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對過去的一段時間進行回顧和反思,以便更好地規(guī)劃和展望未來。總結不僅是對過去工作的總結,還應該包含對未來的規(guī)劃和展望。總結是難忘的回憶總能讓人心生感慨,也使人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寫總結之前,先梳理一下過去一段時間的工作和學習經(jīng)歷,做好準備。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總結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硪恍﹩l(fā)。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一
【出處】《史記·吳太伯世家》。
【釋義】季札:春秋時期吳國人,因封地延陵而得名延陵季子。季札把自己的佩劍掛在徐國國君的墓前。比喻人一定要堅守誠信。
季札是春秋時吳王壽夢四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他很有才華,壽夢在世時就想把王位傳給他,但季札避讓不答應,壽夢只好讓長子諸樊繼位。
后來,季札受吳王的委托出使北方,拜訪了徐國國君。徐國國君在接待季札時,看到了他佩帶的寶劍。吳國鑄劍在春秋聞名,季札作為使節(jié)所佩帶的寶劍自然不凡。徐君對季札的寶劍贊不絕口,流露出喜愛之情。季札也看出徐國國君的心意,就打算把這寶劍送給徐國國君作為紀念。但是這把劍是父王賜給他的,是他作為吳國使節(jié)的一個信物,他到各諸侯國去必須帶著它,現(xiàn)在自己的任務還沒完成,怎么能把它送給別人呢?季札暗下決心,返回時一定把此劍獻上。
后來,他離開徐國,先后到魯國、齊國、鄭國、衛(wèi)國、晉國等地,返回時途經(jīng)徐國,當他想去拜訪徐國國君以實現(xiàn)自己贈劍的愿望時,卻得知徐國國君已死。
萬分悲痛的季札來到徐國國君墓前祭奠,祭奠完畢,他解下身上的佩劍,掛在墳旁的'樹木之上。隨從人員說:“徐國國君已死,還留下寶劍干什么呀?”季札說:“當時我內(nèi)心已答應了他,我不能因為他已死,就違背自己的心愿?。 ?/p>
人無誠信,不能生存于世上。季札雖然沒有當面許諾要贈給徐君寶劍,只是在心中有一個贈劍的愿望,而當他想要實現(xiàn)這個愿望時,徐國國君卻已經(jīng)死了。但季札并沒有因為徐國國君的死而不履行“承諾”。一個已經(jīng)亡故的贈劍對象,一把價值連城的寶劍,詮釋了“誠”的真實含義。相比那些對別人作出了正式承諾而找各種理由不履行諾言的人來講,季札無疑給他們作出了一個良好的表率。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二
【出處】《史記·扁鵲列傳》。
【釋義】以:用或從的意思;管:就是竹管、竹筒;窺是從小孔或縫隙里看。本意是從竹管里看天空,只能看到很小一部分。比喻見聞狹隘,看問題片面。
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名醫(yī)扁鵲,原名秦越人。因為他救活了許多瀕于死亡的人,所以當時人們把他稱作傳說中黃帝時代的神醫(yī)扁鵲,而不去提他真實的姓名了。傳說,扁鵲曾得到過仙藥和秘方,能隔墻給人看病,并能看清病人的五臟六腑,病灶在什么地方。
有一年,扁鵲帶領弟子外出巡醫(yī),路過虢國都城的王宮,隔墻聽到宮內(nèi)一片哭聲,不知除了什么事,他就向宮外守門人詢問。方才得知是太子剛剛去世。扁鵲又問:“他什么時候去世的?得了什么?。俊笔亻T人回答:“今天早晨雞叫二遍的時候去世的。太子的病是血氣運行沒有規(guī)律,陰陽交錯而不能疏泄,所以突然昏倒而死。”扁鵲憑借自己的經(jīng)驗,已經(jīng)知道太子得了什么病。于是,他對守門人說:“請稟告君王,我是齊國的醫(yī)生秦越人,能使太子復活?!笔亻T人瞧了瞧扁鵲,說:“先生該不是胡說吧?人死了還能治活?我聽說上古有個姓俞的醫(yī)生,治病不用湯劑、藥酒及其他東西。一解開衣服診視,就能知道疾病所在,然后剖開皮膚,疏通經(jīng)脈。先生的醫(yī)術能如此,那么太子就能再生了,不然的話,要使他再生是騙人。”扁鵲再三請求守門人,他就是不答應。扁鵲嘆息說:“您說的那些治療方法,就像從管子里去看天,從縫隙中看花紋一樣。我用的治療方法,不用給病人切脈、察看臉色、聽聲音,只要觀察病人的體態(tài)神情,就能說出病因在什么地方。”
守門人見他說得很有把握,終于答應替他去稟報國君。國君一聽太子有救了,非常高興,即刻請扁鵲進宮給太子看病。扁鵲仔細檢查了太子的身體,切了太子的脈,然后為太子實施針灸。當銀針扎進太子身體后,太子就慢慢睜開眼,嘴唇微微動了動,周圍的人們都驚訝地睜大了眼睛。扎完針后,扁鵲又為太子配制了幾副藥,同時告訴太子侍從如何煎服。最后,他對君主說:“太子不出一個月,身體就會康復。”果然,沒出一個月,太子完全恢復了健康。
從此,扁鵲的名聲就更大了。
守門人一開始不把扁鵲看在眼里,他不相信也不了解扁鵲有如此高的醫(yī)術,只能說明他見識狹隘。而生活中還有一些人,不但見識狹隘,心胸也狹隘,他們用厚厚的殼把自己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生活在自己狹小冷漠的世界里。他們處處以自我利益為核心,無朋友之情,無惻隱之心,不懂得寬容、謙讓、理解、體貼、關心別人。他們始終生活在憤怒及痛苦的陰影下,阻礙了正常的人際交往,影響了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所以才是真正的睿智,以一種豁達、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木人石心。
【出處】《晉書·隱逸傳·夏統(tǒng)》。
【釋義】本義為“木頭人,石頭心”,比喻人全無感情,不為外物所動。
晉朝有個名士叫夏統(tǒng),會稽人,是位超凡脫俗的隱士。他多才善辯,很有名氣。當時,許多人勸他出來做官,都被他拒絕了。
一次,他來到了京城洛陽,太尉賈充聽說了,便想利用他的才學和名望來擴充自己的勢力,于是就勸他到自己身邊來任職,被他婉言謝絕。賈充不甘心,調來整齊的軍隊,裝飾上華麗的車馬,吹著響亮的號角,從夏統(tǒng)面前走過。賈充對夏統(tǒng)說:“如果你同意到我身邊來做官,就可以指揮這些軍隊,乘坐這樣華美的車子,那該有多威風??!”夏統(tǒng)對眼前豪華顯赫的場面就像沒有看見似的,根本不動心。
賈充仍不死心,又招來一些美女,在夏統(tǒng)面前輕歌曼舞。賈充心想,這下你總該動心了吧。不料,夏統(tǒng)漠然如初,毫不動搖。賈充見全然打動不了夏統(tǒng)的心,不解地說:“天下竟有這樣的人!真像木頭做的人,石頭做的心??!”
誘惑,是一個會讓人心動的詞匯。每個人的心中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轟轟烈烈,殊不知,這轟轟烈烈中便包含了無數(shù)次誘惑的考驗。誘惑是從來都有的,差別在于面對誘惑,每個人所作出的不同反應。有的人享受誘惑,讓自己沉醉于誘惑之中,一步步地淪陷;有的人潔身自好,他們不同流合污,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
我們身處的社會雖然不是物欲橫流,但也有太多的誘惑,要想保持自己高貴的人格,便需要以一顆禪定的心去抵御誘惑。只有這樣,才能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負米養(yǎng)親。
【出處】《孔子家語·致思》。
【釋義】借米以贍養(yǎng)父母,形容人非常孝順。
子路,春秋末年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要求了嗎?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國。楚王非常敬佩他的學問和人品,給子路加封到擁有百輛車馬的官位。家中積余下來的'糧食達到萬石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子路常常懷念雙親,感嘆說:“真希望再同以前一樣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來贍養(yǎng)父母雙親,可惜沒有辦法如愿以償了?!笨鬃淤潛P他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哪!”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這是皋魚在父母死后發(fā)出的嘆息。這與子路的心態(tài)不謀而合。盡孝并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對父母是不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誠敬。我們能孝敬父母、孝養(yǎng)父母的時間一日一日地遞減。如果不能及時行孝,會徒留終身的遺憾。孝養(yǎng)要及時,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時候,才思親、痛親之不在。然而,今天的很多孩子缺乏尊重父母、尊重長輩的美德,他們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想想看,一個連父母都不尊重的孩子,他怎么能算一個好孩子?他怎么能算一個好學生?長大后,他怎么能尊重老人、贍養(yǎng)老人?怎么能擔負起家庭和社會的重任?“生時盡力、死后思念”,子路為我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
鴻鵠之志。
【出處】(戰(zhàn)國)呂不韋《呂氏春秋·士容》和(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釋義】鴻鵠:天鵝,叫聲洪亮,飛得很高;志:志向。天鵝翱翔于天空的遠大志向。比喻志向遠大和有抱負的人。
秦朝末年,統(tǒng)治者昏庸無道,不斷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僅要交納沉重的賦稅,還要服繁重的徭役,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當時,有一個人名叫陳勝,字涉。他因為家境貧寒,不得不以替別人耕種為生。他深刻地體會到下層人民的疾苦,也為當時社會上所存在的嚴重的貧富差異而憤憤不平,于是,他便暗暗地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這種局面。
一天,他和別人一起在地里勞作,中間休息的時候,他們談起了現(xiàn)在過的苦日子。陳勝因失望而嘆息了好長時間以后,對同伴們說:“假如以后誰發(fā)達了,一定不要忘記曾經(jīng)一起受苦的人?。 蓖閭兌加X得他是異想天開,笑著回答他說:“我們都是被人雇來耕地的農(nóng)民,連自己的土地都沒有,哪里談得上富貴?。縿e做白日夢了!”陳勝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燕子和麻雀又怎么會知道天鵝凌空飛翔的遠大志向呢!”
胸懷大志的陳勝,后來揭竿而起,成為秦朝農(nóng)民起義的領袖之一。
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是一個人成才的基礎。舒爾茨說:“理想猶如天上的星星,我們猶如水手,雖然不能到達天上,但我們的航程可憑它指引?!睆墓诺浇?,大凡有作為的人都是有崇高理想的。吳王夫差滅了越國,越王勾踐懷著復國之志,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終于打敗了吳國。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在青年時代就樹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遠大志向。他以此為目標,奮斗終生,實現(xiàn)了他的抱負。讓我們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向著遠大的目標前進吧!
鵬程萬里。
【出處】(戰(zhàn)國)莊周《莊子·逍遙游》。
【釋義】鵬:傳說中的大鳥;程:路程;萬里:遠大。相傳鵬鳥能飛萬里路程。比喻理想宏偉,前程遠大。
傳說,在遙遠的北方,有塊不毛之地,那里有個無邊無際的大海,名叫天池。天池里有一種魚,其身寬達幾千里,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鯤。鯤變成了一只大鳥,就是鵬,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它展開雙翅,宛如遮天的烏云一樣。
大鵬鳥乘著旋轉的狂飆盤旋向上,搏擊一下翅膀,就激起海面三千里的浪。它乘著旋風,直向高飛去,扶搖直上,沖入云霄,一下子就可以飛出幾萬里。如此遠的距離,大鵬鳥要過半年才能飛回到原來的住所休息。
沼澤中有只小小的雀兒,看見大鵬在高飛,不以為然地笑笑說:“它將飛到哪里去呢?我跳躍飛騰,悠然向上,不過幾丈高,又回到地面上,在蓬蒿叢中飛來飛去,自由自在,這也是極得意的飛行啊。它飛飛向幾萬里外的地方,是為什么呢?”
后來,人們常用“鵬程萬里”作為祝賀或自勉的話。李白在《上李邕》中,寫道:“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漁家傲》中,寫道:“九萬里風鵬正舉?!?/p>
俗話說:“石看紋理山看脈,人看志氣樹看材?!币粋€人如果沒有志氣,就不會奮發(fā)向上,也成不了一個有成就的人。立志是成功的起點,一個人只有具備明確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才會朝氣蓬勃,勇往直前。志有高下之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志向,就像登山一樣。有的人發(fā)誓要登上最高的山,有的人卻只想攀上丘陵。登高山固然辛苦,只要堅持到底,必能如愿。那種“一覽眾山小”的境界,豈是登丘陵的人所能感悟和企及的?唯有具備遠大的理想,經(jīng)過努力之后,才能取得驕人的成就,因為偉大的動力來自偉大的目標。
夸父逐日。
【出處】《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
【釋義】夸父:古傳說中的人名??涓钙疵汾s太陽。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遠古時候,在北方荒野中,生活著一群力大無窮的巨人。他們的首領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孫兒,信的兒子,名字叫做夸父,因此這群人就叫夸父族。他們高大魁梧,意志力堅強,而且心地善良,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但是當時的大地上毒蛇猛獸橫行,夸父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斗。
有一年,天氣非常熱,火辣辣的太陽直射在大地上,烤死莊稼,曬焦樹木,河流干枯。人們熱得難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紛紛死去??涓缚吹竭@種情景心里很難過,他仰頭望著太陽,告訴族人:“太陽實在是可惡,我要追上太陽,捉住它,讓它聽人的指揮?!弊迦寺牶蠹娂妱褡?。有的人說:“你千萬別去呀,太陽離我們那么遠,你會累死的?!庇械娜苏f:“太陽那么熱,你會被烤死的。”
但是夸父心意已決,他看著愁苦不堪的族人,說:“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于是,夸父告別族人,從東海邊上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邁開大步追去,開始他逐日的征程。
太陽在空中飛快地移動,夸父在地上如疾風似的拼命追。他穿過一座座大山,跨過一條條河流,跑累的時候,就打個盹,餓的時候,就摘野果充饑。眼看離太陽越來越近,他的信心越來越強。越接近太陽,就渴得越厲害。但是,他沒有害怕,一直鼓勵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p>
九天九夜之后,在太陽落山的地方,夸父終于追上了它??涓笩o比歡欣地張開雙臂,想抱住太陽。可是太陽熾熱異常,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他就跑到黃河邊,一口氣把黃河水之水喝干;他又跑到渭河邊,把渭河水也喝光,仍不解渴;夸父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縱橫千里的大澤,大澤里的水足夠夸父解渴。但是,夸父還沒有跑到大澤,就在半路上渴死了。
卓越者和平庸者最根本的差別,并不在于天賦,而在于有沒有人生的目標。人生沒有目標,正如生活沒有方向,讓人意志消沉,碌碌無為而虛度一生。平淡而有規(guī)律的日子,使人愜意,但讓人容易失去方向。不甘于平庸一生,不愿意永遠被埋沒,則需要樹立目標,然后向著既定的目標努力奮斗。樹立自己人生的目標,就如同黑夜中燃起不滅的燈,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只要有了目標,平淡的日子亦能放射出絢麗的光芒,生活才會變得充實和有意義。
紙上談兵。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釋義】紙:書;兵:用兵之道。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
戰(zhàn)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從小就熟讀兵書。他一談起用兵之道來,連趙奢都說不過他。日子久了,趙括便自以為天下沒有人能比得上自己。但趙奢深知兒子并沒有帶兵打仗的真本事,因此他臨終前囑咐趙括,千萬不要擔任將軍的職務,否則必定會給趙國帶來失敗。
公元前262年,秦國進犯趙國。趙孝成王任命廉頗為大將,率軍抵抗。久經(jīng)沙場的廉頗領軍20萬前去抗敵,兩軍在長平展開了大戰(zhàn)。廉頗見秦軍強大,不能硬拼,便決定在長平筑壘固守,等到秦軍糧草供給不足的時候再出兵作戰(zhàn)。于是廉頗下令閉門不出,進行嚴密防守,不管秦軍如何挑釁,都不應戰(zhàn)。就這樣,廉頗在長平堅守達三年之久,秦軍沒能得逞。
秦國見一時無法取勝,就派人到趙國都城邯鄲去散布流言,說廉頗懼怕秦兵,秦國特別怕趙王任命趙括為將。趙王果然中計,下令由趙括取代廉頗為大將。
趙括根本沒有實際作戰(zhàn)經(jīng)驗,一上任便改變了廉頗的作戰(zhàn)方案,向秦軍發(fā)起全面攻擊。秦軍假裝戰(zhàn)敗,一直將趙軍引到秦軍大營前。趙括知道中計,可為時已晚。趙軍成了甕中之鱉。幾十萬趙軍內(nèi)無糧草,外無援軍,陷入了絕境。
46天后,趙括決心孤注一擲地向外突圍,還沒沖到秦軍的陣地前,就被亂箭射死了。主帥一死,趙軍全線崩潰,40萬大軍全被秦軍活埋。從此以后,趙國一蹶不振。
做人如果沒有理想,就如同天空中沒有太陽。如果有了理想?yún)s沒有行動,理想永遠只是理想。在“想要”和“得到”之間還有兩個字,那就是“做到”。行動才是實現(xiàn)夢想的關鍵。趙括空有理論,卻忽視戰(zhàn)場上的實際情況,他將自己所想的當成一種真知灼見,最終只能以失敗而告終?!白觥迸c“想”是不一樣的,它需要耗費腦力和體力,需要面對過程中的許多困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將我們心中的所想變?yōu)楝F(xiàn)實,才能驗證它是否可行。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三
那是在一個冬天的下午,外面吹著寒風,突然在一個農(nóng)居的小房子里傳出一陣又一陣嬰兒的哭聲,岳飛就在這天下午出生了。岳飛在媽媽懷里不停地哭著,小臉漲得通紅,岳飛的爸爸在旁邊來回走著不停地拍著腦門,哎,該給這孩子取個什么名字呢?正好這時候,小房的上面正好有一只大鳥嘴里哇哇叫著飛了過去,岳飛的爸爸臉上露出了微笑:對,就把這孩子叫做岳飛吧。希望他以后能象大鳥一樣展翅高飛。
在岳飛出生只有二十八天的時候,這天早上岳飛爸爸要到鎮(zhèn)上去辦事,突然黃河發(fā)了好大好大的洪水,那洪水就象一個張著大嘴的魔鬼,從很遠很遠的地方呼嘯而來,吞沒了一個又一個村莊。當洪水來到岳飛的家門口時,岳飛的媽媽急中生智,抱著岳飛跳進了一個大大的水缸,就這樣,洪水就載著這只水缶不停地漂啊漂,周圍已經(jīng)不見了村莊,全是黃黃的洪水。
終于,幾天過去了,大水也退去了,岳飛和媽媽也漂到了一個小鎮(zhèn)上。岳飛和媽媽便無家可歸了,于是他們就在這個小鎮(zhèn)上安家落戶了。
岳飛小時候家里非常貧窮,所以他很早就跟隨媽媽到田里勞動,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照在小岳飛的身上,可是小岳習卻一點都不怕,因為他是一個非常堅強的孩子。岳飛還非常喜歡看書,喜歡學習。他常常看書到深夜。岳飛從書中知道了很多的知識,比如說要尊老愛幼,要懂禮貌。他還非常喜愛看打仗的書,他想長大以后做一個大將軍,率領一支軍隊去保家衛(wèi)國,去幫助國家不受到別人欺負。
由于經(jīng)常參加勞動,小岳飛的身體長得棒棒的,吃飯一次就能吃三大碗,他還經(jīng)常幫助鄰居們干活,周圍的大人們都說他是一個又健康又聰明的孩子。
周桐爺爺也知道了這件事,有一天他。
特意將自已珍藏了多年的長弓取出來交給岳飛說:“你如果能拉開這張弓,我就教你射箭?!毙≡里w滿不在乎地看了看弓說:“行啊,我要拉開了你可不許耍賴皮”。小岳飛使出全身吃奶的勁去拉那張弓,可怎么也拉不動,周桐爺爺站在旁邊撫著胡須哈哈大笑起來。從那以后,小岳飛練功就更加刻苦了,也不怕練習枯燥的基本功了。經(jīng)過了幾年的訓練,小岳飛長成一個大小伙子,不不僅能很輕松地拉弓,而且射出去的箭也是百發(fā)百中。他能站在一個很遠很遠地地方把一年片柳樹葉射中。有一天,他正在練習射箭,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的小樹林里有一只小白兔正在悠閑地吃著草,岳飛搭好弓箭對著小兔瞄準,小兔也抬起頭用那雙紅紅的大眼睛好奇地看著岳飛,岳飛使出全身的力氣,正要將箭射出,這時就聽有人喊“不要放箭,不要放箭”。他抬頭一看,原來是周桐爺爺。周桐爺爺嚴歷地批評了岳飛,因為他讓岳飛明白了學武術不是用來傷害人或小動物的,學武術是用來保家衛(wèi)國的。后業(yè)岳飛和小白兔成了對很親密的朋友,再次岳飛在森林時練箭的時候,總有一只小白兔在一邊悠閑地吃草,然后抬起那雙紅紅的大眼睛望著岳飛咧嘴笑呢。
三、又過了幾年,岳飛也長成了大人,這時候在中國北方,有一個叫女真族的部落不斷闖到中國來搶東西、殺人、放火。讓很多很多人沒有房子往,沒有東西吃。而當時的皇帝,他成天吃喝玩東,大把大把地花錢,根本不顧老百姓的死活。為了修一座宮殿,他抓了很多人拴上繩子,讓他們干活。女真族的部隊也就是這個時候侵略中國。
岳飛在家里聽到逃難的老百姓說了這些事后心里非常著急,于是他準備離家參軍保衛(wèi)國家。臨走的前一天晚上,岳飛的媽媽舍不得岳飛離開家,眼淚在眼框里不停地打轉,但為了祖國的安危,岳飛的媽媽給岳飛講了很多要為祖國增光的事。最后岳飛的媽媽又取來針,讓岳飛跪在地上托著小墨盒,在岳飛的脊背上刺了四個字“精忠報國“,她這樣做是為了讓岳習永遠記住,要忠于自己的祖國和保衛(wèi)國家。
就這樣,岳飛含著眼淚告別了家鄉(xiāng),告別了媽媽來到部隊參了軍。
在隊伍里岳飛只是一名小小的士兵,跟大家一起站在隊伍了。他常常想,我什么時候能夠成為一名大將軍,帶領大家去和敵人戰(zhàn)計呢。其它的士兵也經(jīng)常笑話他,說一個士兵怎么能成為大將軍呢。
快上,把宋朝的幾個小兵給我拿下。金兵一擁而上將岳飛他們團團圍信,岳飛他們的小隊長在戰(zhàn)斗中犧牲了,正在危急的時刻,只見岳心手里拿著長搶突發(fā)神威,騎著白馬直接奔金兵將領而去,金兵將領見岳飛揮馬來到手里握著狼牙棒猛砸下去,岳飛抬頭大喝一聲用槍挑去,狼牙棒嗖一聲就不知飛到哪里去了,金兵將領嚇得頭發(fā)都豎起來了,拍往回跑,只見岳飛從后趕上噗一槍正扎在他身上將他挑入馬下。金兵看見自己的將領被殺,嚇得一哄而散,岳飛就領著宋軍將金兵殺得屁滾尿流。
岳飛因為這次打仗勇敢,被提升為小隊長,雖說官小了點,但岳飛卻沒有一絲恕言,他想更大的努力來實現(xiàn)他為國家效力的諾言。
四、很多年過去了,岳飛因為打仗勇敢,肯動腦筋終于被提升為大將軍了??墒悄菚r候中國已經(jīng)有很多地方都被金兵占領了,皇帝于是就派岳飛去攻打金兵。
金兵的將領是個叫金兀術的人,平常戴著尖尖的帽子,兩條狐貍尾巴做的飄帶拴在帽子上。金兀術還是一個非常陰險的人,打仗時他常用鐵鏈把許多馬鏈上,后面跟著很多用鐵甲包成的車,用這些辦法他經(jīng)常打贏宋朝的軍隊,他的這種戰(zhàn)術就被稱為“鐵拐馬”。
岳飛為了對付金兀術的“鐵拐馬”,幾天都沒有睡著覺。岳飛的隊伍里有一名叫牛皋的軍官,他和岳飛是非常好的朋友,平時打仗時非常勇敢,而且武藝強,一支長矛被他耍得用水都潑不進去。他見岳飛老是不派兵去打金兀術,于是就闖進岳飛住的中軍大營里說:“岳元帥,怎么老不打那個金兀術老狐貍,把俺都憋死了”。
岳飛說:“你有什么辦法可以打敗金兀術的“鐵拐馬”“。
“你、你給我三千人馬,看我不拿金兀術老狐貍的人頭來見你?!迸8扌馗牡门九局表懙卣f。
岳飛點頭答應了。原來岳飛是看平時中皋打仗時不愛動腦筋!故意讓他去打這一仗,好讓他吃點苦頭。
第二天,岳飛大軍的營房之聲炮響“通、通、通”中皋騎著他的大黑馬提著長槍得意洋洋上地出來了,后面是岳飛給他的三千人馬。
牛皋非常生氣,滿臉大胡子全豎立起來,拿起長矛大喊:“金兀術老狐貍你等著,兄弟們沖啊、殺啊……”
栓著鐵鏈和包著鐵皮的“鐵拐馬”,黑壓壓的`一片向牛皋撲來。牛皋身邊的士兵一看這個情景都被嚇壞了,嘴里喊著救命轉身就往回跑,都恨自己沒有象小兔子那樣多長兩條腿,有的邊鞋都跑掉了。牛皋卻哈哈大笑,沖著“鐵拐馬”就沖過去,誰知道牛皋用搶去扎“鐵拐馬”時卻怎么也扎不進去,原來”鐵拐馬“都是用鐵皮包上的。牛皋這下可慌了神?!皨屟?這家伙怎么這么硬呀“連緊撥轉馬頭就往回跑,在“鐵拐馬”的追趕下,牛皋一個勁往回跑,腦門上嗑了一個大包,門牙掉了兩顆,鼻子也摔腫了,最后一瘸一拐地回到了營房。
他看見岳飛非常羞愧,趕緊用手捂著自己的大鼻子。岳飛對他說“以后打仗要多動腦打了勝仗也不能驕敖”。牛皋連連點頭。
后來岳飛想出了破“鐵拐馬”的方法。打仗的時候竹桿上纏上鐮刀勾馬的小腿、這樣“鐵拐馬”就成了“拐馬”了。金兀術的大軍被岳家軍趕得好遠好遠,從此岳飛的軍隊就被人稱為“岳家軍”,而它們的大名就被很多人知道了。
五、岳飛由于經(jīng)常打勝仗,傳到了一個叫秦檜的人的耳朵里,秦檜是宋朝的宰相,除了皇帝就數(shù)他的官最大了。他非常嫉妒岳飛,怕岳飛將來超過自己。而這時候打敗仗的金國由于害怕岳飛的厲害,就派人化了裝來到了京城也給秦檜送來了很多很多金銀珠寶。
于是秦檜就整天悶在屋子里琢磨怎么陷害岳飛。他找了好多好多人要他們?nèi)ジ嬖里w,可是他們都沒有干,因為他們知道岳飛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
這時候岳飛兒子岳云也長成了一個大小伙,岳云長得濃眉大眼,非常好看,而且武藝高強經(jīng)常跟著父親岳飛去打仗,還立了好多好多戰(zhàn)功。
后來秦檜終于找到一個人,這個人收了秦檜很多的錢然后答應去告岳飛。就這樣,岳飛和岳云都被抓起來了,他們的脖子上都掛了好沉好沉的鐵鏈,連押他們的牢頭們都放聲大哭。他們知道,岳飛和岳云都是國家的忠臣,都是被人陷害的呀。
秦檜找了一個他的好朋友何鑄去審訊岳飛岳飛,可是何鑄查來查去也沒查出岳飛的一點點證據(jù),但為了向秦檜交差,他還是審問了岳飛。在大堂上岳飛的臉因為饑餓而廋了不少,但他還是那么堅強。何鑄要岳飛招供為什么要“謀反”,岳飛撕開衣服,露出了他母親在他背上刺的四個字“精忠報國”何鑄被深深的感動了,眼淚順著臉頰就流了下來。
回去以后他告訴秦檜岳飛沒有罪,秦檜說“我。
們是朋友,我要你給他定罪”何鑄說:“我不能給岳飛定罪呀,因為岳飛沒有罪。我這么做不是為岳飛,而是為了整個國家才這樣做的”。于是秦檜就在皇上面前說了何鑄的壞話,降了何鑄的官職,讓何鑄去一個很偏僻的地方當了一個小官。
后來秦檜又找了兩個爪牙(解釋:秦檜的走狗),把岳飛打得滿嘴吐血,身上全腫了,但岳飛都沒有屈服。最后沒有辦法,他們就偷偷在牢房里將岳飛殺害了,岳飛臨死前仰天長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希望歷史能給他一個公正,一代英雄岳飛就這樣被殺害了。
殺了岳飛以后,很多人為岳飛不平,都問為什么殺岳飛。秦檜咪著小眼睛說:莫須有,莫須有……。秦檜在殺害了岳飛之后又將岳云處死了,因為他害怕武藝高強的岳云要為父親岳飛報仇。
就這樣,一代英雄就這樣離開了人世,但永遠為很多人所敬仰,都學習他為了忠于國家保衛(wèi)國家的精神。而秦檜呢?秦檜則成了千古罪人,后來的人們建了很多紀念岳飛的廟宇,每天那里有很多人去看望岳飛,岳飛站在那拿著長槍可好看了。而紀念岳飛的廟宇門口,卻垂頭喪氣的跪著一個石頭做的人,小朋友們猜猜看,那個人是誰呀。當然答案很簡單,他就是那個秦檜了。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四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于府。子貢贖魯人于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夫圣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于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于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p>
翻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鬃诱f::“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圣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為?,F(xiàn)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p>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于救落水者了?!?/p>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五
劉墉一生為官清正廉潔,剛正不阿,關于他不畏權貴,為民請命的傳說很多。這里所說的,就是劉墉為山東百姓智減糧稅的故事。
話說劉墉在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期間,老家山東連續(xù)三年大旱,莊稼顆粒無收。山東巡撫國泰有和珅做后臺,無視百姓生死,結黨營私,橫征暴斂,邀功請賞,搞得百姓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國泰的暴行被御史錢灃彈劾,劉墉奉命審理此案。來到山東地界,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荒涼,到處都是逃荒乞討的人。想想自己的老家竟遭如此災難,劉墉心情無比沉重。他暗下決心,不僅要鏟除污吏,還百姓一個公道,還要想法讓皇帝減免山東的皇糧國稅??勺怨乓詠恚辖换始Z國稅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皇帝不開金口,怎么能說免就免呢?辦案之余,劉墉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了一個主意。
這天,劉墉趁乾隆高興,就說:“承蒙皇上恩典,委以重任,為了不辱使命,有一個好的居住條件,臣特找人修建了一幢房子,并進行了裝修。現(xiàn)在家里是富麗豪華,哪天請皇上去參觀參觀?!?/p>
乾隆一聽,皺起了眉頭,想:嗯?這劉墉素來小氣,怎么能用這么多錢重造房舍?莫不是辦案期間吃了賄賂?朕倒要去看看你這富麗豪華的房子什么樣。便說:“好,朕改日就去瞧瞧你的房子是否比得上朕的金鑾殿!”
劉墉見皇上答應了,忙說:“不過,皇上要去需等晚上,這樣才能看出富麗豪華的'效果?!?/p>
第二天晚上,乾隆擺駕劉墉府。寒暄一番后,乾隆就要求參觀新房子。劉墉便領乾隆來到后花園,一指那里的一座小土坯房說:“啟稟皇上,這就是臣新建的房子?!?/p>
乾隆一看,“噗哧”一聲笑道:“劉愛卿,你造這么個房子叫我來看什么?該不是閑得無事愚弄朕吧?”
劉墉一躬腰說:“臣不敢,房子雖小,可有玄機,您進去看看就知道了。”
乾隆來了興趣,也不多言,就邁進了小屋。進去一看,小屋的四壁都貼滿了錫紙,在燈光的映照下白亮耀眼,倒不失為“銀壁輝煌”。乾隆仔細地看了看,也沒看出有什么玄機,便說:“劉愛卿,這房子除了有點銀壁輝煌外,哪里有什么玄機?”
劉墉說:“皇上,您順著墻壁向上仔細看,這可是我們山東特有的房舍呀!”
聽劉墉這么一說,乾隆就順著墻壁向上看,這一看還真看出了不同,原來山東人蓋房子竟然沒有大梁,便一語雙關地說:“劉愛卿,你們山東無梁呀!”意為山東沒有棟梁之材,借此讓劉墉難堪。哪知劉墉竟“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高喊:“皇上明鑒,山東無糧,一點不假,望皇上減免山東的皇糧,彰顯圣恩?!?/p>
乾隆愣怔道:“為何要減免山東的皇糧?”
劉墉說:“您剛才不是說山東無糧嗎?既然無糧,老百姓還拿什么交皇糧?皇上您金口玉言,該不會反悔吧?”
乾隆知道被劉墉鉆了空子,但想到山東災荒連年,生活困難,也就順坡下驢,準了劉墉為山東父老請的愿。
看完房子,乾隆要走,劉墉站立躬送。等乾隆走出門外,劉墉在后面偷偷地拿起一根竹竿,捅了捅門旁的雞舍,里面的雞受驚鳴叫。乾隆嚇了一跳,回頭問道:“劉愛卿,你還養(yǎng)雞哪?怎么夜晚叫起來了?”
劉墉說:“啟稟皇上,臣所養(yǎng)之雞是山東的特色雞,與其他地方的雞不一樣?!?/p>
乾隆一聽,又來了興趣:“哦,有什么不一樣?”
“夜里不睡覺,如果有貴人來了它就叫?!?/p>
乾隆知道劉墉又在胡說八道,便笑道:“哈哈,山東雞不睡,真是稀奇,人怪雞也怪呀!”
劉墉趁機趕緊又給乾隆跪了下來說:“謝主隆恩?!?/p>
乾隆疑惑,說:“又要謝什么隆恩?”
劉墉說:“您剛才不是說山東今不稅嗎,所以老臣替山東父老謝主隆恩?!?/p>
乾隆糊涂了,說:“山東雞不睡與隆恩有關系?”
劉墉說:“怎么沒關系,您說的‘今’不是現(xiàn)在之意嗎?‘不’就是沒有,山東現(xiàn)在沒有稅了,老百姓能不謝您嗎?”
乾隆聽了,哭笑不得,想,這羅鍋子,怪不得要朕晚上來看房子,原來是設了兩個套讓朕鉆呀!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六
唐代著名傳奇小說《游仙窟》作者張鷟所作詩文,不僅流行國內(nèi),日本、新羅使者紛紛購求。他曾八次應試,均登甲科,當時文人員半千說他的文辭如青銅錢,萬選萬中。世人因稱他為青錢學士。后人因以青錢萬選喻文才出眾。晏殊《假中示凌判官寺丞王??薄吩姡骸坝瘟嘿x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典見《唐新語》、《新唐書?張薦傳》)。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七
有三種說法。一說是元代蒙古人有個習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騎手遇到烈性馬便拍拍馬屁股,使馬感到舒服,隨即乘勢躍身上馬,縱馬而去。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贊一番。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八
【出處】《史記·周本紀》。
【釋義】古時候,遇到敵情,就在烽火臺上點燃曬士的狼糞,靠“狼煙”傳遞情報。戲:戲要。用烽火臺上的狼煙戲要各地諸侯。比喻人沒有誠信。
周幽王,又叫姬宮涅。他在位時,不理朝政,喜好美色。有個叫褒響的大臣勸說周幽王應該以國家大事為重,周幽王不但不聽,還把褒響關了起來。褒家的人為了把褒響救出來,就在鄉(xiāng)下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起名褒姒,教會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來,獻給周幽王,替褒響贖罪。
周幽王十分寵愛褒姒,可是褒姒自從進宮以后,就沒有笑過一次,整天悶悶不樂。周幽王送她各種珍奇禮物,想盡各種古怪的辦法叫她笑,都沒有成功。于是周幽王說:“有誰能讓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賞他一千兩黃金?!边@時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他說:“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驪山去玩幾天。到了晚上,咱們把烽火點起來,讓附近的諸侯見了趕來,上個大當。娘娘見了許多兵馬撲了個空,肯定會笑的。”周幽王很高興:“好極了,就這么辦吧!”
他們上了驪山,真的把烽火點了起來。各路諸侯誤以為天子蒙難,紛遣軍隊星夜兼程地前往救駕,但到京城后才發(fā)現(xiàn)是個惡作劇。褒姒見此情景就真的笑了。京城里外,此時已是兵馬云集,一片混亂,這種狼狽滑稽的場面,被站在高臺上的褒姒看見,禁不住哈哈大笑。幽王心花怒放,以后又數(shù)度重復這個荒謬的方法,以致無人再相信狼煙信號的意義。
五年后,酉夷犬戎大舉攻周,周幽王連忙下命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但是誰也不愿再上當了。結果周幽王被殺,而褒姒也被搶走了。
】
一個帝王無信,最終導致了國破家亡。對個人來說,誠信同樣重要。良好的信譽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誠實、守信是形成強大親和力的.基礎——誠實守信會使人產(chǎn)生與你交往的愿望,在某種程度上,會消除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使困境變?yōu)樘雇?。誠信是衡量人品的試金石。誠實守信不僅反映出一個人的品行,而且能讓人建立起對家庭、對社會的強烈的責任感。因此,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把誠信當做自己最好的品牌。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九
明朝內(nèi)部君臣之間、宦官與東林黨人之間的斗爭,愈演愈烈,努爾哈赤在遼東卻取得節(jié)節(jié)勝利。先是攻陷開原,接著又奪取鐵嶺。公元1621年農(nóng)歷三月,攻下了沈陽。沈陽是遼陽的屏障,明朝遼東的最高行政與軍事長官都駐在遼陽。遼陽自然成了努爾哈赤下一個目標。遼陽一失,明朝在遼東的勢力便全面崩潰。
為了保衛(wèi)遼陽,明軍在城墻周圍挖了三四道寬寬的壕溝,注入河水,城上又安置了火炮,但還是沒有阻擋住努爾哈赤的進攻。就在明軍出城與敵軍作拼死戰(zhàn)斗時,混入城里的奸細突然放起火來,城內(nèi)城外的明軍一片混亂,城池很快被敵人占領。遼陽的高級官員、將領們,戰(zhàn)死的戰(zhàn)死,自焚的自焚,上吊的上吊。遼河以東大小城池七十余座都不再歸屬明朝。
遼陽南面有個廣寧衛(wèi)(今遼寧北鎮(zhèn)),遼陽失陷后,廣寧衛(wèi)是明朝在關外剩下的最后一塊重要的政治和軍事基地。為了挽回敗局,明熹宗再次起用富有經(jīng)驗的老將熊廷弼,負責軍事;可是又用不懂軍事的王化貞為廣遼巡撫。兩個最高長官意見不統(tǒng)一,熊廷弼要采用積極防守的戰(zhàn)略,堅守廣寧,王化貞卻不積極組織防務,企圖不戰(zhàn)而勝。由于王化貞的阻撓,加上兵部支持王化貞的意見,熊廷弼不能有效地指揮。當努爾哈赤渡過遼河,向廣寧發(fā)起進攻時,明軍難以抵抗,王化貞首先丟下城池逃跑,幸得熊廷弼半路接應,才逃進關里。由于廣寧失守,熊廷弼、王化貞被捕入獄,并先后被處死。遼東的明朝勢力,也就一掃而光。而且,日愈迫近山海關的敵軍,開始極大地威脅京城的安全。
明熹宗著急了,召集大臣們討論形勢。不少人主張完全放棄關外土地,專心一意防守山海關,但誰也拿不出一個切實的主張。這時,兵部的同事們發(fā)現(xiàn),職方司(掌管圖籍的部門)的主事袁崇煥卻不見了。過了幾天,他出現(xiàn)了,胸有成竹地說:“給我一些軍隊和錢糧,我就可以守住遼東,保衛(wèi)京師?!?/p>
原來,他一個人騎上馬,奔往山海關外,實地考察去了。由于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他提出堅守關外,保衛(wèi)關內(nèi)的戰(zhàn)略。袁崇煥的實干精神,很讓兵部尚書孫承宗欣賞。
袁崇煥是廣東藤縣人,進士出身,做過知縣。他勇敢有膽量,有智謀,眼光遠大,忠心愛國。做知縣時,他就很關心遼東形勢,遇到從遼東回來的退伍老兵,總要詳細地詢問塞外的情形,對遼東的形勢,胸中早有了個大略。眼看敵人就要打到了鼻子底下,他毅然挺身而出,擔負起保衛(wèi)邊疆的重擔。
經(jīng)明熹宗批準,袁崇煥被派到關外監(jiān)軍,并給他二十萬餉銀,收拾殘局。袁崇煥冒著風雪嚴寒,不顧虎狼遍野,荊棘叢生,連夜趕路,四更天就趕到寧遠(今遼寧興城)前屯,安置難民,修筑工事。將士們都佩服他的膽量和精神,服從他的指揮。
袁崇煥考察了整個形勢,認為應該趕快將寧遠城建設為新的軍事重鎮(zhèn)。薊遼督師孫承宗支持他的'想法,就命他進駐寧遠。
袁崇煥到寧遠,立即組織軍民加高城墻,修筑炮臺,制造火器,儲備糧食,訓練士兵,救濟難民,整頓好寧遠的防務。他又在孫承宗支持下,派兵收復錦州、松山、杏山、右屯、大凌河等城市,形成新的防線,保持了四年的安寧。
很快,寧遠成了明朝在關外的軍事重鎮(zhèn)。商人、百姓漸漸集中到寧遠城來,使寧遠變得熱鬧起來。關外的敵我形勢,因此有了很大改觀。
孫承宗和袁崇煥對扭轉遼東局勢起了很大的作用,孫承宗卻遭到魏宗賢的排擠。魏宗賢和他的閹黨利用孫承宗部將馬世龍打了次敗仗,將孫承宗罷了官,讓魏宗賢的爪牙、兵部尚書高第負責遼東軍事。高第一上任就將錦州、松山、杏山等地防御一一撤除,把軍民趕進關內(nèi)。
袁崇煥堅決反對棄城逃跑,他說:“寧可戰(zhàn)死在這里,也不撤回關內(nèi)?!?/p>
高第一意孤行,將其他地方的軍隊全部撤走,所積蓄的糧食裝備,全部丟棄,路上到處是餓死、累死的難民尸體,到處是悲慘的哭聲。寧遠變成了一座孤城。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十
《后漢書·酷吏傳·董宣》。
本義是強硬的頸項,借喻人性格剛強,不肯低頭屈服。后以“強項令”泛指剛直不阿的官吏。
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后,采取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減輕賦稅,釋放奴婢,減少官差。因此,東漢初年經(jīng)濟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
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卻需要有效的法令。不過法令只能威懾百姓,卻無法約束達官貴人。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倚仗自己的弟弟是皇帝,橫行無忌,她的奴仆也不把法紀放在眼中。
洛陽令董宣是一個耿直的人,他認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湖陽公主有一個家奴仗勢行兇殺了人,躲在公主府里不出來。董宣不能進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門口守著,只等家奴出來。
一天,湖陽公主坐著馬車外出,跟隨她的正是那個殺人的家奴。董宣得到了消息,就親自帶衙役趕來,攔住湖陽公主的車。
湖陽公主大怒:“好大膽的洛陽令,竟敢阻攔我的馬車!”
董宣毫不畏懼,當面責備湖陽公主不該放縱家奴犯法殺人。他不管公主阻撓,吩咐衙役把兇手逮起來,當場處決。
湖陽公主十分生氣,馬上趕到宮里,向光武帝哭訴董宣怎樣欺負她。光武帝聽了也十分惱怒,立刻召董宣進宮,吩咐內(nèi)侍當著湖陽公主的面,責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氣。
董宣說:“先別動手,微臣有話要上奏?!?/p>
光武帝怒氣沖沖地問道:“你還有什么話可說?”
董宣說:“陛下是一個中興的皇帝,應該注重法令?,F(xiàn)在陛下讓公主放縱奴仆殺人,還能治理天下嗎?如果微臣因為維護法令而獲罪,懇請以死謝天下!”說罷,他向柱子撞去。光武帝連忙吩咐內(nèi)侍把他拉住,但董宣已經(jīng)撞得頭破血流。
光武帝理屈,但是為了顧全湖陽公主的'面子,要董宣向公主磕頭賠禮。董宣寧死不磕,內(nèi)侍把他的腦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兩手使勁撐住地,挺著脖子。
內(nèi)侍回報說:“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惫馕涞垡仓缓梅帕怂?。
湖陽公主見光武帝放了董宣,并不服氣,諷刺光武帝沒有權威,光武帝無奈地說:“正因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時那樣肆意為之。”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是古代法治思想的精華,沿用至今。董宣敢于挑戰(zhàn)有權勢之人,堅持原則不退讓、寧折不彎的精神值得我們后人尊敬,他無論官品與人品皆屬上乘。每個人都有一個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容忍程度不一。作為一個執(zhí)法者,對自己、對他人都應該嚴格要求;如果是普通人,就要嚴于律己。敢于堅持原則,寧折不彎的堅韌精神,這些都將成為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條件和原因。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十一
【出處】《唐國史補·李白脫靴事》。
【釋義】力士指的是高力士。形容文人任性飲酒,不畏權貴,不受拘束。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因詩寫得出色,被著名詩人賀知章推薦給唐玄宗。唐玄宗很快在金鑾殿召見了李白。唐玄宗對李白很欣賞,就封他為供奉翰林,要他在宮在寫詩作文。過了一段時間,李白既不見皇帝找他商量國家大事,有沒有分派給他什么重要公務,卻常常讓他陪皇帝和貴妃游山玩水,寫“宮中行樂詞”。這和李白治國安邦的志向相差太遠,因此他常常在苦悶中借酒澆愁。
有一天,皇帝又召見李白,請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詔書。恰巧李白剛剛喝完酒,東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瞇著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見站在皇帝身邊的一個太監(jiān)正在很不友好地盯著他。這個太監(jiān)叫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寵信的太監(jiān),權力很大,皇太子叫他“阿哥”,王公大臣們稱他“阿爹”,四方的奏事都要經(jīng)過他的手,文武百官沒有一個不巴結他的。李白其實早就看不慣高力士的所作所為了,于是趁著這天的酒性對皇帝說:“皇上,我有個小小的請求,不知您準不準?”皇上因為急著要李白寫詔書,便著急地說:“你有什么要求,盡管講。”李白說:“我剛喝了點酒,因此無法像平常那樣很恭敬地寫文章。請皇上準許我穿戴隨便一點,這樣我才能把這篇詔書寫得符合您的要求?!被噬舷肓讼?,摸著胡子說:“既然這樣,我就準許你隨便一點吧。”于是,李白伸了個懶腰說:“我穿的鞋太緊了,要換一雙松一點的便鞋。”皇帝便立即叫人給他取雙便鞋來換。李白趁機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腳一伸:“給我把鞋脫了!”高力士看看伸在他面前的腳,又看看玄宗毫無表示,只好順從地給李白脫下靴子。
這一次,李白可給那些受高力士欺負的人出了口氣,但高力士平時作威作福搞慣了,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侮辱,這件事使他很憤怒,于是他就經(jīng)常在唐玄宗面前說李白的壞話。唐玄宗對李白漸漸冷淡下來。李白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得離開長安,再次到外地游歷。
李白的一生,懷抱治國的遠大理想,但抱負始終未能實現(xiàn)。這個典故充分顯示了他不畏權貴,堅持自我本色的`偉大人格。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更把詩人的一身傲骨展露無遺。孟子曾說:“富貴不能婬,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泵總€人都應該堅決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不能為了所謂的榮華富貴而趨炎附勢,媚勢取寵,犧牲人格和尊嚴而求取的富貴是永遠為人所不齒的。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篇十二
早年,有父子倆開了一個小茶館。知縣白老爺是一個貪財好利的主兒,經(jīng)常來白吃白喝。雖然父子倆受不了,有氣,但也沒辦法。有一段時間老掌柜病了,小掌柜司爐掌壺。等老掌柜病好以后,發(fā)現(xiàn)縣太爺再沒來了。問其緣由,小掌柜一笑說:"我給他沏茶,是哪壺不開提哪壺!”