摳一條路嗎?”
面對村民們的質疑。
他站起來擲地有聲地說。
“山鑿一尺寬一尺,
路修一丈長一丈,
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
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
過上好日子!”
缺乏勞動力。
他號召勞力全都上工地。
沒有資金,他帶頭賣豬賣糧。
在短短五天時間里。
村民們湊出了3960塊錢。
毛相林捐完了自己的所有積蓄。
又以個人名義向信用社貸款1萬多元……。
1997年的臘月初八。
毛相林拿著高音喇叭,走上山崖。
他一聲令下。
下莊人在絕壁之上。
打響了向命運抗爭的第一炮。
那一天,隨著此起彼伏的炮聲響起。
很多人哭得很激動。
這是幾代人改天換命的愿望!
毛相林和村民們一起。
腰系長繩。
用大錘、鋼釬、簸箕等簡單的農具。
懸在空中鉆炮眼。
沒有任何保護措施。
他們在“炸了一炮”的垂直山體上。
冒著隨時可能墜落山崖的危險。
用手挖,用腳蹬。
沒有休息的地方。
他們就住山頂、喝泉水、睡山洞。
無論是數九寒冬,還是刮風下雨。
只有一塊破舊的塑料布遮擋。
時任重慶市萬州區(qū)委外宣辦宣傳干部。
黎延奎冒著生命危險。
記錄下了下莊人修路的過程。
如果不是這些寶貴的畫面。
或許沒有人會相信。
中國的老百姓。
能在這樣的條件下堅持修路。
2
哪怕我的兒子死了。
我也期望大家再努力一把。
我們公路就修通了……。
就像螞蟻啃骨頭一樣。
毛相林帶領著下莊村人。
在懸崖上艱難地一寸一寸向前推進。
然而,開修前測路員。
對毛相林說的一番話。
真的“應驗了”……。
“這路你修到一半,絕對是要放棄的,
你肯定不敢修了。
放炮炸山要掉下來余石,
要傷人死人的!”
意外真的就這樣發(fā)生了……。
畫面中這個年輕人叫黃會元。
是下莊村為數不多的幾個。
出去打過工、見過世面的人。
他收到毛相林要在村里修路的信件后。
二話沒說就趕了回來。
那一天。
他興奮地對著黎延奎的鏡頭說。
“修公路,我們都很積極,
就是盼著早日修通公路,
好得到幸?!?/p>
然而,就在他接受完采訪的第二天。
一塊巨石突然從山上滾了下來。
看到的人還來不及呼喊。
黃會元便被推進了萬丈深淵。
毛相林第一時間沖下了懸崖。
兩個多小時后。
他們在深谷里找到了黃會元。
已經冰涼的身體。
“路是我提議修的,
黃會元也是我叫回來的!”
壓力與愧疚從毛相林的心底往外冒。
這讓內心一直無比堅定的他。
第一次產生了動搖。
然而,就在全村人陷入悲痛。
陷入對修路的掙扎與彷徨時。
誰也沒有想到。
黃會元72歲的老父親站了出來。
當著全村男女老少的面。
說了這樣一番話……。
“我們這個地方這么苦寒,
我們數十代的人受了這么多年的辛苦,
哪怕我(兒子)黃會元死了,
我也期望大家再努力一把,
我們公路就修通了,
就擺脫這個貧困了……”
故事寫到這里時。
筆者已是泣不成聲。
任誰能想到。
這是一個剛死去兒子的老父親。
一個從沒有走出過大山的老百姓。
說出來的話。
“同意繼續(xù)修公路的,請舉手!”
“修!”
“必須修!”
“我也支持修!”
就在黃會元的靈堂前。
下莊村老百姓紛紛舉起了手!
從“毛矮子瘋了”
到一聲聲響徹天地的“修”
毛相林渾身又充滿了力量。
第二天天還沒亮。
毛相林帶著村民們。
又一次向大山發(fā)起了挑戰(zhàn)。
他帶頭在腰上綁上虹繩。
第一個攀上了懸崖。
鑿開了下一個炮眼……。
2004年4月,歷時7年。
毛相林終于帶領下莊人。
在陡峭的崖壁上鑿出了。
一條長8公里的“天路”
下莊村人終于能夠走出“天坑”
幾代人的夢想終成現實。
路通的那一天。
毛相林找來了一輛車。
把這條路從頭到尾走了一遍。
全村人不管男女老少。
都自發(fā)形成隊伍。
跟著毛相林的車走著。
走到終點的時候。
毛相林再也抑制不住自己。
他大聲對著鄉(xiāng)親、對著這群山說。
“今天我們終于把這條路修通了,
我毛矮子,
沒有辜負死去的兄弟們!”
然而,世世代代的封閉和貧困。
讓下莊與外界脫節(jié)了許久。
修通了往外面世界的路。
村民卻還沒有找到一條致富路。
下莊村仍然是縣級貧困村。
2014年,毛相林和下莊村人。
在決定修路的17年后。
轉載自 kAOYANmIJi.CoM
再一次走到了抉擇的十字路口……。
3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叫日月換新天!
毛相林請來的農委專家。
通過研究海拔、氣候和土質發(fā)現。
下莊村適合種紐荷爾柑橘。
“柑橘我哪里會種哦?”
“我也不想種!”
在下莊村的群眾大會上。
大家疑慮紛紛。
“不會種,可以學,
這么難的路都修通了,
還有什么能難倒我們下莊人!”
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
買來書帶回家一點點研究。
一塊地一塊地地去走。
一戶一戶親自上門去教。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
2015年,下莊村就在全縣。
率先實現了整村脫貧。
摘掉了“貧窮落后”的帽子。
毛相林沒有止步。
2017年,巫山縣投資幫助。
下莊村實施民宿改造。
建成了19棟34戶。
風貌統(tǒng)一的鄉(xiāng)村民宿。
2019年,下莊的柑橘迎來了大豐收。
今天的下莊村。
650畝的柑橘、100畝的脆李。
100畝的桃子、200畝的西瓜。
水果經濟四季不斷。
種小麥、種油菜。
綠色山貨供不應求。
今天,那條下莊人用血肉之軀。
建成的“天路”
成了游客紛紛打卡的網紅之路。
一條通往當陽大峽谷的隧道正在修建。
抬頭就是大自然美景的下莊。
又多了一條旅游“路”
從原來的人均年收入300元。
到2019年人均純收入12670元。
20來年的時間里。
下莊人的收入增長了40倍。
這些數字真的是有溫度的。
是滾燙的。
是飽含著艱辛。
也帶著幸福和笑容的。
不等不靠,天路自己鑿。
不怨不哀,幸福自己找。
下莊人正是憑著這股勁頭。
換來了峭壁變通途。
窮窩變康莊。
今天的中國。
書寫了“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改革開放40多年來。
中國8億多人口實現脫貧。
黨的十八大以來。
貧困人口由2012年底的9899萬人。
減少到2019年底的551萬人。
連續(xù)7年每年至少。
有1000萬人告別貧窮。
平均每分鐘有20個人擺脫貧困……。
這樣的奇跡不是天上掉的。
不是哪個“救世主”給的。
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
勤勤懇懇干出來的。
今天,我們從下莊村的這條路。
看到了中國人民。
不怕犧牲、追求幸福的致富路。
看到了共產黨人。
攻堅克難、服務人民的奉獻路。
看到了幾代中華兒女。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斗路。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叫日月換新天。
今天,讓我們。
向無論歷經怎樣的艱難險阻。
始終堅韌不屈的中國老百姓致敬!
向全國300萬扎根扶貧一線、
戰(zhàn)斗在最前線的。
扶貧干部、第一書記們,致敬!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十二
在巫山縣竹賢鄉(xiāng),大巴山深處,有一條被當地人稱為“絕壁天路”的崎嶇山道,山下就是下莊村。起,接任村支書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們在絕壁上開鑿了這條“天路”,改變了下莊與世隔絕的狀況。之后,他又帶領村民發(fā)展起柑橘、鄉(xiāng)村旅游等產業(yè),“絕壁天路”又成為下莊的小康路。
11月18日,毛相林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狈Q號,其感人事跡再次在我市干部群眾中傳播并引發(fā)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向榜樣看齊,以昂揚的斗志奮力推進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榜樣的故事溫暖人心。
一個典型就是一面旗幟,把榜樣立起來,他們的故事不僅能夠溫暖人心,更能感染人心。
“‘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毛相林這句話讓我備受鼓舞。”11月18日晚,當cctv1時代楷模發(fā)布廳開始播放毛相林先進事跡時,南川區(qū)三泉鎮(zhèn)風吹村駐村工作隊員吳萌萌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她聆聽著毛相林絕壁鑿路的感言,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莊的變化讓我深深明白甩掉‘窮帽子’還得拔掉‘窮根子’,只有當‘要我脫貧’變成了‘我要脫貧’,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
江津區(qū)鼎山街道濱江社區(qū)綜合服務專干歐長君感慨地說,“當代愚公”毛相林不等不靠、敢想敢干,帶領村民向天問路的勇氣與堅韌值得每一位扶貧干部學習。他將以扎根基層一線的脫貧攻堅楷模為榜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作出應有的貢獻。
璧山區(qū)璧城街道扶貧辦主任肖海燕則表示,毛相林及他所帶領的下莊人都是創(chuàng)造奇跡的英雄,向榜樣致敬學習的最好方式是躬身實踐?,F在正值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之際,越到最后越要繃緊弦,與時間賽跑,繼續(xù)鞏固和拓展脫貧成果,建立防止返貧致貧的監(jiān)測、預警、保障工作機制。同時,做好脫貧攻堅與鄉(xiāng)村振興有效銜接,用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
精神的力量不斷生長。
近年來,我市涌現出一大批不等不靠、艱苦奮斗的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他們的事跡,讓精神的力量不斷生長。
“因為脫貧攻堅,我和毛相林成了朋友,這幾年每次去下莊村考察、學習,都能感受到下莊實實在在的變化?!苯衲瓴艔奈咨疆旉栢l(xiāng)調至巫山雙龍鎮(zhèn)擔任副鎮(zhèn)長、雙龍鎮(zhèn)天鵝村第一書記的嚴克美告訴記者,毛相林堅持苦干實干,帶領鄉(xiāng)親們改變貧困落后面貌,過上幸福文明生活的事跡早已根植于每一個巫山人的心底,“如今我所在的天鵝村雖然已整村脫貧,但不能松懈,我將以毛相林為榜樣,繼續(xù)扎根基層、扎根農村,為村民過上富裕的生活貢獻自己的力量?!?/p>
當得知毛相林被授予“時代楷?!狈Q號后,曾與毛相林一同參加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慶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巡回報告的酉陽車田鄉(xiāng)清明村第一書記方文激動不已?!懊嗔值南冗M事跡我聽過很多次,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帶領村民發(fā)展產業(yè)的故事?!狈轿母锌f,毛相林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未來的工作中,我要向毛相林看齊,時刻不忘人民公仆為人民的責任與擔當,幫老百姓辦好每一件實事?!?/p>
激勵起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
當前,脫貧攻堅任務依然艱巨,面對最難啃的硬骨頭,“時代楷?!钡牧α空钪鶎痈刹咳罕?,凝聚起磅礴力量。
“我們把毛相林先進事跡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不斷提高貧困地區(qū)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巫山縣縣委書記李春奎告訴記者,在基礎設施方面,巫山縣將進一步補齊水、電、路、訊、房等設施短板,保障農村地區(qū)既要有水到戶,又要干凈衛(wèi)生;在促農增收方面,加大對貧困群眾的技能培訓和轉移就業(yè)力度,既注重勞動力轉移,讓他們能身懷技能外出務工,也要注重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農村電商、特色農業(yè)等本地產業(yè),促進農民多渠道增收。在社會保障方面,強化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等,確保貧困群眾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確保不出現因貧輟學現象。總之,脫貧攻堅越往后走,越需要各級各部門繃緊弦、加把勁,以更大決心、更強意志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陳天艷是下莊村駐村干部,大學畢業(yè)后來到下莊與毛相林并肩戰(zhàn)斗?!懊嗔质谴謇锍隽嗣臒嵝哪c,義務幫村民蓋房,資助貧困學生讀書,每年為因修路失去親人的村民送去臘肉香腸……他用真心換真情,當看到他上臺領獎的那一刻,村子里的人都無比激動?!标愄炱G告訴記者,作為新一代下莊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她會以毛相林為榜樣,深入群眾,了解群眾,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窩里。
過去,武隆區(qū)羊角鎮(zhèn)艷山紅村人心不齊,發(fā)展滯后,第一書記游四海上任后,融洽了干群關系,又帶領村民發(fā)展中藥材、優(yōu)質紅薯、鄉(xiāng)村旅游等產業(yè),讓村民實現穩(wěn)步增收。學習了毛相林的先進事跡后,游四海說:“不怕有個爛攤子,就怕沒有好班子。我將從毛相林身上汲取榜樣的力量,繼續(xù)帶領鄉(xiāng)親們干好鄉(xiāng)村振興這件大事,將艷山紅村建設成為產業(yè)旺、百姓富、生態(tài)美的美麗鄉(xiāng)村?!?/p>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十三
在四面高山絕壁合圍中,用雙手鑿出一條8公里長的公路,這就是巫山人毛相林有諾必踐的扶貧精神。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上午八點多,下莊村毛相林家的院壩里熱鬧非凡,村民們有的忙著調電視頻道,有的忙著搬來板凳,不一會,板凳整整齊齊擺放在院壩中央。
“今天,我在電視上看到毛支書領獎,對他來說,這個榮譽實至名歸,這是他個人的驕傲,也是我們下莊村的驕傲?!贝迕衽砣仕烧f,表彰大會結束后,大家久久不愿散去,你一言,我一語,都在為毛相林高興。
看到電視機里下莊村的全貌,以及多年前的修路場景一一展現在大家眼前,村民們都激動不已?!坝浀媚菚盒蘼返臅r候,全村齊上陣,70多歲的老太爺都上了。”村民楊亨華指著電視里的畫面說,修這條路,他個人就占了總路程的八十分之一,現在回想起來,一切還歷歷在目。
在院壩里觀看現場直播的人中,不少參與過下莊修路過程,這些年,克服了艱難險阻,修通了道路,下莊村村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了解,下莊村地處秦巴山腹地,四面絕壁,猶如坐落于一個巨大的天坑之中,從坑沿到坑底的距離達1100米,將下莊人牢牢困在里面。21年前,不甘心“坐井觀天”的下莊人,在時任村支部書記的毛相林的帶領下,開始在絕壁上鑿路。如今,道路早已修通、硬化,加裝護欄,下莊村連通了外面的世界,迎來新生,同時,這種不服輸的精神也鼓舞著他們向美好生活不懈努力。
“這些年,毛支書一心一意為村里,我們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贝迕衽砣仕烧f,他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在鄉(xiāng)村旅游的路上,毛相林會繼續(xù)帶領大家向前邁進,大家也會緊跟他的步伐,在致富的道路上團結奮進。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十四
學習毛相林:扎根基層爭做當代“愚公”
11月18日,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被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其感人事跡在重慶大地引起熱烈反響。
毛相林同志作為脫貧攻堅一線優(yōu)秀黨員干部代表,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當代“愚公”,其精神和事跡值得所有黨員干部深學、細照、篤行。
向毛相林學習,要學習他扎根基層、不畏艱險,敢向絕壁要天路的“愚公移山”的精神。
“這輩人修不出路來,下輩人接著修,摳也要摳出一條路來”“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要把路修下去,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下莊村地處重慶市巫山縣小三峽深處,四面被大山包圍,幾十年來下莊村人想走出“天坑”,只有沿著一條幾近垂直、險而又險的山路不斷向上攀援。1997年,面對不修路就可能再無下莊村的困境,38歲的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毛相林,決定帶領全村人修公路。
沒有資金,他帶頭賣豬賣糧,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并以個人名義向信用社貸款1萬多元用于修路;缺乏勞動力,他帶領村民上工地,與村民一起腰系長繩,用大錘、鋼釬、簸箕等簡單農具,用手挖、用腳蹬,像螞蟻啃骨頭一樣在懸崖上一寸一寸向前推進;沒有休息的地方,他們就住山頂、喝泉水、睡山洞,無論是數九寒冬,還是刮風下雨,只有一塊破舊的塑料布遮擋……如愚公移山,歷時7年多,在毛相林的帶領下,下莊村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在幾近垂直的懸崖絕壁上劈出了一條8公里的天路。
黨員干部要像毛相林一樣,面對艱難險阻,要敢于迎難而上,不怕麻煩事,敢啃硬骨頭,帶領群眾奮發(fā)有為、干事創(chuàng)業(yè),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尊重和擁護。
向毛相林學習,要學習他在脫貧攻堅一線,帶領群眾以“愚公移山”之志拔窮根的精神。
2004年,下莊村外出的公路修通了,但下莊村村民卻沒有找到一條致富路,在往后的一段時間內,大多數村民仍然生活在貧困線下。種漆樹、發(fā)展蠶桑、養(yǎng)羊……毛相林帶領村民開始了全新的嘗試,但因為自然條件和缺乏經驗和系統(tǒng)的學習,這些嘗試均以失敗告終。2014年,如同17年前,下莊村村民再次齊上陣,在毛相林的帶領下,齊心協(xié)力誓與貧困作斗爭。經農委專家研究發(fā)現,下莊村適合種紐荷爾柑橘。但村民沒技術,不會種。毛相林就到外面去學,買來書帶回家一點點認真研究,一塊地、一塊地去走,一戶一戶親自上門去教。因地制宜,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重點發(fā)展生豬……通過全村人的共同努力,2016年,下莊村在巫山縣率先實現了整村脫貧。
摘掉了“貧窮落后”的帽子,下莊村村民在毛相林的帶領下,為了更好的生活繼續(xù)拼搏奮斗。2017年,下莊村實施民宿改造,建成了19棟34戶風貌統(tǒng)一的鄉(xiāng)村民宿;2019年,下莊村的柑橘迎來了大豐收;如今,下莊村有650畝柑橘、100畝脆李、100畝桃子、200畝西瓜,而那條下莊人用血肉之軀建成的“天路”則成了游客打卡的網紅之路,讓下莊人多了一條旅游之路奔小康。
身處脫貧攻堅一線的黨員干部,要像毛相林一樣,把脫貧攻堅的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立下攻堅之志、激發(fā)拼搏之力,出真招、出實招、出硬招,帶領群眾治窮病、拔窮根、奔小康,讓人民群眾真正過上好日子。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十五
11月17日,本報報道重慶市巫山縣下莊村村委會主任毛相林,數十年來扎根基層一線,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展現了黨員干部強烈的責任擔當、真摯的為民情懷。近日,中宣部授予毛相林“時代楷?!狈Q號,他的感人事跡在當地引起熱烈反響。
“20多年前,毛相林帶領著下莊人一錘一鑿,鑿通出山路,現在又帶領村民邁向致富路。這種無私奉獻的為民情懷、愚公移山的堅韌精神,值得我們年輕干部學習。我們要為人民群眾做實事,在奉獻中實現自我價值?!敝貞c市巫山縣下莊村駐村干部周勇說。
“學習了毛相林同志的事跡,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深深地被打動。”重慶市南川區(qū)廟壩村第一書記宋建峰說,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從毛相林身上學到很多。在關鍵時刻,一定咬緊牙關,沖鋒在前,向黨和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
重慶市巴南區(qū)圣燈山村扶貧干部謝志耕說,下莊人脫貧摘帽,毛相林這個帶頭人起了重要作用。他要以毛相林為榜樣,時時處處為群眾著想,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重慶市綦江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優(yōu)撫科科長謝邦金說:“毛相林是當代黨員的優(yōu)秀代表,我們要認真學習他不等不靠、艱苦奮斗的精神,引導退役軍人為家鄉(xiāng)發(fā)展貢獻力量?!?/p>
重慶市委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方旭表示,激發(fā)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至關重要,毛相林等下莊人不等不靠、艱苦奮斗,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十六
“‘山鑿一尺寬一尺,路修一丈長一丈,就算我們這代人窮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讓下一輩人過上好日子’,毛相林這句話讓我備受鼓舞。”11月18日晚,當cctv1時代楷模發(fā)布廳開始播放毛相林事跡心得時,三泉鎮(zhèn)風吹村駐村工作隊員吳萌萌剛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她聆聽著毛相林絕壁鑿路的感言,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下莊村的變化讓我深深明白甩掉‘窮帽子’還得拔掉‘窮根子’,只有當‘要我脫貧’變成了‘我要脫貧’,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p>
“毛相林的事跡令人感動,他靠著拼勁帶領村民鑿出了出山的路,又憑借勤勞讓全村脫貧致富,為全村脫貧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不愧于時代的楷模?!眳^(qū)殘聯辦公室主任肖紅說,作為一名殘疾人工作者,將以毛相林為榜樣,深入基層,用實際行動助力殘疾人脫貧攻堅,在小康路上絕不讓一個殘疾人掉隊。
山王坪鎮(zhèn)廟壩村第一書記宋建峰說,他被毛相林代表的“下莊精神”感動,脫貧攻堅工作正是需要這樣的拼搏精神,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一定要咬緊牙關、沖鋒在前,扛起責任、堅持不懈,直到向黨和人民交上滿意的答卷。
“從毛相林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基層干部的責任和擔當。”區(qū)政務服務辦服務推進科科長朱濤說,毛相林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展現了一名老黨員堅持為人民的幸福不懈奮斗、無私奉獻的光輝歷程,深受啟發(fā)。自己作為一名服務企業(yè)、群眾的一線干部,一定堅持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一心服好務、辦好事,為南川營造良好營商環(huán)境作出應有貢獻。
“學習了毛相林的先進事跡,我深受感動?!碧綀鲦?zhèn)河沙村駐村工作隊員李崎君表示,作為一名駐村工作隊員,要始終保持無私奉獻的精神,從眼前做起、從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脫貧攻堅的理想和目標。
白沙鎮(zhèn)扶貧辦負責人張鑫說,觀看了毛相林的事跡,內心被深深打動,并對“下莊精神”充滿感動、敬意。作為一名基層的扶貧干部,要以毛相林為榜樣,踏實干事、真心為民。學習他不畏艱難險阻,敢向絕壁要“天路”的精神;學習他一心為群眾,帶領全村人發(fā)展產業(yè)增收致富的奮斗精神;學習他勇于擔當、沖鋒在前的奉獻精神。
“毛相林是新時代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群眾最信任的人?!眳^(qū)人大代表、興隆鎮(zhèn)三和村村醫(yī)向祖唯說,作為一名扎根基層的醫(yī)療工作者,她要向毛相林學習,時刻守護好村民的健康,不斷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守護好群眾的生命防線。同時,作為基層人大代表,要埋下身子傾聽群眾聲音,當好群眾的代言人。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十七
毛相林,男,巫山縣竹賢鄉(xiāng)下莊村村委會主任。原下莊村四周高山絕壁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曾獲“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重慶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重慶市扶貧開發(fā)工作20xx年度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不忘初心,帶領村民“劈山開路”。1997年冬,擔任老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在“魚兒溪”畔正式動工修路——他和村民們腰系長繩,趴在籮筐里,吊在幾百米的懸崖上打炮眼,在懸崖峭壁上放炮,炸開一處處缺口,炸出“立足之地”,穩(wěn)步向前推進,整整用了7年時間,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修通了人們盼望已久與外面世界溝通的連接路、出行路。
勇擔使命,帶領村民脫貧致富。20xx年1月,兩合村合并到下莊村,村民委員會換屆時,毛相林被村民高票當選為村主任。從村支書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發(fā)生了變化,但他不辜負組織和群眾信任的初心始終未變。下莊的`有形的、出行的路摳通了。但人民群眾要實現全面小康目標,下莊還要再修通一條致富路。毛相林積極動員有富余勞動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來,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勞務收入200余萬元。毛相林又動員村民種植紐荷爾,為把關技術,他挨家挨戶地檢查驗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窩種樹。20xx年通過貧困村脫貧攻堅驗收。下莊村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變化寫在村民臉上,甜在村民心里,也映照著毛相林花白的頭發(fā),更激發(fā)著他更深的思考。他以20年的執(zhí)著堅守求證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為一名群眾身邊的好干部?!?/p>
參加工作20多年來,毛相林帶領村民在絕壁上鑿出一條出山公路,在貧瘠的土地上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我們要向毛相林同志學習,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扎扎實實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貢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學習毛相林事跡的教育工作者篇十八
毛相林說,等他從村主任崗位上退下來,他就做下莊人事跡陳列室的義務講解員,為大家講述下莊人脫貧奔小康的故事。他要把下莊精神傳承下去,讓來到下莊的人們懂得珍惜黨和國家的好政策,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建設和諧富足的美麗鄉(xiāng)村。
毛相林,男,漢族,1959年1月出生,重慶巫山人,中共黨員,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下莊村村委會主任。
下莊村坐落在巫山縣竹賢鄉(xiāng)的大山深處,四周高山絕壁合圍、生存環(huán)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外出只有一條在絕壁上的羊腸小道,世世代代幾乎與世隔絕。,時任下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的毛相林帶領村民向絕壁挑戰(zhàn),克服了一個個困難,整整用了7年時間,終于在懸崖絕壁上摳出了一條8公里長的“天路”,修通了人們盼望已久與外面世界溝通的連接路、出行路;出山公路修通后,他又帶領村民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歷時探索培育出“三色”經濟,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蹚出了一條“致富路”……在毛相林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下莊村在巫山縣率先實現整村脫貧,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670元(其中,脫貧戶人均純收入達11344.56元),貧窮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大大改觀。10月16日,毛相林同志獲得“20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毛相林以執(zhí)著堅守求證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為一名群眾身邊的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